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1、区域规划 厂址选择应符合国家的工业布局、城GB50187-2012 1。1 镇(乡)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3.0。1条 的要求。 配套和服务工业企业的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废料场及环境1.2 保护工程、施工基地等用地,应与厂区用地同时选择。 厂址应有便利和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铁路、公路的连接,应便GB50187捷、工程量小.临近江、河、湖、海的1.3 厂址,通航条件满足企业运输要求时,5条 应尽量利用水运,且厂址宜靠近适合建设码头的地段. GB50187厂址应具有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工程1.4 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8条 厂址应有利于同邻近工业企业和依托城镇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1。5 机修和器材供应、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协作 等方面的协作. GB50187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1.6 涝威胁的地带。 12条 1.7 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得选为厂址:GB50187—胁。 在安全范围内没有符合 2012第3.0。潮水或内涝等威符合 —厂区不受洪水、GB50187-2012交通及其他公用工第3.0。11程均比较方便。 条 符合 2012第3。0。合规范要求。 —水文地质条件符符合 2012第3.0。通方便. —临近主要公路,交符合 第3.0.2条 区同时选择。 GB50187-2012配套和服务区与厂符合 划。 区,列入总体规符合 厂址设置在开发检 查 项 目 和 内 容 检查依据 安全措施 结果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和 内 容 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对飞机起落、电台通讯、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的范围内. 工业企业总体规划,应符合城乡总体检查依据 2012第安全措施 重要建筑物,符合规范要求. 结果 3.0.14条 GB50187-2012符合总体规划的符合 1.8 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工业企业分期建设时,总体规划应GB50187正确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近期应1。9 集中布置,远期应预留发展,应分期征4条 地,并应合理有效利用土地。 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与居住区之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3840 和有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GB50187-20121.10 定,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并应符合下第4.2。1条 列规定:1 卫生防护距离用地应利用原有绿地、水塘、河流、山岗和不利于建筑房屋的地带;2 在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应设置永久居住的房屋,并应绿化。 交通运输的规划,应与企业所在GB50187地国家或地方交通运输规划相协调,1。11 并应符合工业企业总体规划要求,还应条 根据生产需要、当地交通运输现状和2012第4。3.1程均比较方便。 —交通及其他公用工要求。见临边距离图. 距符合规范有关企业之间以及和居住区之间的防火间2012第4.1。范。 —总体规划符合规第4.1。2条 要求。 符合 符合 符合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和 内 容 发展规划,结合自然条件与总平面布置要求,统筹安排,且应便于经营管理、兼顾地方客货运输、方便职工通勤,并应为与相邻企业的协作创造条件。 工业企业厂外道路的规划,应与城乡规划或当地交通运输规划相协检查依据 安全措施 结果 GB50187调,并应合理利用现有的国家公路及1。12 城镇道路。厂外道路与国家公路或城条 镇道路连接时,路线应短捷,工程量应小. 2、总平面布置和建筑设计 总平面布置,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生产流GB50187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防火、2。1 安全、卫生、节能、施工、检修、厂条 区发展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 总平面布置应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布置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符合生产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物、构筑物—厂外道路规划符合当地交通运输规划。 符合 2012第4.3.5—总平面布置,符合符合 有关规范要求 2012第5。1.1GB50187-20122。2 等设施,应采用联合、集中、多层布第5.1。2条 置;2 应按企业规模和功能分区,合理地确定通道宽度;3 厂区功能分区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形宜规整;4 功能分区内各项设施的布置,应紧凑、合理。 2。3 厂区的通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要GB50187-2012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符合 符合有关规范要符合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和 内 容 求:1 应符合通道两侧建筑物、构筑物及露天设施对防火、安全与卫生间距的要求;2 应符合铁路、道路与带式输送机通廊等工业运输线路的布置要求;3 应符合各种工程管线的布置要求;4 应符合绿化布置的要求; 5 应符合施工、安装与检修的要求;6 应符合竖向设计的要求;7 应符合预留发展用地的要求. 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检查依据 第5.1。4条 求 安全措施 结果 采光和自然通风条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2。4 通风条件。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 总平面布置,应防止有害气体、烟、GB50187-20122.5 雾、粉尘、强烈振动和高噪声对周围第5.1.7条 环境的危害。 工业企业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及其与铁路、道路之间的防火间距,以及2.6 消防通道的设置,应执行现行国家《建GB50187—防火距离、消防通道、消防给水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符合 求。 符合有关规范要符合 第5.1。