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 ㈣ m 配电网铁磁谐振消除措施的探讨 孙园’陈小平 周明辉。 抗和容抗相等时,系统就会发生铁磁谐振现象。分析可知,电流在 1.引言 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社会对电量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0.5~0.7A之间电压互感器铁芯的饱和程度已经很严重了。因此,选 10KV ̄N35KV的系统数目也逐年攀升,由于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 取励磁特性较好的互感器是从根本上预防谐振的一个好方法。励磁 , , 、 f ( 的运行方式,随着电缆线路的逐渐增多,致使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大 特性取决于额定磁密,励磁特性越好互感器额定的磁密度就越少,幅度增加,铁磁谐振现象时有发生,给电网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对 励磁特性越差互感器的额定的磁密度越大,但由于电压互感器的额 盯一担罐照 一 铁磁谐振的各方面的深入研究是十分迫切的。 2,常见消谐措施及分析 依据谐振的诱发原因及产生条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 究:改变电力系统电感、电容元件参数,使它们不具备谐振条件,快 速消耗谐振能量,降低谐振过电压、过电流的倍数。 2.1主动消谐。配电网中有大量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当系统在 某些因素的干扰下,质量差的电压互感器达到励磁饱和状态的初始 值小容易饱和,最终可能导致谐振的发生,特别是中性点不接地系 统中更容易产生铁 磁谐振现象。若能 在设计上改变电力 系统电感、电容元 件参数,在参数上 错开引起使谐振的 条件,会在一定程 度上减少谐振的 发生。为了说明这 一原理,对某单相 电压互感器进行了 图1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测试接线图 励磁特性的实验测 试,实验接线图如图1所示,测得励磁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在励磁 特性曲线中的拐点是当施加的电流值增Jjn5o%,而激励出电压值增 加不大于10%时则该点就是该励磁特性曲线拐点。 电压U ’ 厂 / } j ≯ 一≯ 电压LJ l 0 o 2 O 4 0.6 图2互感器励磁特性曲线图 从图2可判断拐点的过程如下:当电流为0.14A时,电压大约为 149V,电流增大50%时电流为0.21A,此时电压的值大约为164V,比 电流为0.14A时的电压超过约10%。因此可以判定此电压互感器的 励磁拐点在0.14A附近。电流小于0.14A时,电压跟电流大体呈现线 性关系,即电压互感器的铁芯未达到饱和状态,感抗可以认为是一 固定值;当电流超过0.14A时,电压跟电流就不在呈现线性关系,随 着电流的增大,电压值基本不变,也就是说感抗的值越来越小,电 压互感器的铁芯饱和越来越严重,在感抗的逐渐减小过程中,当感 24t》辩投 始 定磁密度受到成本、互感器的容量、准确级等的限制,使得额定的 磁密度的不能无限制的减少,而且励磁特性较好起始饱和电压比较 高能够减小了谐振发生可能性但发生谐振时电压高危害性更大。 2.2被动消谐。2.2.1一次消谐。1、电压互感器高压侧经高电阻 接地,在6 ̄35kV的电网中一般选取20-30kf]的电阻值。消谐的机 理是限制零序电压和电流,当零序电压发生偏移,在电压方面零序 电压将加在高电阻上,能够有效地减小互感器的饱和程度,从而 达到防止谐振的发生;在电流方面接有高电阻时,零序电流也会相 应的减小,防止互感器高压绕组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由上可见,电 阻值的选择相当关键,电阻值选择的越大承受的电压越高,互感器 铁芯就越不容易饱和,防止谐振发生的效果越好,但电阻的取值如 果过大,一方面开13三角的输出电压会过低使得继电保护装置的拒 动。另一方面电阻取值过大,则中性点的电位会很高,对中性点的绝 缘水平要求较高。