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0KV电网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及控制装置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10KV电网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及控制装置
( 1。|1 )力 9瓮莨 1O kV电网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及控制装置 A Novel Controllable Arc—Extinguishing Reactor for 1 0 kV Networks and Its Control Syste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0卷 ] 7 武掼水利电力大学湖北成宁电力设备厂 卫 刘益慧 陈维贤 尹忠东 (武汉430072) (成宁437100) 【摘蔓】为更有效地补偿lO kV配网单相接地客性电流.研 制出一种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及控制装置=谈消弧线圈结 线圈两端的电压为零}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出现幅 值为相电压的零序电压.它在z型变压器上的电抗压降为零 构紧凑.控制是活,响应速度快;采用自耦直流助磁方式;控 舶装置可保证单相捶地故障情况下自动准确调谐。对1O/  ̄,3 kV,1 50 kVA样机现场试运行和实刹结果表明,该自 动调谐装置性能可靠,补偿效果令^满意。 【关键词】可控消弧线圈 捶地电流补偿 自动控制 我国的10 kV配网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经验表明t采 用谐振接地方式可显著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近 年来.自动调谐补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髭的重视和 加强。目前,自动调谐补偿装置主要为调气隙和直流助磁两 种形式。本文所研究的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属直流助磁类型, 由于采用了自耦直流励磁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伏安特性 线性度好、谐波小、噪声低、无需单独的大电流直流助醋电源 等显著优点 另外.将接地变压器与消弧线圈台二为一,做成 五柱形式,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紧凑。 1消弧线圈结构及原理 消弧线圈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中间三柱铁心与其上的 线圈组成z型接地变压器,它的三相引出头A、B、C与电阿 联接.中性点n与两侧绕组(消弧线圈)连接 两边柱E绕有 上、下带抽头的对称绕组,不同铁心上、F两个绕组交丑连接 后并联至接地变压器中性点n和地G之间,构成可调消弧 线圈。可控硅T 、T 分别接在左右阿个抽头,续流二极管D 则横跨在左右交丑绕组的中间。 圉1消弧线■结构原理 电阿正常运行期间.三相对称QE序)电压加至接地变压 器A、B、C三端,在中间三柱铁心中形成JE序磁通+在铁心 上、下轭交_}[处合成为零,通过接地变压器中性点加在消弧 70—— (忽略漏抗),因而零序分量全部加在消弧线圈的两端 消弧线圈上零序电压所产生的零序磁通由两边柱和中 间三柱铁心构成回路,该磁通在z型变压器上、下串联绕组 感应的电势之和为零 在零序电压作用下,消弧线圈可控硅 T]、T 承受正弦电压,在电压的一个工频周期内,轮流触发 导通T]和T。,可在消弧线圈回路中形成直流控制电流。改 变T]、T。触发导通角便可调节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达到改 变两边铁心的磁饱和度.平滑调节消弧线圈容量和自动朴偿 单相接地电流的目的 2消弧线圈特性 2.1伏安特性:对lo/ ̄/3 kV,150 kVA五柱可控消弧线 圈样机的伏安特性进行了实测,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上方 的数据为可控硅导通角,圆点为实测点。可见,随着可控硅导 通角的增加.消弧线圈容量相应增大,电感减小 在导通角等 于120。左右消弧线圈达到额定容量。在一定导通角F,测得 的伏安特性近似线性。 2.2谐波特性:对消弧线圈在不同容量下,输出电流的谐波 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结果不难看出.