6条 要求。 GB50187-2012件,符合有关规范符合 2012第5。1.10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等有关的条、 规定。 总平面布置应使建筑群体的平面布置GB50187与空间景观相协调,并应结合城镇规2.7 划及厂区绿化,提高环境质量,创造良9条 好的生产条件和整洁友好的工作环境.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GBZ1—2010 2。8 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2012第5。1。符合规范要求. 符合 布局合理。见平面符合 第5.2.1.1条 布置图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和 内 容 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合理布局。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检查依据 安全措施 结果 GBZ1—2010 卫生防护、绿化等2。9 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GB50187公用设施的布置,宜位于其负荷中心2.10 或靠近主要用户. 条 大型建筑物、构筑物,重型设备和生产装置等,应布置在土质均匀、地基承2。11 载力较大的地段;对较大、较深的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宜布置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填方地段。 产生高噪声的生产设施,总图宜符合下列要求:1、宜相对集中布置在远离人员集中和有安静要求的场所;2、产根据《环境影响生高噪声的车间应与低噪声车间分开2。12 布置;3、产生声生产设施的周围宜布置对噪声较不敏感、高大、朝向有利于隔声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堆场等;4、产生高噪声的生产设计与相邻设施的防噪声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噪GB50187—报告表》监测结2012第5.2.5果,符合相关规条 定要求。 GB50187—大型建筑物、构筑物、重型设备选址符合要求. 位置. 2012第5。3.1置,位于负荷中心—高、低压配电间布第5。2.1.5条 符合卫生要求。 符合 符合 2012第5。2.1条 符合 符合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和 内 容 声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5、厂区内各类地点及厂界处的噪声限制值和总平面布置中的噪声控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的有关规定。 总降压变电所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位于靠近厂区边缘且地势较高地段;2、应便于高压线的进线和出线;3、应避免设在检查依据 安全措施 结果 GB50187-2012有强烈振动的设施附近;4、应避2.13 免布置在多尘、有腐蚀性气体和条 有水雾的场所,并应位于多尘、有腐蚀性气体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和有水雾场所冬季盛行风向的上风侧。 仓库与堆场,应根据贮存物料的性质、货流出入方向、供应对象、贮存面积、运输方式等因素,按不GB50187同类别相对集中布置,并为运输、2。14 装卸、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且应1条 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防爆、安全、卫生等工程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 厂区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企2。15 业的生产规模、总体规划、厂区用地GB50187—符合有关规范要2012第5.7.4求 面积及总平面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 条 消防车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2。16 求:1、道路宜呈环状布置2、车道第6.4。11布置,宽度7。0m。 GB50187-2012消防车道为环状符合 符合 范要求 2012第5。6。置,符合有关规—仓库与堆场布符合 第5。3。2合理。 变电站位置布置符合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和 内 容 宽度不应小于4。0m;3、应避免与铁路平交。必须平交时,应设备车道且两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进入厂内最长列车的长度。 具有或能产生危险和有害因素源的车检查依据 条 安全措施 结果 生产车间与办公间、装置和设施与控制室、变配电室、GB/T12801—室、配电室、值班2。17 仓库、办公室试验室等公用设施的距2008第5。2.2门卫等的隔离或距离必须符合防火、防爆、防尘、防毒、条 离符合要求。 防振、防辐射、防触电和防噪声规定。 厂房(装置、作业场地、设备设施)之GB/T12801—间的防火距离、消防通道、消防给水2。18 及有关设施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第5.2。2条d。 定; 生产性火灾的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GB50016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2.19 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条 应符合相关规定. GB50016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耐火2.20 极限应符合规定 条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2。21 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生产车间与门卫防火间距≥10m;生产GB50016车间距离隔壁工厂生产车间防火间距2.22 ≥10m; 生产车间距离隔壁工厂丁类第3.4。1条 仓库防火间距≥10m。 2.23 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GB500162006 8 m 符合 2006 符合要求。 -符合 第1。0。2条 烈度7度设计 GB50011-2010本项目按抗震设防符合 2006第3。2为二级。 —建筑物耐火等级均符合 2006第3。1.1戊类 —符合 2008 防火间距符合要求 符合 符合 序号 检 查 项 目 和 内 容 小于5。0m,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检查依据 第3.4。12 安全措施 结果 GB500162006符合要求。 第3.7。4条 GB5001620062。24 不应大于80m。 厂房内的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2.25 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第3.7.5条 0.9m.
符合 符合要求。 符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