电阻也可以选择非线性电阻,选择非线性电阻克 服了线性高电阻的缺陷,当系统工作在正常状态或零序电压偏移较 小时,非线性电阻呈现为高组态,能够起到强大的阻尼作用;当互 感器的零序电压过大时,非线性电阻的阻值迅速较小增大开口三角 的输出电压,使得相应的继电保护动作,而且能够减小N端的电压 使其不超过N端的绝缘水平。此方法能够有效的抑制单相接地故障 消除时引起的涌流,涌流的电流比较大可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额 定励磁电流,导致互感器的铁芯严重饱和,最终导致谐振的发生。 当涌流达到熔断器的设定值时,熔丝熔断保护了互感器;当涌流未 达到熔丝的设定值时,过电流在绕组的持续发热会引起互感器的烧 毁。2、‘'4PT”消谐。4PT是指在互感器的零序串接一个单相电压互 感器,在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发生电位偏移时,单相互感器的电感 远小于三相电压互感器的非线性电感,因此,大部分的零序电压全 都加在零序PT上,相当于改善了三相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特性,使得 互感器铁芯不易饱和,不至于引起谐振,而且采用零序串PT的方法 能够消除三次谐波对二次相电压测量的不良影响。3、电源中性点经 消弧线圈接地。这种情况下,消弧线圈的作用不在于补偿电容电流, 而是因消弧线圈感抗值远小于PT的励磁电感,回路的零序自振角频 率将决定于3倍消弧线圈的感抗值和CO,PT引起的共振现象成为不 直 B 图3微机消谐接线图 可。能。 (> 上接第239页) 2.2.2二次消谐。在开口三角绕组串接电阻或微机消谐器,两者 由塔顶对该相导线进行反击,可能造成线路跳闸 己tld 0 3 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起到阻尼的作用。通常采用的微机型消谐器 接线如图3所示。 当发生铁磁谐振时,装置起动消谐期间晶闸管全导通呈低阻’ 态,电阻值很小,约为Mr2级别,可迅速消耗能量,产生强大的阻尼 “ 。.三堕 整L (1—3) 作用,从而消除铁磁谐振。当谐振排除后,晶闸管能够自动的截止, 需要时可以重复动作。 2.6 2,6 ACT的防反击雷装置,其中 2.2.3消谐措施的比较。(1)由于4PT接线零序电压互感器采用 的是普通的互感器,互感器的感抗和直流电阻通常都是比较小的, 因此对抑制低频饱和电流的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4PT由于开口 IL 表示流过ACT电感的电流值。 U 。%表示绝缘子串导线下端为正极时的50%冲击放电电压值。 hd。表示导线平均高度。 I表示遭受雷击时所耐受的不致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大雷电 三角的回路是短接的,在电力系统的容量比较大,当系统中出现单 流。 ‘ 相弧光接地、单相断线等故障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零序电压的值较 U 表示塔顶电压。 大,使得开口三角感应的电压也较大回路形成的环流值也就较大, C 表示绝缘子与杆塔之间的电容。 如果环流的值达到一定的程度可能会使得电压互感器的热容量不 I。 表示闪络电流。 够而被烧坏。(2)高压侧经高电阻接地消谐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 U 表示反击雷发生时的电压。 电阻的热容量受到限制而去不容易烧制,零序的电压值都加在电阻 上式(卜3)所示经ACT流经杆塔的雷电流幅值减小,U 。 5 U 上,此时如果电阻的热容量不够时,发热量过大会使电阻损坏而起 的概率降低。 不到阻尼的作用最终失去消谐的效果,电阻值取的越大消谐效果越 当谈及到导线发生反击雷概率是否能够在新型装置的辅助下 好但电阻如果过大,电阻的热容量是一个问题,还有就是中性点的 Jtl ̄F1]减小的时候,可以铜鼓下述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相应的结 对地的绝缘水平可能不够。此外,该消谐措施的另一缺点是造成三 论。雷击杆塔时,避雷线具有塔顶电位U ,由于耦合关系导线上产 相电压的不平衡。(3)微机消谐的缺点是采用电子器件,当电子器 生的耦合电压kU 。