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用群文阅读方式组织复习

用群文阅读方式组织复习

来源:爱站旅游
阅读写作·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

用群文阅读方式组织复习

魏乃渺

(福建省福鼎市巽城学校 福建 福鼎 355200)

【摘要】以群文阅读的方式组织复习,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发现课文内容与表达的奥秘,提高复习的效率,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关键词】小学语文复习方式群文阅读语言训练【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8-0098-02“群文阅读”,简单说就是把同一个议题的多个文本放在一起组织教学的方式。群文阅读是一种比较性阅读、探究发现式阅读,通过引导学生对多个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文本的秘密,从而丰富阅读量,提高阅读兴趣和效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组织复习,可以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唤醒学生对文本主题和表达方式的记忆,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单元(组)或类似单元(组)课文在内容与表达上的相同与不同点,点燃学生的思维,从一个整体的、横向比较的角度去重新阅读、审视课文,学生会发现,原来这些课文中有这么多秘密,原来自己还能像作者、教材编者那样思考,原来复习不再是无味的炒冷饭。下面以苏教版国标本十册教材第一单元为例具体谈谈群文阅读下的复习。一、“万紫千红总是春”,每个人都是发现者本组教材包括四篇课文:第一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现代诗,描写少年儿童参加植树活动,主题是呼唤青少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第二课《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的一篇散文,写的是儿童春游的情景,表达对儿童的无比喜爱之情;第三课《早》是吴伯箫的游记,记叙浏览三味书屋的所见所感,表达对鲁迅的敬佩之情,启迪人们珍惜时间,及早努力;第四课的两首古诗,《游园不值》借“出墙红杏”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宿新寺徐公店》则写春末夏初的田园风光和儿童追蝶的欢乐情景。每篇文章(诗)都有一个“春”字,但又各有所不同,称得上“万紫千红总是春”了。这样四篇课文放在一起该怎么复习?用群文阅读的方式组织学生复习,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出示一个表格:课题共同点不同点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只拣儿童多处行早游园不值宿新寺徐公店请学生通览整个单元的课文,找一找这几篇课文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同与不同,完成这个表格。先是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你会发现,在比较、讨论中,学生的思考发现能力之高是你无法预料到的:就共同点方面来说,他们知道每篇文章(每首诗)都有一个春:红杏出墙,传达满园的春色;春天里植树造林,给大自然增添春色;儿童游春、嬉戏,本身就是一道烂漫的春景;吴伯箫劝人们珍惜春天,及早努力。一个“春”字,竟能做出这么多文章。如此群文重读,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该有多大的好处,孩子们能明白同一个“春”,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构思,写出不同的文章,表达不同的主题。再就不同点来说,学生的思考更是层出不穷、五花八门——他们发现,每篇文章里春的时间点不同,或冬末春初,或阳春三月,或暮春时节;他们发现文章的主题不同,或抒情,或说理,或劝诫;他们发现这些文章相应的表达方式不同,或借物喻人,或借花说理,或借物抒情;他们甚至能发现每篇文章的拟题方式不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以形象的描述为题,“只拣儿童多处行”,翻用前人诗句为题,而“早”则以文中故事、文章主题入题……“万紫千红总是春”,每个学生包括你都是聪明的发现者。二、“删繁就简三秋树”,每次复习只落实一个议题以上的复习步骤,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发现文本、表达的奥秘,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当然,以群文阅读的方式组织复习,不能只放不收,要做到收放自如。这时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的需要,确定一个语言训练点进行练习。“删繁就简三秋树”,每次复习要落实一个训练点,把训练点落实到位,做到扎实有效,·98·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阅读写作·

确实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到学有所得。以我班为例,学生习作中存在不注重拟题、不善于拟题的毛病。第二课时的复习,我就以“拟题”作为一个训练点,先与学生一起比较深入地讨论“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只拣儿童多处行”、“早”这三个题目分别用了什么拟题方式,与文章内容、主题有什么关系,这三个题目好在哪里等问题,再与全册其它课文题目做一个对照,学生明白了一个好题目对文章的重要性,学到了拟题的一些方法。最后再让学生找出本学期的习作,独立思考或与同学一起修改自己的习作题目,全班交流,体会拟题的重要性和方法。具体操作步骤见下列表格:表1 (第一单元课文题目)题目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只拣儿童多处行早拟题方式好处原题目表3 (我的习作题目)新题目改动原因当然,你也可以根据学情的需要,确定不同的训练点,如立足于阅读理解,你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抓住题目读文章的方法,理解文章关键词句的方法,欣赏作家笔下不同的春天(夏天、秋天……),又或是开展“冰心与儿童”主题拓展阅读……从表达训练出发,可以是感受春天的不同方式,确定习作主题的方法,选材的方式等等。但我个人表2 (其它课文题目)题目拟题方式好处建议,一切都要从学情需要出发,尽量做到每次把一个议题落实到位。格,而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帮助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对家长的指导,可以请专家对家长作教育理念方面的宏观指导,定期为家长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对一些特殊案例进行直接的介入。作为教师,则对家长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进行协助和指导。五、争取多方支持,建设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撑体系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块短板。原因在于大多数学校并无或配置不足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紧紧依靠专业机构(当地大学的心理学院、医院的心理门诊、其它心理咨询机构)、专业人士,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才能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构建有力的支撑体系。请专家、教授为老师、家长面授机宜,心理学专业学生到学校为流动儿童进行团体辅导或开展活动,对特殊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个别辅导等。同时协助指导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可信的、温馨可亲的交往场所,提高心理辅导效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调努力,使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立体化、系列化,才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也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更是肩负重责大任,为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找到合适的策略和方法,应该成为学校持之以恒的重要课题。·99·(上接第89页)野炊活动,给流动儿童展现生活能力强,善做家务的优势,让他们在同伴的赞扬声中、羡慕的眼神中得到心理满足,增强自信。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爱与被爱的温暖,使他们自身具有的知识、能力被伙伴承认和重视,从而融洽同伴关系,提高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四、唤醒家长意识,为流动儿童构筑心灵的港湾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一些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不重视以及教育方式的不正确,使得流动儿童更加难以融入城市。唤醒家长意识,指导家长方法,才能从根源上触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流动儿童构筑心灵的港湾。开设“家长课堂”,请相关的专家、教授、有经验的班主任对家长进行培训,对家长进行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举办“家长沙龙”,为家长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开展亲子活动,加强亲子沟通,促进亲子和谐等,都不失为好办法。首先,要着重提升家长的自尊水平:鼓励流动儿童父母多和城市人交往,淡化身份上的不平等,让他们意识到农村人并不比城市人差,帮助流动儿童父辈对自身身份形成积极的认识。同时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积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学会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其次,要注重对流动儿童的家长进行方法指导。很多城市流动儿童的家长不是不想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和性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