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自行车之歌)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自行车之歌)

来源:爱站旅游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现代文阅读

自行车之歌 苏童

一条宽阔的缺乏风景的街道,除了偶尔经过的公共汽车、东风牌或解放牌卡车,小汽车非常罕见,繁忙的交通主要体现在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上。许多自行车轮子上的镀光已经剥落,露出锈迹,许多穿着灰色、蓝色和军绿色服装的人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两侧川流不息,这是一部西方电影对七十年代北京的描述——多么笨拙却又准确的描述。所有人都知道,看到自行车的海洋就看到了中国。

那些自行车大多是黑色的,车型为二十六吋①或者二十四吋,后者通常被称为女车,但女车其实也很男性化,造型与男车同样地显得憨厚而坚固。它们主要由三个品牌组成:永久、凤凰和飞鸽。飞鸽是天津自行车厂的产品,在南方一带比较少见。我们那里的普通家庭所梦想的是一辆上海产的永久或者凤凰牌自行车。

我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是六十年代出产的永久牌。从我记事到八十年代离家求学,我父亲一直骑着它早出晚归。星期天的早晨我总是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用纱线擦拭他的自行车。现在我是以感恩的心情想起了那辆自行车,因为它曾经维系着我的生命。童年多病,许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曾经有一次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我难以忘记这二十里路,大约十里是苏州城内的那种石子路、青石板路(那时候的水泥沥青路段只是在交通要道装扮市容 ),另外十里路就是乡村地带海浪般起伏的泥路了。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他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就像自信自己的车技一样,他对我坐车的能力表示了充分的信任,他说:“没事,没事,你坐稳些,我们马上就到啦!”

多少中国人对父亲的自行车怀有异样的亲情。多少孩子在星期天骑上父亲的自行车偷偷地出了门,去干什么?不干什么,就是去骑车!我记得我第一次骑车在苏州城漫游的经历。我去了市中心的小广场,小广场四周有三家电影院,一家商场。等我从商场出来,突然感到十分恐慌,巨大的恐慌感恰好就是自行车给我带来的:我发现广场空地上早已成为一片自行车的海洋,起码有几千辆自行车摆放在一起,黑压压的一片,每辆自行车看上去都像我们家的那一辆。我记住了它摆放的位置,但车辆管理员总是在擅自搬动你的车,我

拿着钥匙在自行车堆里走过来走过去,头脑中一片晕眩,我在惊慌中感受了当时中国自行车业的切肤之痛:设计雷同,不仅车的色泽和款式,甚至连车锁都是一模一样的!我找不到我的自行车了,我的钥匙能够捅进好多自行车的车锁眼里,但最后却不能把锁打开。车辆管理员在一边制止我盲目的行为,她一直在向我嚷嚷:是哪一辆,你看好了再开!可我恰恰失去了分辨能力,这不怪我,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总是发生在自行车上。我觉得许多半新不旧的“永久”自行车的坐垫和书包架上,都散发出我父亲和我自己身上的气息,怎能不让我感到迷惑?

到了七十年代末期,一种常州产的金狮牌自行车涌入了市场。人们评价说金狮自行车质量不如上海的永久和凤凰,但不管怎么说,新的自行车终于出现了。购买“金狮”还是需要购车券。打上“金狮一辆”记号的购车券同样也很难觅。不过应了一句革命格言: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们街上的许多人家后来品尝了自行车的胜利,至少拥有了一辆金狮,而我父亲在多年的公务员生涯中利用了一切能利用的关系,给我们家的院子推进了第三辆自行车——那是一九八○年我中学毕业的前夕,他们说你假如考不上大学,这车就给你上班用。但我考上了。我父母又说,车放在家里,等你大学毕业了,回家工作后再用。后来我大学毕业了,却没有回家乡工作。于是我父母脸上流露出一种失望的表情,说:那就只好把车托运到南京去了,反正还是给你用。

一个闷热的初秋下午,我从南京西站的货仓里找到了从苏州托运来的那辆自行车。车子的三角杠都用布条细致地包缠着,是为了避免装卸工的野蛮装卸弄坏了车子。我摸了一下轮胎,轮胎鼓鼓的,托运之前一定刚刚打了气,这么周到而细致的事情一定是我父母合作的结晶。我骑上我的第一辆自行车离开了车站的货仓,初秋的阳光洒在南京的马路上,仍然热辣辣的,我的心也是热的,因为我知道从这一天起,生活将有所改变,我有了自行车,就像听到了奔向新生活的发令枪,我必须出发了。

那辆自行车我用了五年,是一辆黑色的二十六寸的凤凰牌自行车,与我父亲的那辆“永久”何其相似。自行车国度的父母,总是为他们的孩子挑选一辆结实耐用的自行车,他们以为它会陪伴孩子们的大半个人生。但现实既令人感伤又使人欣喜,五年以后我的自行车被一个偷车人骑走了。我几乎是怀着一种卸却负担的轻松心情,跑到自行车商店里,挑选了一辆当时流行的十速跑车,是蓝色的,是我孩提时代无法想象的一辆漂亮的威风凛凛的自行车。

这世界变化快——包括我们的自行车,我们的人生。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欢骑着自行车出门,我仍然喜欢打量年轻人的如同时装般新颖美丽的自行车,有时你能从车流中发现

一辆老“永久”或者老“凤凰”,就像一张老人的写满沧桑的脸,让你想起一些行将失传的自行车的故事。我曾经跟在这么一辆老“凤凰”后面骑了很长时间,车的主人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他的身边是一个同样骑车的背书包的女孩,女孩骑的是一辆目前非常流行的捷安特,是橘红色的山地车,很明显那是父女俩。我也赶路,没有留心那父女俩一路上说了些什么,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两辆自行车在并驾齐驱的时候一定也在交谈,两辆自行车会说些什么呢?其实大家都能猜到,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交流——

黑色的老“凤凰”说:你走慢一点,想想过去! 橘红色的“捷安特”却说:你走快一点,想想未来!

