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作文(以小见大).

作文(以小见大).

来源:爱站旅游
语文组专题辅导教案

学科:语文班级

主备课教师:

叶颖欣

授课时间:2016年11月23日星期三第四节

九(1)(2)教学课题以小见大

教学1:欣赏范文,感受”以小事见大”写作手法.目标2:赏析例文,掌握”以小事见大”的写作规律和方法.(重点、难点)重点重点:赏析例文,掌握”以小事见大”的写作规律和方法。难点难点:学生灵活运用该写作技法,使作文层次有所提升。整体评价优□良□中□差□一、导入:我们在写记人记事的文章时,若欲选“大’事,普通人又没有那么多英雄壮举;怎么办?写小事.从小角度发掘题材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思想品格一叶叶落而悲秋,窥一斑而知全豹,说的都是从一个小的角度或部位,只要能认真观察和思考,照样可以得出对事物的全面认识.作文也是这样,以小见大是记叙文中常用的写作手法,它往往在选材上或撷取一个片断,或定格一幅画面,或捕捉一个瞬间,或选择一件小事,通过多种表现技法,努力开掘、提炼,写出它的内涵,以一目尽传精神,反映深刻的文章主题。二、例文分析:《背影》一文,作者想表达什么?《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之作,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记叙散文。文章通过记述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想别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情况下对父亲倍加思念之情。文章事小蕴深,词约意丰,写出了对父爱的感悟,从而启迪读者更深切的感受到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三、以小见大的含义:“以小见大”,就是在作文时选取细微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事物,通过具体的叙述、生动的描写,突出地提示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深刻本质,给人认识、教育、启迪或趣味。作用:用“小”材料内容,展示“大”主题意义。从日常生活的细微现象中,独具慧眼地领悟了“大”主题,文章由此陡然生辉,意境升华,涵义无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实是一种创造。四、回忆所学过的课文:《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散步》: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蝉》:哪管是90年,90天都要好好的活过。那是蝉的生命意义!《贝壳》: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五、归纳总结:这里的“小”指选材,要小角度,要细微。这里的“大”指主题,或宽大,或深刻。六、技法展示:列举范文,加以分析(见PPT)七、小结: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1选取的材料一定要为大主题而设,事件材料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材料虽小但意义却大。八、技法训练,按照题目,设计思路:(一)写大树(二)写一杯热水(一)树——高大、伟岸——喻人(二)寒冷的天气——一杯热水——感受其中的关心——表达情感九、感悟写法:1.选物。选出熟悉或常见的小物件。2.把小物件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时,小物件要在开头、中间、结尾反复出现。3.借物喻人(喻理):(1)对所选之物进行精致的描写,努力写出这个事物的外在形态或内在精神,描写一定要向着自己议论的方向发展。(2)把小物件作为获得感悟的一个媒介点,一般安排在文章的中间。要注意写出这个小物件给人的某一方面积极的启示,然后才自然地生发出生命生活的感悟。4、选事。选身边的小事,选感人的事,可以说理的事,可以抒情的事。抓住事,处理好详略,处理好叙述、描写和抒情、议论的关系,宜在细节描写和说理深度用力。十、写作训练:一、给下面的文题以小见大的手法设计一个思路:《蚕茧》、《那盏台灯》、《母亲的手》、《红烛》二、给下面的观点设计一个写作方案,要求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1、生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往往在逆境中得到最好的发掘。2、母爱是无私的、无私的。十一、总结:一、“以小见大”是一种创作手法,启发我们作文的选材和立意;二、选材:生活处处是题材。三、立意:小中见情,小中见理,小中寓志。老师集体意见

备注教学过程中标题黑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例文、范文楷体小四;单倍行距;序号请明确。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