怀孕期间被辞退的职员维权需准备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证据复印件和清单、用人单位工商登记信息。可远程指导申请劳动仲裁,无需当地律师代理,不耽误新工作。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是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请,并提交申请书副本。
法律分析
若是在怀孕期间被辞退的职员想要维权那么需要收集的作证性材料包括:
1、仲裁申请书2份;
2、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3、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
4、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孕期内被辞退,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孕妇被辞退怎么申请劳动仲裁,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孕妇被辞退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1、自被辞退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2、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必备事项,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拓展延伸
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直接仲裁还是起诉诉讼?
当面临纠纷或争议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是至关重要的。直接仲裁和起诉诉讼是两种常见的解决途径。直接仲裁通常更迅速、高效,可以避免长时间的法律程序和费用。它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来解决争议,通过仲裁员的中立裁决来达成协议。然而,起诉诉讼提供了更加正式和法律保障的程序,法院可以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判决。这种方式适用于复杂的纠纷,尤其是涉及大额赔偿或重大权益的情况。因此,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应综合考虑纠纷的性质、双方的意愿和法律环境等因素。最终的决策应基于对各种解决方式的全面评估,以确保达到公正和满意的解决结果。
结语
在面临孕妇被辞退的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为了维护权益,需要准备好一系列的作证性材料,包括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可以远程指导服务并委托专业人士撰写法律文书。重要的是,申请劳动仲裁不会影响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取决于纠纷的性质和双方的意愿,直接仲裁和起诉诉讼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最终决策应综合考虑,以确保公正和满意的解决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