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对策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对策
总第433期2018年9月(上)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433

September2018(A)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对策

河北·石家庄

050043)

(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摘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a.2018.09.006

说能否更好地利用新工具、新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值得探讨和研究。本研究关注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工作途径的选择,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希望通过研究,对新时期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出合理建议。

本课题以高校专兼职辅导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访

谈法,选取传统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并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利弊分析、辅导员对两种思想政治途径的偏好等

视角,对高校辅导员实施本科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展开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认识不足、技术受限、工作效果难以有效评估等问题;从研究结果出发,从强化外部保障和激发内在动力两个方面提出更好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辅导员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统Network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HouKe

AbstractTakingfull-timeandpart-timecollegecounselorsastheresearchobject,throughinterviews,andfromsuchperspec-tivesofthecoexistenceoftraditionalandnetwork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heanalysisof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network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coun-selors'preferencefortwoideologicalandpoliticalapproaches,thispaperconductedastudyonthecurrentsituationofcoun-selors'implementationofnetwork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forundergraduatestudents,andfoundtheexistingprob-lems,suchasthelackofknowledgeonnetwork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echnicallimitations,andineffectiveevalua-tionofworkresults.Startingfromtheresearchresults,itpropose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forbettercarryingoutnetwork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fromtheaspectsofstrength-eningexternalsecurityandstimulatinginternalmotivation.Keywordscounselors;undergraduat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network;tradition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信息传播载体的诞生与迅速壮大,不仅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也逐渐成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主要和必要手段。这一发展趋势也要求高校辅导员更加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努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辅导员队伍,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辅导员队伍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或者ResearchandCountermeasuresonCollegeCounselors'

1研究方法

在研究中,为了进一步区分专职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这两个群体,在具体的抽样方法上选择了目的性抽样方式,即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对研究现象进行随机抽样,保证专职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两个群体各保持一定比例,在研究中区分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方面的差异。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共访谈了校内外专兼职辅导员28人,其中专职辅导员20人,兼职辅导员8人。访谈对象分布2所综合性大学和3所理工科院校。

2研究发现

2.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教育方式并存

研究发现,辅导员群体一方面表现为非常关注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但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传统的面对面教育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贡献,而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仅作为补充。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往往表现为两种教育方式并存,且就目前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无法实现一方对另外一方的完全代替。

对于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如下:一方面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各有特点,辅导员基于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方式的了解和比较做出选择,访谈中有位辅导员理性地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优劣势:“网络的优势是便于信息传播,但劣势是消息消失过快、无法把握传播的力度和接收者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存在辅导员因为个人对网络使用的局限而倾向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访谈中,有辅导员明确提出“由于技术层面的限制,我本人的工作中会倾向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2.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利弊分析

基于辅导员群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回答,在研究中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手段的效果进行了总结,通过访谈发现:辅导员基于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出发,普遍认为使

作者简介:侯可(1981—),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11

思政教育

用传统沟通方式的效果要优于网络手段。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存在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利于辅导员把握传播力度和学生的理解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虽然覆盖面广,能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学生,但是信息传递与信息接收是分开的,究竟有多少学生能够接收并认真阅读信息值得深思,至于收到信息的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力如何就更加难以统计了。这种“广撒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让辅导员觉得心里没底,难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直面学生的方式,有利于老师直接观察学生,更快速地观察他们的反应并及时调整方案,而网络思想政治的后续效果难以把握。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信息风险,一旦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者形式不满意,其在网络中的负面情绪和反面意见也会迅速传播,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访谈中,有辅导员提到担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不被大家喜欢,反而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很谨慎。

第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更能聚焦到个体。本研究发现,辅导员基于自身工作视角,认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应该关注个体教育,因此也造成了上述两个现状与困境的出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当要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传统的方式效果更好。

2.3辅导员对两种思想政治途径的偏好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兼职辅导员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明显高于专职辅导员,分析其原因如下。第一,兼职辅导员用在学生工作方面的时间有限,本职工作占据其工作的大部分时间,能够花在学生辅导方面的时间十分有限。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速地开展工作使其更加认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种传播方式快、覆盖面更加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第二,兼职辅导员学生工作经历有限,在他们看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最基本的覆盖面和效果,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兼职辅导员接触学生的时间有限,与学生深入交流的经历也比较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经验缺乏导致他们不是客观地比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而是忽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直接去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对比加之与学生们接触的时间和经历有限,因此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足、认识不够。可以说,兼职辅导员们更多地在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甚至依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弥补自己在工作时间方面的劣势。

3研究建议

3.1强化外部保障

一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中央31号文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和部署安排,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队伍的成员之一,担负了学生个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与要求,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方法要跟上形势

12

变化、更好地发挥作用,强化人本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不断开拓创新。

二是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一方面,学校应当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对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与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努力搭建培训与课程平台,让辅导员有机会“进课堂、出校园”。因此,从学校政策层面鼓励与支持辅导员承担或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教学工作,是提升业务能力、了解学生的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应通过上述工作可以在政策层面将“教育”活动与“育人”的效果形成有效衔接与融合。

3.2激发内在动力

一是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因材施教。本研究发现,从实施教育角度,兼职辅导员更加认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兼职辅导员工作带来的便利条件;从接受教育角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适合于群体教育。因此也需要辅导员将网络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结合,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两个视角。

第一,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尤其是党员)的带头作用。先从党员教育入手,以研究对象所在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创建了微信公众号———

“铁大电气青年”,搭建了学生社团交流平台;利用党带团、团带普通同学的方式,实现工作效果见微知著的路径,达到由点及面,一个带动一片,提升思想认识,解决更多共性问题。

第二,辅导员要发挥“微信朋友圈”“QQ空间”“新浪微博”等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引导力量。社交媒体具有高分享性、广泛性、实时性的特点,辅导员可以将自己的自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口碑传播的阵地与发源地,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平台。

二是提升自身素养,提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能力与责任意识。辅导员应当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见证者和引导者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发挥了更加核心的引导作用,因此就需要辅导员进行供给侧调整,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从业务能力角度,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专业+”的过程。一方面,辅导员应当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以电气专业为例,辅导员更加应当从学生的自身专业发展、职业能力提升的视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教育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从责任意识角度,辅导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对自己严格要求,通过自身言行影响学生,形成言传身教的氛围,同时针对学生不同特点揣摩学生的个性与喜好,因材施教地开展教育活动。也有人将辅导员形容成为有点“另类”的人,作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所谓需要一点“另类”,就是一点“又红又专”的状态,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

综上,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接地气,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什么时机可以进行思想引导。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理论、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教育实效。

编辑张效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