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娟
Tian Mingjuan
摘要
离薋园是明代王世贞营造的一座重要园林。本文以历史文献为基础,从离薋园的历史变迁、园林布局、园林要素等方面入手,解析离薋园简约有趣的营造手法和王世贞清逸高洁的人生态度。关键词
离薋园;空间布局;园林景观;园林文化
Abstract
Lici Garden is a vital garden built by Wang Shizhen in the Ming dynasty.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w and straight forward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Wang Shizhen's pure and noble attitude towards life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ic changes, layout, and elements ofLici Garden.Key words
Lici Garden; space layout; landscape; garden culture
王世贞是明代中晚期文坛盟主,亦是重要的造园名家。他主要的造园成果是离薋园和弇山园。这两座园林在明代中晚期的影响十分巨大。当前学界对王世贞园林研究主要集中在弇山园,而对离薋园的讨论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离薋园无足轻重,其历史价值仍需深入挖掘。本文以历史文献为基础,从离薋园的历史变迁、园林布局、园林要素等方面入手,解析离薋园的营造手法和园林文化。
1 离薋园的营造与布局1.1 历史变迁
离薋园是王世贞辞官归乡后营造的第一座园林,筑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嘉靖三十八年,王抒因滦河失利而遭人陷害,落狱论死。父难期间,王世贞弃官奔走,但王抒仍于嘉靖三十九年被杀。之后,王世贞持丧归乡,守孝三载。这次家难是王世贞一生中遇到的第一次劫难,也
田明娟
1990年生/女/河南焦作人/上海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元明清文学及中国古典园林(上海 200444)
是最大的一次。在遭遇家难时,不少门客纷纷脱门籍,这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正如其诗曰:“自余遘家祸,戢身一茅茨。
[1]
名姓落人间,谁当齿颊之。”嘉靖四十二年,除服后,王世贞在太仓城
40
2019年第12期/总第332期
镇洋山
侧楼
芙蓉沼
州治
鹦哥桥
五步
离薋园
一里
(左碧浪)鷃适轩(右小憩)
孤峰
果圃花圃
晞发亭
官河
兵备道
壶隐亭
竹园
书室
壶隐亭小山
1
1. 离薋园的方位图
2
2. 离薋园整体空间布局图
内营造离薋园。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混乱,出于安全考虑,在城中营造园林以便居住;二是企图开辟一个远离险恶官场的空间,与吴中友人忘情山水,诗酒酬唱。离薋园园名的由来,王世贞在《离薋园记》中载曰:“因读屈氏《骚》得离薋二语,取以名之。夫薋菉葹所谓草之恶者也,屈氏离而
[2]
弗服,乃女嬃呻呻而詈之,何哉?谓其有所别择也。”
度约33 m,南北长度约99 m,其面积为3 267 m2,约为5亩。离薋园的具体概况在《离薋园记》中有详细记载:
出鹦哥桥东,第之左门,不五步而渠,其水仅踰寻,然宛宛通官河。桥踞之,临桥而门,榜曰“离薋园”。园故里人朱氏之菜壤也,东西不能十余丈,南北三之,入门为蟠松二,方竹十余茎。最南有亭曰“壶隐”。其三方皆梅,可二十树。前叠石为山,俯盎沼蓄朱鱼其中,山之延袤仅可以丈计,而中有涧,有洞,有岭,有梁,皆具体而微。碧梧数株,骎骎欲干云。其右方为书室二楹,其左方种竹千余竿,露翠风簧,时时琴酒。适竹间有亭曰“晞发”,以憩客。步壶隐之后,得小圃二,皆有栏竹藩之,桃杏、木药、海棠、山矾之属寓焉。圃尽而径见,为广除孤峰。出为洞庭石,嵌空玲珑,色青黑。而右有锦川、斧劈辅之,复有老梅,玉蝶、绿萼各一,植左右,大可荫台。临台而屋凡五楹,中榜曰“鷃适轩”,状其卑小也,亦以志自得也。左室可读书,以得竹故 署曰“碧浪”。右室可栖客,曰“小憩”。轩之后为重轩,临后池,拟种白莲百本,榜曰“芙蓉沼”。沼后距墙咫而近,亦有夭桃、紫薇、垂柳以覆之。度小憩室,折而西,北为侧楼三楹,临渠而傍