消弧线圈各次谐波电 流的大小随容量而变,在额定和50 额定痞量下,各次谐波 含量最小;三次谐波则在i/4和3/4额定容量附近达到最大 值的7 左右}而现有同类装置的三次谐波含量最大值达 l5 以上;适当调整消弧线圈铁心电磁参数可进一步减小谐 波;电磁参数调整后的各次谐波含量将不超过4.5 3参数自动测量和控制原理 3.1对地电容测量方法:忽略线路和消弧线圈的电导,经消 弧线圈接地电阿的中性点位移电压u 由下式确定 u 一 g  ̄而PClr (1) 式中【乙 中性点不对待电压; C 一线路三相对地电容之和 L——消弧圈电感 通过改变直流控制电流大小使消弧线圈电感分别为厶、L , 收稿El期:1997—03—1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0卷 i0 kV电网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及控制装置 1 997年第9期 坎曲线(略),接地电流 达22.8 A(两组电容器投入)。可以 看出,i 中存在明显的五次谐波电流,这是由于互感器等非 > 线性元件所引起的。 怔 4.2接地电流自动补偿:投入消弧线圈后.对带有一组和两 组电容后的线路单相接地电流分另 进行了自动补偿试验。首 先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测量三相线路的对地容抗 ,然后.投 入单相接地开关,用光线示波器测录接地前后的暂态全过 程。投入一组电容情况下,重复做了4次接地试验,从中可看 出,接地后产生了i 和 的暂态过程。一开始时.i,数值较 大.并有一十直流暂态分量.消弧线圈电流i 很快上升.约 经5十工频周期,暂态过程基本消失,达到稳定状态。示波曲 输出电醺有艘值(^ 田2消弧线■伏安特性 可得到如下对应的两十方程 U nl 。 C=一(I/ ̄L】) (2) U..“C “ 一uJCx(—1/ro/ ̄) (3) 联解式(2、3),得 c:= = (4) 式中h、 ——消弧线圈中的电流。 取式(4)中u 和 为消弧线圈零励磁状态下的测量 值.由于^ ≈0 U-U…故式(4)可简化为 ,L2 … 于是,只镉在消弧线圈空载(直流控制电流为零)下,测得其 端电压u…再增加激礁测得一组U|z、, z(远离谐振点),代 入式(5),便能准确地计算出C: 控制装置自动选择并测量UIz值,使之不超过相电压的 15%。控翩系统不断地采集不同激磁状态下的U|和 值, 井在此过程中,根据计算结果通过查表方式,找出对应补偿 电流的触发导通角,送至相应的数据存贮器暂存。 3.2自动补偿 电网单相接地瞬间.控翩系统立即启动T 、 T:工作.使消弧线圈的输出电流对应最近一次所测量的电 容值,从而工作在全补偿状态 接地电弧熄灭,系统恢复正常 运行时.控制系统关闫1可控硅T 、T。,返回测量电网电容参 数状态。 4现场试验及分析 对所研制的1O/ 3 kV,15o kVA新型自动调谐消弧 线圈样机,在威宁电力局的110 kV温皋变电所内进行了现 场试验。由于10 kV用户线路太短,单相接地电流只有8A 左右,故在试验时,临时并接了两组余弦电容器。投入一组 时,总的电容电流增至约18 AI当两组全部投入时,接地电 流增至22 A左右。选择a相线路作为接地相.接地通过10 kV断路器进行,借助于电流互感器测录接地电流i,和通过 消弧线圈电流 。与此同时,利用电压互感器测录b相对地 电压矾和开三角零序电压“ 。 4.1单相接地电流:未接消弧线圈和a相接地后的稳态示 线表明,接地残漉极小(电流表读数为3 A),其中的基波电 流几乎完全被补偿掉.只剩下高额谐波分量 此外,容抗的自 动测量值是比较稳定的,最小为342.9 n,最大为344.8 n。 投入两组电容器时,测到的电容电流达21 A.通过控铜装置 自动测量的对地电容为五≈3O5 n,示波图中的电流i 曲线 与投入一组电容时的情况相仿,残漉稳态值也等于3 A。由 以上试验可以认为,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是满意的。 4.3弧光接地试验:为了观察弧光接地后的灭弧过程,将接 地开关通过一段很细的保险熔丝接至母线上。台闸后,较大 的起始接地电流使熔丝熔断,消弧线圈的自动补偿作用应使 电弧迅速熄灭。图3为一组电容器投入的示波曲线.可 看 出.由于 的快速补偿作用.接地处仅仅产生一十短暂的脉 冲电流,电弧迅即熄灭,紧接着消弧线圈中的电流i 和零序 电压 回复到零值状杰  Il  {十 _——卜—H 十—H 田3 光接地示波曲线 5结论 5-1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响应 速度快、谐渡小、伏安特性娥性度好等显著优点。 5·2现场试验表明,消弧线圈自动测量线路对地窖抗参数 正确可靠,发生单相接地约经5十工频周期,残漉达到稳态 值,在接地电流为22 A时,残流有效值不超过3 A.其基波 分量几乎被完全补偿掉,飘下的主要为高频分量。 5-3弧光接地时,由于消弧线圈的快速补偿作用,残流中其 产生个起始的脉冲电流,随即电弧迅速熄灭.试验结果令 人满意。 目前,这种新型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成套装置已通过了电 力部门的产品技术鉴定。并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为 96237927.1。 (青任编辑畚蝇) 7】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