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广播稿 [世界气象日红领巾广播稿]
世界气象日红领巾广播稿(一)
甲: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乙:大家一定记得这首《 ___四节气歌》, ___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 ___四节气歌诀。今天是第52个世界气象日,我们以来了解一下有关气象的知识。
甲:“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 ___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 ___为了纪念世界气象 ___的成立和《国际气象 ___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 ___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乙:国际气象 ___原为非 ___性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在其各成员国代表签订的世界气象 ___公约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组为世界气象 ___,成为 ___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并与 ___建立关系。
甲: ___世界气象 ___执行委员会决定把每年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纪念日,要求各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 ___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中心活动内容,各成员国在这一天可根据当年的中心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如 ___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 ___有 ___ ___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 ___记者招待会,由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特写文章和讲话,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
乙:我国是世界气象 ___的创始国之一,1972年恢复在该 ___的合法席位。xx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旨在探讨全球变暖对极地气象的影响。极地地区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冷源,对全球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通过对两极地区冰盖上大气沉积物的详细观测,可以了解两极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变化。
甲:世界气象 ___发表的《xx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xx年全球大部地区气候持续偏暖,极地冰层正在迅速溶化。xx年2月1日, ___ ___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8至4摄氏度,海平面可能升高18至59厘米。
乙:科学界已记录到了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原正在不断消失,并发现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结冰时间越来越短,过去基本在海冰上度过一生的北极熊开始逐渐向陆地转移。专家预测,如果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地区冰层消失,那么全世界的海平面将上升7米,这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意味着“灭顶之灾”。因此,保护极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甲:为提高全球对北极海冰、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国际社会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世界气象 ___确定了xx年气象日的主题——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这一主题的确立还与xx年3月1日启动的xx-xx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密切相关。
乙:国际社会对极地的 ___由来已久。早在1882年至1883年,世界气象 ___的前身国际气象 ___就发起 ___了“第一次国际极地年”活动,有12个国家的科学家联合对南北极进行了考察,标志着极地考察从探险#from 九象,全国最大的 end#时代进入到科学考察时代,也宣告了极地科学考察国际合作的开始。
甲:xx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重点展现天气、气候和
水信息对 ___部门的直接效益。WMO继续强调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应更多地提高应用早期预警系统的能力,为当代和未来维护好当前十分脆弱的可持续发展及环境和全球气候。
乙:我国60年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把 ___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政方针与气象工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 ___结合起来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出气象事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0年来, ___气象事业发展历程大体划分为艰苦奋斗、创业发展,经受干扰、曲折发展, ___开放、快速发展三个时期。
甲: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 ___气象事业 ___开放、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 ___之后,气象部门认真贯彻党的战略转移的部署,实施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把主要精力用到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上来。30年来,气象 ___开放取得了重大突破、气象现代化快速发展、气象服务贡献突出、气象事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气象队伍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乙: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 ___,气象部门全面实施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 ___措施,千方百计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学习世界气象科技先进技术;大力开展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重点推进事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技术体制 ___。
甲:中国气象局把气象灾害的防御作为重中之重予以加强。为做好突发公共 ___应急响应工作,xx年中国气象局启动了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和气象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同年10月颁布实施《突发气象灾害预警 ___发布规定》。xx年9月,经中编办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xx年6月,印发《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同时启动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已先后报 ___
审批。
乙:xx年10月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xx年5月印发《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全面安排部署气象部门应急体系建设工作。中国气象局先后与 ___应急办、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防总等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和灾害防御规划管理协调保障机制,与国家核应急办公室、国土资源部、 ___、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 ___、环保总局、安监总局、 ___等部门建立了地质气象灾害、交通安全、高温中暑、一氧化碳中毒、农业林业病虫害、森林草原火险等联合预警制度,以及海上搜救等公共突发 ___气象保障机制。
甲:全国气象部门每天为60多万名各级应急和决策指挥人员发送气象预警 ___ ___。xx年7月,中国气象局与 ___、 ___应急办公室联合向全国42万所中小学校发放了防雷减灾宣传画册和光盘。与中国科协联合开展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常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与 ___联合发文,加强全国中小学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乙:了解自然现象常识,提高自我防患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