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粗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浅析粗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一32一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11年第6期(总第108期) 匪蜀圃盔墨皿 i i 浅析粗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张文根 (河南省卫辉市畜牧局,453100) 摘要:奶牛依靠粗饲料维持自身健康,完成受胎、产犊、产奶等生理功能。精粗饲料的 配比直接影响着奶牛的生理、生产性能,部分养牛者苛求精饲料的喂量,导致奶牛消化代谢 紊乱、酮病、生殖障碍等疫病发生,使用年限缩短,带来严重损失。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 践,从粗饲料与营养吸收的关系、与牛奶质量的关系、与繁殖力的关系等层面研究,得出粗饲 料与精饲料合理配比,并介绍了奶牛常用粗饲料营养特点及其加工方式。 关键词:粗饲料;瘤胃;生产性能;奶牛日粮;营养吸收 Effect of Roughage on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Dairy Cows Zhang Wengen Abstract:Through years of practice,the author summarized a reasonable proportion of con— centrated feed and roughage,and introduced the nutr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on processing methods of roughage of dairy COW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roughage;rumen;production performance;COW holiofood;alimentation 瘤胃在奶牛营养代谢中的发酵功能可帮助 产品(秸秆、秕壳等)以及糟渣类、饼粕产物、草 消化单胃动物无法消化的饲料成分,提高粗饲料 籽、油料籽实等。粗饲料的范围很广泛,但是总 的利用价值。如果单纯从奶牛消化生理需要来 的来说都含有可被草食家畜瘤胃微生物消化的 说,以粗饲料为主的饲料13粮结构无疑是一种最 细胞壁成分。粗饲料的最大特点就是粗纤维含 佳选择,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反刍消化这一 量高,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大,钙、磷含量丰富,各 生理功能,也可以减少许多营养代谢病。牛靠吃 种维生素含量不等,其中纤维素在反刍动物营养 草维持自身健康、受胎、产犊、产奶、哺育后代。 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在奶牛业发展中,粗饲料的 牛的一生以草为主,这是每个养殖户应该知 品质、调制和供给起了重要的作用。奶牛饲养原 道的起码知识,恰恰有些养牛户对此缺乏清醒的 则应以优质青干草、豆科牧草、青贮饲料、秸秆类 认识,错误地认为养奶牛只有维持高营养水平, 等粗饲料为主,并对所选定的粗饲料进行优化搭 才能获得最大的产奶量,所以在生产中,片面的 配,再结合其生理阶段的特点,添加适量的精料。 加大精饲料的喂量,由于精粗饲料比例失衡,导 有研究表明,劣质粗饲料对于奶牛生产性能和健 致消化代谢功能紊乱,引起很多病,特别是奶牛 康的影响比低质精料(能量含量低)的影响更 因为繁殖障碍,治疗不及时,生育2~3个犊牛就 大。 被淘汰,给养牛户造成了严重损失。 1.1 粗纤维含量高,无氮浸出物难消化。干草 1 奶牛粗饲料的营养特点 粗纤维含量25%~30%,秕秸壳也达25%~ 粗饲料是指体积大、粗纤维含量高而可消化 30%。粗纤维中含较多的木质素,很难消化。在 养分含量低的一类饲料。现行的饲料分类学中, 粗饲料中,特别是秕秸类的无氮浸出物中缺乏淀 将自然含水量低于45%、消化能低于10.45MJ/ 粉和糖类,主要是半纤维素及多戊糖的可溶部 kg以下、粗纤维高于18%的饲料划为粗饲料,包 分,因此消化率低。 括青绿饲料制得的干草(粉)、脱谷收得的农副 1.2各种粗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很大,豆 张文根:浅析粗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科干草含蛋白质为10%~19%,禾本科干草为 6%~10%,禾本科秸秆、秕壳仅为3%一5%。 一33一 牛反刍活动既有助于唾液缓冲液分泌,又能有效 地控制牛瘤胃中的酸碱度,也是决定瘤胃环境是 否正常的一个生理现象。粗饲料中粗纤维的理 秕壳中粗蛋白质还很难消化。 1.3粗饲料中含钙量高,含磷量很少。豆科干 化特性对于刺激牛的咀嚼活动和维持稳定的乳 草和秸秆秕壳含钙量高,禾本科秸秆和干草含钙 脂率十分重要,牛对日粮中有效中性洗涤纤维水 量较低。