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开设泰语选修课的思考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关于开设泰语选修课的思考
关于开设泰语选修课的思考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笔者在上完泰语选修课之后,对泰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针对泰语选修课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在选修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以及授课模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对继续上好泰语选修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泰语 选修课 思考 泰语选修课的作用和意义

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充,是高校为了培养现代化符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选修课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将来的就业竞争力。泰语作为一门选修课,同样具备以上功能。

本文的特殊之处在于,笔者所在院校也在招收泰国留学生,这为泰语教学提供了便利资源,这不仅可以发挥留学生的资源优势,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服务。开设泰语选修课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使用泰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在很多高校,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一直是讨论的重点之一,而选修课作为课程教学多样性与选择性的直接载体,一度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1]。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不是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和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而泰语选修课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下,大多数学生只掌握英语一门外语,或第一外语是英语的状况,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拓展。对泰语的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让学生通过深入地解泰国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云南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前沿,与周边各国交往与日俱增,对带动双方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云南也正加大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技术协作等。东南亚小语种人才需求量巨大[3]。高校的很多学生也想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今后的就业或创业创造更多的机会。有很多不是学习泰语专业的学生也想通过选修课学习对象国的语言和文化为以后实现自己的梦想打下语言基础,所以选择泰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或选修课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在云南高校开展泰语选修课的意义和作用显而易见且不可估量。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首先,作为选修课,学生是因为自己喜欢这门课程才选学泰语,所以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和关注度会明显高于必修课,而作为教学内容上的补充,选修课所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要明显少,所以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应该尽可能多样化,使学生感受到新颖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他们对这门语言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不怕学生学不好这门课。在《基础泰语》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改变原来语言教学中固有的:“语音—单词—句子—语法”等的传统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日常用语,根据笔者学校学生主要是以学习医学为主的特殊情况讲授一些医学类的术语,通过弱化语法知识的传授,加强对学生口语和语感的培养,同时还根据语言学习教学的特点,即每个班只有40个学生,这样有利于教师每次课都有机会和每个同学交流,纠正他们的发音,指出他们书写上的错误,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简单的泰语(对初学者来说泰语的书写是比较难的)。笔者学校有一些泰国留学生,上课时老师会把这些留学生带到课堂上和参加选修课的同学进行交流,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当堂课学习的内容。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原因:第一,在学习一门外语之初,学生要掌握和记忆的内容非常多,如字母、单词、拼读规则等等。此时如果再把枯燥的语法加进去,容易让学生开口说话之前要想很多的东西,而出现迟迟不能开口讲句子的情况,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开口说外语的勇气和机会。第二,当堂课讲授的句子就可以直接和对象国的学生进行交流,能纠正发音并让学生有勇气和别人交流,这才算是真正的学到了语言。第三,由于选修课的课时有限,对于掌握一门语言,这种练习的时间是肯定不够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到底能记住什么?是单词的拼写?是语法结构?真实情况是,是几个月之后学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笔者曾经问过一些选修过其他外语的同学们一学期学习下来记住了多少,能讲一些什么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因为没有机会说所以全部忘记了”。但是如果每次上课都是重点训练几句常用句,让学生多次朗读,对话,而这些用语学生又可能在平时生活中用上的话,对学生而言,上这门选修课的意义就会显得很重要。第四,先于语法而直接学习和练习句子,有利于学生抓住课堂以外可能的机会练习口语。口语的掌握最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并能够在无形中增强听力,使得学生用更大的热情投入后期的学习中,安然度过语言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枯燥期。 3.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由于选修课的性质和学时的特点,目前市场上正规系统学习泰语的教材不太适用。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笔者根据自己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修课学生的专业特点,编写了一本校内教材供学生使用。该教材的特点在于其所涉及的话题和内容均为日常生活中使用,又因为笔者所在学校是中医院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是学习中医这一特点,增加了一些中医学的相关内容来满足学生对专业术语的需求。不论是日常生活用语,还是中医学类的用语都会讲得非常浅显,用最实用的几个句子作为一个话题的主要内容,列出句子中出现的新单词和句子涉及到语法点,但是语法量很少,只讲常用的,符合教学内容广但不太难的知识点。在做教学课件时,笔者做发音的flash和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有时也做微课。发音的flash、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微课等手段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笔者还会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单词和简单的语法讲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让他们在课堂上和泰国学生对话,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笔者自编的材料包含的内容比较单薄,对每个话题缺乏相关泰国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支撑,不利于学生下课后了解和掌握泰语。为了弥补这个缺陷,笔者正在编写一本实用于本课程的又包含有不少泰国文化的资料供学生们实用。

