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毛毛虫》含反思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毛毛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毛毛虫》含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毛毛虫 》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啊呜、啊呜”,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基本过程,乐于参加文学活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毛毛虫 》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基本过程。 2.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啊呜、啊呜。 3.乐于参加文学活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毛毛虫》课件,毛毛虫、苹果、香蕉、葡萄、巧克力、树叶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课件引出故事,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播放课件,出示毛毛虫的图片。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最前面的引子部分),初步感知

1

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第一天(故事)。

提问:毛毛虫看见了什么?什么颜色的苹果? 2.按画面方式学讲第二天内容。 3.播放第三、四、五天(故事)。 4、理解毛毛虫与蝴蝶之间的关系。 (1)让幼儿猜一猜毛毛虫会变成什么。 (2)播放课件,幼儿了解。 5、欣赏完整故事。

三、引导幼儿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1.找食物。 2.毛毛虫睡觉。

3.蝴蝶一起跟随音乐跳舞。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

2

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小百科:毛毛虫一般指鳞翅目(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有的幼虫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刚毛,人碰到的话皮肤会红肿。 色彩美丽,成虫体肢和翅满被鳞片和毛,故2对翅为鳞翅,且前翅大于后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类上颚发达,为咀嚼式);触角丝状、双栉状、栉状、棍棒状等多型;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单眼。幼虫蠕虫状,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幼虫体上生有刚毛,对刚毛的排列和命名称毛序,在分类上有重要意义。约有112000种,包括蛾类和蝶类。有些可作鱼饵、喂鱼,经常活跃于树叶,树干等地方,春天和夏天多。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