“薋”作为恶草,正是代表着政治的黑暗和人心的凉薄,借“离薋”来表达因其父的不白之冤而绝意进取之志,并以此园纪念父亲。
离薋园落成之后,王世贞邀请文坛好友题咏离薋园,并求钱榖和尤求绘制《离薋园图》。嘉靖四十五年,王世贞另辟小祗园,便将离薋园转与其弟王世懋。万历十五年(1587)前后,王世懋曾想在离薋园修建一岛,但因资金不足而搁浅。万历四十四年(1616),离薋园成为王瑞璋(王世懋之孙)、徐孝若(徐阶之孙)、冯仲元、何康候等人读书处,并结“离薋社”,有《离薋园社草》。在这之后,离薋园先后为太仓府尹钱陛别业,更名为“静逸园”,之后由张蒿园、毕秋帆所有[3]。
1.2 空间布局
离薋园位于太仓州治附近,鹦哥桥东侧。其面积“东西不能十余丈,南北三之”,按照明代的尺度标准,一丈约3.3 m,一亩约640 m2。离薋园的东西长
阶,其前庖扈浴室也。
根据园记中的描述和历史记载,可绘制出离薋园的方位图(图1)和空间布局图(图2)。从图中可知,离薋园的空间布局总体呈纵向延伸,中间部位的花圃和果圃
/ 园林艺术 LANDSCAPE ART
41
34
3. 南区主要景观组合图
5
4. 北区主要景观组合图5. 壶隐小山剖面图
将园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有壶隐亭、小山、洞涧、书室、晞发亭等,北区有鷃适轩、碧浪室、小憩室、芙蓉沼、孤峰等,园内景观呈现了园林叠山理水手法,其布局紧致而疏朗,简洁而雅致。但是离薋园的园址则不符合“幽偏可筑”的理念,其“与州治邻”,日夜吵杂,让人不得清净。
[6]
子相互呼应,可谓“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书
室则位于东侧,环境相对幽静。
壶隐山是明代著名叠石大师张南恒的作品,假山环池而造。有关壶隐山的具体概况,《题离薋园小山》的序言中有详细的记录:“东西仅三丈,南北半之,高不能二仞,中汇一小池,南北仅五尺,东西半之,而下有泉脉,非大旱不至涸,中藏磴岭,涧壑桥梁之属皆具体而
[7]微,遂名之曰壶隠山。”(《题离薋园小山》)壶隐山的
2 离薋园的园林要素分析根据离薋园的景观布局图可知,园中景观设计正契合了计成《园冶》所描述的:“开池浚壑,理石挑山,设门有待来宾,留径可通尔室,竹修林茂,柳暗花明,五亩
[4]
何拘!”离薋园虽然面积较小,但是园内的景观要素却
叠山手法正体现了“假山以水为妙”的特点(图5)。
2.2“峰-轩-池”组合
北区的园林要素主要是鷃适轩、孤峰、芙蓉沼,其游赏路线呈现南北方向。鷃适轩是王世贞居住和读书的地方,轩左右两室分别为“碧浪”和“小憩”,轩中还放置了经史、古文、图籍之类,供居住者赏读;孤峰位于鷃适轩前,为出自洞庭的太湖石,“嵌空玲珑,色青
十分丰富而有序,其南北两大园区主要的园林要素分别呈现出“亭-山-池-室”(图3)和“峰-轩-池”(图4)两种组合模式。
2.1“亭-山-池-室”组合
离薋园南区有一山一水,两亭一室,即壶隐小山、晞发亭、泉池、壶隐亭、书室,其游赏路线大致呈东西方向。王世贞曾作诗曰:“数拳培小亭前,涧壑峰峦亦宛
[5]然。不似壶公暂时幻,主人留结著书缘。”诗中所描述
黑”,两边种植珍贵的玉蝶梅和绿萼梅,此设计完全符合了《园冶》中“惟宜植立轩堂前,或点乔松奇卉,
[8]
下装治假山,罗列园林广榭中”的置石理念;芙蓉沼
位于鷃适轩之后,呈方形,沼中种植白莲近百株,甚是壮观,周围还点缀有桃树、紫薇、柳树等花木。轩室被水石花木围绕,可谓是于一室之内尽享四时美景。园内山水与轩室相互映照,聊有生趣,体现出园林营造中的“妙在得体合宜”。
的正是以假山为中心的园林景致。壶隐亭三面由梅树围绕,可谓隐于花间;晞发亭筑于竹林之中,更显高洁脱俗;壶隐山虽微小但精致,山水兼备;山中的泉池与亭
42
2019年第12期/总第332期
2.3 园林植物
离薋园中的植物数量不多,品类相对丰富,主要是松、梅、竹、莲、柳等植被。根据《离薋园记》中的记载可将园中植物分类整理(表1),各类植被的布局十分合理,与对应的景观配置十分协调。离薋园本是菜畦,土壤相对贫瘠,王世贞《离薋园记》曾记曰:“园土狭而
