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自卑、忧郁的残疾女孩英子不愿别人看到自己走路的样子,一次偶然,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这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二、教材简析
《掌声》一课,课文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作者通过准确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英子起伏变化的内心世界,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丰富的感情。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优秀范文。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层次地朗读,通过朗读、说话去感受这些情感,体会英子的变化及同学之“爱”,学说汉语,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词语理解句子,借助句子感悟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地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的情感变化以及掌声的内涵。
作者是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的经历。课文中提到,有了掌声鼓励后的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所以课文内容可分为“掌声前”和“掌声后”的英子两部分。在教学中,要前后对比阅读,分层次阅读,以读促情,积累语言,实现学习目标,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 (二)教学方法的设定:
1、自读自悟、读出情感。把读书的时间让给学生,把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充分的读书,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融入文本。
2、对比参读,激发情感。将“小英无限自卑的内容”与“无比自信的内容”进行对比品读,在学生心中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涵,读懂“掌声”含着的意思。
3、展开采访,升华情感。引领学生联系生活,与文本、同学、老师展开对话,提高认识,升华情感。
本课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合作交际。在学生交流体会过程中,教师适时通过想象品读,深情引读,对比参读等环节,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深入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领悟“掌声”包含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身边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搜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小故事。
2.多媒体课件(重点句幻灯片、视频片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