因此,避雷线与导线上的电位差为 件失效时造成互感器损坏是很严重的。谐振发生时,由于使用的是 (1 I j (卜4) 电力电子器件,对数据的采集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因此,消除 与此同时,避雷线遭受雷击时,导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为: 谐振是一个过程。采集数据造成的延时有可能错过阻尼的最佳时 & 旺I量) (卜5) 间,而达不到消谐的效果。综上所述,二次消谐器是通过消耗能量 利用叠加原理,导线绝缘子串上产生的电压最大值为: 产生强大的阻尼效果,能够较少谐振对互感器所造成的损坏,而不 = (1 I 十& 《l I的 能消除高压侧熔断器频繁发生熔断。主要原因是由于二次消谐对于 高压侧因故障产生的涌流无效。一次消谐器的应用,能够起到有效 = e(露 十 )( ㈤(1-6) 的消谐以及也对低频放电电流的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因其正常运行 当U 大于或等于绝缘子串的50%冲击放电电压U 时,导线发 情况的时候,三相电压不平衡和过高的零序电压,以及中性点对地 生反击,形成导线与接地体(杆塔或避雷线)之间的短路,引起线路 的电压可能超过电压互感器的绝缘水平,甚至因为消谐器的热容量 #lslYq。线路的耐雷水平为: 不够而导致消谐器装置被烧坏,而失去消谐作用。因此,必须采取 6——— 一些补救措施才能得以安全运行。开口角短接的4PT接线对消谐和 抑制超低频振荡电流效果都是不错的,但是对零序电压的测量不准 ( I + + 2) (.61_7) 确,同时开口角内的环流可能会烧毁电压互感器。 当雷击ACT时,此时线路耐雷水平公式变为: 3.消谐建议 虽然电力系统谐振难以避免,但在日常维护中,运行人员可采取 。 —— 可 下述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或减少谐振的发生。(1)定期或不定期 (1㈤ /n /‘n ) 。 。。。 M--8), 巡查线路负荷,禁止或减少谐波含量过高的负载投运。(2)定期或 雷击条件相同,经ACT流过杆塔的雷电流幅值变小 ~“,导 不定期巡查架空线路,修剪和清理靠近线路的树枝,以避免刮风下 线与接地体之间的电位差变小, 雨时树枝碰到架空线路而引起对地短路 (3)若有城建施工,需尽 早提醒施工人员该地段有电力电缆,避免施工挖破电缆寻l起短路故 《l lln I ;f 十生 里j<,2 6 2・6 riI )f厅。+三2 6 芝 主蔓 2一,ACT的 障。(4)提高员工对铁磁谐振的认识,加强员工的意识,规范操作, 接入,使导线发生逆闪络的概率降低。 在谐振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及时的排除故障,从而保障电 三.总结 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复杂的高原山地的环境中,天气状况比较恶劣,雷暴天气是 4,结语 十分常见的,倘若不能使用有效的防反击雷的装置来保障雷电安全 本文对引起谐振主要因素的电压互感器做了实验分析,并分析 的话,必然会对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本文所 比较了防治谐振的多种方法 结果表明,一次消谐效果较好于二次 阐述的新型的防反击雷的装置的最大的特征便是在杆塔以及接闪 消谐;各地的用户需根据自己的实际的负荷特点、运行情况,选取较 器之间的反击雷电感与防反击雷电感串联的防反击雷电阻,使得在 为适合的防治措施。 杆塔和接闪器之间,使原来的一条雷电泄流通道变为两条雷电泄流 (作者单位:1.厦门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国网三明 通道。进而减/bT流过杆塔的电流幅值、及提高了发生反击雷需要 供电公司 5.ABB(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的电压,从而达到提高防雷击的效果。 (作者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 ̄l(dA1;5255) 科设 j 歉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