(注释)吋:英寸的简写,1吋=0.762寸,该字已停用,但为了作家文章中的年代感特别予以保留。

19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笨拙(___) (2)晕眩(___) (3)购车券(___) (4)闷热(___) ....192.本文作者回忆了他与自行车之间哪些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193.请从修辞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他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

194.“我发现广场空地上早已成为一片自行车的海洋,起码有几千辆自行车摆放在一起,黑压压的一片,每辆自行车看上去都像我们家的那一辆”照应了开头的哪一句话? 195.请分析在自行车被偷走之后作者当时的矛盾心理的原因。 196.结尾作者相像老、新两辆自行车的“交流”,有什么作用?

197.本文题为“自行车之歌”,请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对自行车存在着哪些复杂的情感。

参考答案

191. zhuō xuàn quàn mēn

192.(1)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去看病;(2)我骑自行车去商场,出来后认不出自己的那辆;(3)父母把“金狮”自行车寄给了我;(4)我的自行车被偷走了;(5)我跟着一辆“老凤凰”后面骑了很长时间

193.比喻,把“我”比成了小舢板,把父亲比成熟悉水情的水手,生动地再现了父亲在自行车上送我去医院的温情场景,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关心与爱护。(意思对即可) 194.所有人都知道,看到自行车的海洋就看到了中国。

195.自行车上寄托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它又陪伴了我那么多年,它的丢失让作者感到伤心;但是我终于可以放下过去生活的心理负担,有机会买一辆自己的喜欢的流行的自行车,自由地奔向向往的新生活,我因此而欣喜。

196.(1)结构上回扣文题,深化主题,引人思考;(2)内容上新车、老车的对话就是父辈与子辈的对话,表达了父辈人对子女的关爱,年轻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197.(1)自行车见证着新旧岁月的变迁和我的成长,我对有它陪伴的岁月充满怀念(2)自行车曾维系着我的生命,我对它抱有感恩之心(3)自行车寄托着父母对我的爱,我对它怀有异样的亲情(4)自行车标志着新生活的开始,我对它寄予奔向未来的热情 【解析】

191.考查对汉字字音的辨析与书写。“拙”“眩”不要取半边字的读音,“券”读作“quàn”,不要误读做“juàn”,“闷”多音字,mèn,mēn,“闷热”读作“mēn”。 192.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他与自行车”为陈述的主体。按先后顺序概述出与“他与自行车”做的几件事情。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我第一次骑车在苏州城漫游的经历。自行车给我带来巨大的恐慌感;我大学毕业了,从南京西站的货仓里找到了从苏州托运来的那辆自行车;五年以后我的自行车被一个偷车人骑走了;我曾经跟在这么一辆老“凤凰”后面骑了很长时间。 193.考查赏析文句。题目要求从修辞角度分析,“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他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我”成了小舢板,父亲成了熟悉水情的水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坐在父亲的

自行车上去看病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作者对父亲关心与爱护的怀念。

194.考查对文章照应写法的理解。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由此句中“广场空地上早已成为一片自行车的海洋”不难找到开头文段中的一句“所有人都知道,看到自行车的海洋就看到了中国。”

19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感伤”不仅仅是因为丢了自行车,更因为自行车上承载着父母的爱,父母寄托在老式自行车上的爱让孩子感到负担,总会有一天卸去,所以感伤;“欣喜”是因为“我”可以买一辆流行而威风漂亮的新车,走向新的生活。所以感到欣喜。

196.此题考查学生对结尾作用的分析。文章结尾往往有照应开头的作用,另外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有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黑色的老“凤凰”指父辈们,橘红色的“捷安特”指儿女们,内容上,升华情感,通过父女自行车仿佛也在交谈,表达了作者对自行车的深厚情感;结构上,结尾的对话,呼应题目和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引发读者对文章蕴含的情感和主旨的思考。表现出“传承”的主题,升华了主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97.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通过对他与自行车之间美好故事的回忆,蕴含了作者对有自行车陪伴的岁月充满怀念;从“童年多病,许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我觉得许多半新不旧的‘永久’自行车的坐垫和书包架上,都散发出我父亲和我自己身上的气息”写出自行车曾维系着“我”的生命,“我”对自行车怀有感恩之心;“父母把‘金狮’自行车寄给了我”,包含父母对“我”“的关爱;从“这一天起,生活将有所改变,我有了自行车,就像听到了奔向新生活的发令枪,我必须出发了”自行车标志着新生活的开始,“我”对自行车寄予奔向未来的热情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