粗饲料含钾较多,属碱性饲料,适合喂 平的化学反应是乳脂率的变化,对其物理反应是 其咀嚼活动。粗饲料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能供牛 牛。 1.4维生素D在粗饲料中含量较丰富,其它维 尽情地享受反刍的营养和乐趣,满足牛的采食习 生素则较少,但优良干草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 性和消化生理特点。如果人为的加大牛日粮的 阴干的苜蓿干草每千克含胡萝卜素26毫克;秸 秆和秕壳几乎不含胡萝卜素。干草中含有一定 量的B族维生素。各种粗饲料,特别是日晒后 的豆科干草,含大量维生素D:,是舍饲牛维生素 D的良好来源。 2奶牛粗饲料加工方式 2.1物理加工 简单的物理加工如:切短、粉碎、浸泡、青贮。 秸秆下部粗硬部分应切去作燃料,秸秆上部可切成 3~4厘米长的草段,饲喂效果最好。切短处理后每 日采食量比干草增加约2%。秸秆粉碎后与精饲料 混合饲喂,可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粉碎粗饲 料可加快饲料排空速度,增加采食量。将切碎的粗 饲料或秕壳用水洒湿或浸泡在0.2%食盐水中,经 过24小时后,使质度变软,再与混合料、糠麸混合, 可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2.2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包括氨化、复合氨化和碱化处理。 化学处理均能有效地提高粗饲料的适口性,干物 质采食量,缩短采食时间,并且明显地提高粗饲 料的营养价值。以小麦秸为例,通常以尿素、碳 酸氢铵(碳铵)、液氨等氨源氨化,可提高干物质 采食量12%,有机物消化率提高21%。 2.3微生物发酵 粗饲料中添加微生物,使其在发酵过程中, 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分泌出各种酶,这种酶通 过降解多糖和木质素破坏其链接的共价键,一方 面破坏了秸秆难消化的细胞壁结构,使与木质素 交联在一起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游离出来,另一 方面又使秸秆细胞壁内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和 其它营养物质暴露出来增加与消化液接触的机 会,从而提高秸秆消化率或瘤胃干物质降解率。 菌体自身生物量的增长又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3粗饲料与牛的生理关系 牛是大食量的草食动物,具有非常发达的瘤 胃和反刍功能。饱食后的反刍是牛的生理需要, 精饲料成分或减少粗饲料,则不利于牛的反刍生 理习性和对粗饲料的消化利用。因此,要保持牛 的日粮中粗纤维平衡,就必须添加40%左右粗 饲料,并保证牛有40%的时间进行反刍。 4粗饲料与营养吸收的关系 4.1 粗饲料能刺激反刍和唾液分泌,对牛保证 瘤胃正常环境十分重要。 4.2粗饲料能刺激瘤胃收缩和消化物流出瘤 胃,促进瘤胃微生物有效生长。 4.3避免因饲喂高比例精料引起的乳脂下降, 如果日粮中粗饲料的比例低于35%会造成产低 脂乳牛奶。 4.4牧场自种饲料,可直接放牧或收获后制成 干草或青贮。泌乳阶段,日粮粗饲料干物质比例 可达到100%(饲喂不产奶的牛)到35%(饲喂 早期泌乳奶牛)。 4.5 从营养角度来看,粗饲料包括优质饲草 (如多汁嫩青草、苜蓿草、未结荚的豆科茎叶), 也包括低劣的饲草(稻草、灌木枝叶)。不管粗 饲料的质量如何,如果饲喂适当,都能得到很好 的利用。 粗饲料适当加工并与添加剂配合使用,其中 优质粗饲料用于饲喂对营养有特殊要求的阶段 (如泌乳早期奶牛),而低劣饲料用于饲喂对营 养要求不高的阶段(如干奶期)。 4.6粗饲料中的优质饲草对各种营养成分齐 全,是奶牛生命中的必需营养成分,是谷物饲料 不可替代的,也是奶牛生理特点所决定。因为牛 有四个胃,牛采食的大量饲草在瘤胃内发酵,产 生除了维生素A、维生素D以外的微生物所有营 养。 5粗饲料与牛奶质量的关系 乳脂率高低是衡量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正 常的乳脂率应该在3.5%以上。为保证牛奶中 正常的乳脂率含量,在使用粗饲料时必需考虑以 下因素。 ’ 34...——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11年第6期(总第108期) 5.1奶牛应采食其体重1.5%~2.0%的粗饲 料,1.0%~1.5%的精饲料。 5.2全混合日粮中总中性洗涤纤维的65%~ 75%来源于粗饲料,高产奶牛在泌乳前3周酸性 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最低推荐量分别为 21%和28%,在泌乳高峰期,两者分别减少到 19%和25%。 5.3奶牛需要的粗纤维必须要有一定量和长度 才会刺激反刍和唾液分泌,保持瘤胃正常pH 值,维持正常乳脂率的效果。