瘠,獠奴颇率职,溉壅三之,芟薙五之”。[9]
虽然园中植
被不易种植,但是经过开垦和灌溉,仍栽培出不少佳木。在园林的中间部分有两个苗圃,专门种植桃杏、木药、海棠、山矾等植物。两个园圃形成南北之间天然的屏障,在园中营造出“隔”的境界,一种曲径通幽之感。并且,壶隐小山左侧竹林,亦有幽深之境。同时,王世贞也十分注重园中植物与建筑的搭配,如将晞发亭筑于竹林之中,有“竹坞寻幽”之感;鷃适轩后置重轩,让人于轩中尽收芙蓉沼之美景。同时,孤峰的左右分别种植玉蝶梅、绿萼梅,各一株,形成“花石交置”之景象。
总体上看,离薋园主要的园林景观之间巧妙地连接与配合,让园林的整体结构凸显出有序、有趣的特征。南北两区的景观要素相互呼应,又各自独立的空间组合模式,增添了园林的审美情趣。
表1 离薋园中植物信息表
序号植物名称数量位置1蟠松二入门处2竹十余茎入门处千余竿壶隐小山右3梅二十树壶隐亭周围4碧梧数株壶隐小山旁5桃杏、木药、海棠、山矾果圃和花圃6玉蝶梅、绿萼梅各一株孤峰左右7白莲百本芙蓉沼8夭桃、紫薇、垂柳芙蓉沼周围3 离薋园的园林文化
3.1 诗文活动
王世贞在经营离薋园期间,常与友人诗酒唱和。其中影响较大的则是离薋园落成之后,王世贞邀请文坛好友三十余人,以离薋园为主题进行诗文唱和。其在《离薋园记》中曾追忆当时诗文活动的盛况:“第诸名
/ 园林艺术 LANDSCAPE ART
大夫士人不以余鄙而时过从,又不以兹园鄙而辱之。诗歌若李于鳞、徐子与、彭孔嘉、皇甫子循辈,为人者三十而赢,为古近体者四十而奇,凡两卷皆满,钱叔宝、尤子求各为之图,而王禄之、周公瑕又各以小篆题额。噫嘻,
为兹园者亦幸矣。”[9]
在这次诗文活动中,共创作出四十
多首诗歌,两幅《离薋园图》。
3.2 以园明志
园林常是文人士大夫“以园明志”的产物。园林景观的设置是园主的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的一种体现,园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能摹写出园主的气格。离薋园的营造也正体现出王世贞的造园思想和价值观念,一方面在园中建筑物的命名上,体现出园主王世贞当时的思想观念。王世贞遭遇家难,对于政治和社会是一种逃避和排斥的消极态度,所以用鷃适、壶隐、晞发等词命名园中建筑正是表达其对现实的逃离。另一方面在园中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展现园主的人格追求。离薋园中核心的植物品类分别是梅花、竹子和荷花。梅花的傲雪凌霜、竹子的清雅高洁、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正是王世贞内在人格的表现。
离薋园不仅是王世贞营造的第一座园林,也是中晚明江南古典园林的一个典型。虽然离薋园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作为一次园林实践,也充分展现了明代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社会风尚,同时对了解王世贞在“家难”这一特殊阶段的造园理念及人生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世贞. 明别集丛刊[M]. 2013(3), 33: 277.[2] 王世贞. 明别集丛刊[M]. 2013(3), 37: 147. [3] 袁枚. 随园诗话[M]. 卷32.
[4] 计成. 园冶注释[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59.[5] 王世贞. 明别集丛刊[M]. 2013(3), 36: 386.
[6] 计成. 园冶注释[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68.[7] 王世贞. 明别集丛刊[M]. 2013(3), 36: 189.
[8] 计成. 园冶注释[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1: 216.[9] 王世贞. 明别集丛刊[M]. 2013(3), 37: 147.
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