4.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

上《基础泰语》课并不是从头到尾都讲语言知识,而是穿插一些泰国文化的内容,由于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均来自各个学院,都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大部分是因为先前对泰国感兴趣,然后才想到学习泰语。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是想到泰国实习或旅游,先做一点点语言上的准备。不管是哪一类学生,他们都对了解泰国当地一些风俗民情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笔者开设的第一堂课就会问学生,当你们谈论到泰国的时候想到的是什么,学生给你回答很多“泰国人妖、泰国佛教、泰国旅游等。为了活跃课堂,也为了使课堂免于枯燥,笔者在上课时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根据笔者在的泰国留学生活和旅游经历,讲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加上一些平时收集的泰语新闻、泰语歌曲和泰语电影片段。通过对这些文化载体的浏览,可以加深学生对泰语语感的认知,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这部分内容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在语言的选修课上加入文化知识也是开阔学生视野的好渠

道。因为作为选修课,它不能让学生完全依靠上课来掌握一门语言,因此在学习语言本身之外,借语言这个平台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这也符合语言作为交流工具,起到传递信息,加强了解的作用。而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也反过来对学生学习语言能够起到促进作用,随着了解的加深,学生必然想更多地知道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而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就是一种极为有力的工具。5.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及笔者的后期改善

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笔者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在课堂上做出相应的改变。为了解改变后的效果,在最后一次课上,会给学生做一个调查问卷,对本学期这门课程提出自己感受和建议,为以后的教学改善提供参考。通过总结学生反馈的信息,得知:第一,学生对语言课上以口语为主,弱化语法的方式表示接受甚至是欢迎。语法学习一直是很多学生头痛的事情,摆脱枯燥的语法学习一直是很多学生的梦想。学习语言目的是为了交流,所以把该选修课定位为以口语为主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课堂气氛比较轻松,一是笔者放弃了老师的威严与架子,有道理就有威严,有价值就不需要架子。而且课堂上减少过多的听写、练习等训练,学生不畏惧上课,比较容易坚持下来。第三,上课的内容比较丰富,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比较有趣。第四,课堂上学习的句子不太多,有很多时间跟泰国学生交流对话,能够让学生敢讲、敢开口、记得牢,效果自然就很好。这些反馈信息为今后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善提供了指导、参考和方向。回顾一学期的教学,笔者认为还有很多改善的空间,以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如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更加多样化,口语练习不仅仅可以通过朗读,还可以通过模拟场景对话、角色扮演、排练小话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口语,课堂上学生才能更加地投入。其次,语言课堂上的文化内容,最好能够配合所学的语句,让语言和文化结合更紧密,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再者,语言选修课必须要有连续性,可通过分出高中低级等形式持续上几个学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程度进行选择,或者是增加课时量。因为,没有后续课程作为支撑,语言学习容易半途而废。 6.结束语

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充,在大学外语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拓展学生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培养特长和强化学生个性,促进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一直以来选修课颇受学生欢迎。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选修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在选课中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或为了拿到选修课的学分,而失去了开设选修课的真正目的。这一点不得不引起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要解决目前选修课面临的问题,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平时的知识积累,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做到讲课时游刃有余,确保授课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第二,平时应该注重教师教学艺术和手段的培养,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总之,作为与必修课相辅相成的的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充内容之一,其能保证全体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是基础性的,同时它又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深度进行拓展与提高,具有多样性,因此要保持二者的均衡发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给与足够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选修课的教学达到较高的水平,为学生拓展提高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争取更多机会。最终达到各方相得益彰,共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奇,傅敬民,外语教学与文化[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张义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J].关于“大学小语种”课程的思考,2015,02期:141-143. [3] 雷明珍,江海燕,何会仙.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东南亚语公共课程体系的建设与高校区域性国际化发展,2011,03:130-131.

[4]田琰.中国电力教育[J],高校小语种课程建设的困境和出路,2009,01:87-89

作者简介:王艳,女,1985/03,哈尼族,云南省新平县,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泰语教学

通讯作者:孙永林*,男,1974年08 ,汉族,云南省寻甸县, 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本文系课题“中医药院校泰语选修课课堂教学法对策研究——以云南中医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 YB1703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