所以,每日给牛提 供3~4cm干草3~5kg,研究人员将青贮苜蓿切 短长度由9.5cm减少到4.8cm,奶牛乳脂率由 3.8%降到3.3%,切短的苜蓿青贮减少了牛的 反刍和咀嚼时间,降低了pH值,减少了乙酸的 产生,不利于奶牛乳脂率的提高。 5.4当基础日粮以谷物和玉米青贮为主时,每 日每头牛需添加150g碳酸氢钠(但干奶期禁 用)。 5.5粗饲料的营养价值顺序是:优质干草>野 生干草>玉米秸秆>麦秸>稻草。 5.6粗饲料应以豆科、禾本科以及秸秆混合为 好,防止粗饲料单一。 6粗饲料与繁殖力的关系 养牛户在自产优质牧草不足时,用精饲料补 充粗饲料不足的办法是不可取的,这对奶牛健康 不利。虽然粗蛋白、可消化营养能符合标准,但 不能补充维持奶牛活力的基础代谢所必需的纤 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的需求。对牛的胃功能和 卵巢的正常活动都不利,长期下去会损害奶牛的 整体健康。另外粗饲料不足会导致代谢功能减 退,体内多余的营养会成为不能氧化吸收的残留 物,增加肝脏、肾脏的负担,身体各部位循环不 畅,最后造成浮肿,出现乳房浮肿、血乳、奶牛自 身的雌激素不能正常分泌,卵巢功能减退,以及 不能正常的、明显的发情和不孕等现象。 7粗饲料与精饲料比例的关系 7.1如果日粮中含有16%~19%的粗蛋白时, 会因过量的蛋白质可能造成公、母牛繁殖障碍、 真胃变位、严重者酸中毒(奶牛酮病)。 7.2奶牛粮中可降解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 60%一65%。 7.3对日产35kg以上鲜奶量的奶牛,应考虑优 质过瘤胃蛋白质饲料或过瘤胃氨基酸的增加。 7.4当日粮以青贮玉米秆和玉米为主时,应考 虑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和蛋氨酸(必须 是保护性的过瘤胃赖氨酸和蛋氨酸)。 7.5玉米蛋白粉和鱼粉在瘤胃中的降解率低, 而豆粕、棉粕蛋白质易降解。谷物蛋白质缺乏必 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豆粕和棉粕 中的蛋氨酸和胱氨酸低于正常水平,棉粕中赖氨 酸含量也较低。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奶牛业的崛起,人类为 了获得更好的奶产品,要奶牛产更多的牛奶,取 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还要配给适量的精料, 在产奶高峰期的一段时间里,要配给更多的精 料。但是我们应该牢记,这只是产奶的需要,如 果长期人为的使粗精饲料比例失衡,精料比例过 大,牛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国内外专家们采取 多种办法,以不同的奶牛日粮有机物、中性洗涤 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作用的研究,其结 果:一是奶牛日粮精粗饲料的比例为1:1时,有 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最 高,当精粗比例增加到7:3时,其降解率都不同 程度的降低;二是当精料占Et粮20%~60%时 奶牛日粮干物质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精料的 比例达到80%时,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降低;三是 当奶牛日粮中精粗比为60:4O时,碳水化合物的 利用率最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精 料的含量超过50%时,对瘤胃内粗饲料的消化 即有“负组合效应”,因而通常认为,奶牛日粮中 精饲料的含量一般以不高于60%为准。 参考文献 [1]王福兆主编.乳牛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3. [2]肖定汉主编.奶牛疫病监控[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 社,1994. [3]邱怀主编.牛生产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4]林藩平主编.乳牛健康与疫病[M].福建科技出版 社.1990. [5]Bodman G.R.,Johnson D.W.,jedele D.G.Beef Hous— ing and equipment handbook[M].MWPS一6,1997. [6]冯仰廉.反刍动物营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O04. [7]郭永军.奶牛粗饲料加工方法[J].畜牧兽医,2010, (5):32. [8]李爱国,王金合.奶牛常用粗饲料的营养特点及其合 理应用[J].奶牛杂志,2009,(12):57~58. [9]魏宗友,杨丽丹.论我国粗饲料资源与奶牛业发展 [J].饲料博览,2008,(8):11—14. [10]李焕江.粗饲料在反刍家畜日粮中应用的研究[J]. 中国动物保健,2008,(5):65—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