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的未来
什么是电子货币?它是电子交易系统中的金钱支付工具。
电子货币和纸币一样是一种货币符号,是一种以电信号形式出现的银行存款.它伴随着银行电子化而产生,是货币银行学与计算机科学高度结合的产物.电子货币自诞生日起就以结算简便、调拨迅速、节约纸张、方便用户、加快商品流通速度的显著优点而受到国际金融界的瞩目.自六十年代以来,美、日等国的金融机构纷纷为其银行电子化的目标投入巨款并已取得卓越的成效,其中货币材料电子化就是其努力追寻的目标之一.目前,用电子取代金属、纸张做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材料不仅已部分地成为现实,而且已代表了未来货币形态的发展趋势。
电子货币是现代发达商品经济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高科技产品的结晶。按其发展进程,可将电子货币划分为两种:一、以储值和信用卡型、电子支票型为代表的“初级的电子货币”。储蓄卡和信用卡等都属于储值和信用卡型的电子货币;电子支票是指出票人在支付过程中用电子方式做成支票并进行电子签名而出票。二、以数字现金型为象征的“真正的电子货币”。数字现金型是指依靠Internet支持在网络上发行、购买、支付的数字现金。它采用全新的信用方式,可以脱离银行账户并且可以循环使用,货币所有人对该数字现金的控制体现在对包含有该货币数量的信息的密码控制上。
从电子货币的起源和发展看,总结产生原因如下: (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电子货币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金融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传统业务的利润越来越少,迫使金融企业进行不断的创新。电子货币的提供商发行电子货币既可以作为金融创新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又可作为一种新颖的服务手段来吸引客户以增加潜在的收益。
(二)降低交易费用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直接原因
从货币形态的演化历史看,货币自身的物质价值与其代表的商品价值的逐渐剥离。提高货币流通效率、降低货币流通费用、从而降低商品的交易费用成了货币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目标,这也是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直接原因。
(三)电子商务的兴起内在地需要电子货币的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在商业贸易中的深入应用,网上购物、虚拟交易等新的商务模式让人们有了新的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感到支付上的不便。对能够快捷安全的进行支付的新货币形式就有了内在的需求,电子货币不但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而且也具备了基本的货币特征,能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所以电子货币在这种环境下迅速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给电子货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和加密技术的高度发展,让人们在对电子货币的需求的同时,对其的安全性的要求也能得到保障。也就是说,电子货币本身必须是安全的,而且应该同时被认为是安全的才可以广泛地进入流通。信息技术和加密技术的发展无疑对这安全性要求给予了极大的保障。
电子货币是在传统货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货币在本质、职能及作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但二者产生的背景不同,如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等,导致了他们在执行货币职能时又产生了差异。在此,仅从货币职能方面对其两者进行比较。 电子货币与商品货币、信用货币一样,拥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存手段四大功能。电子货币是建立在纸币或存款帐户基础上,作为更抽象的数字化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马克思曾指出:“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做观念或想象的货币。”电子货币具有可以计量商品价格的价格标准的功能,用以实现价值尺度职能。
目前电子货币的发展十分迅速。可见,电子货币将会朝更便利、更安全、更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支付方式也会趋于简单化和统一化,电子货币必然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的电子货币发展,将朝向国际化迈进。由于因特网的服务已超越国界,电子商务势将成为国际化的商务系统,所使用的电子货币也势将允许国际间的流通。与电子货币业务相关的机构与单位,也需朝向跨国服务、国际联盟的营运,才能因应未来的发展。卡片型电子货币,未来将朝结合多种功能于一卡的方向发展。如身分证、门禁卡、信用卡等多卡予以合一,并可作为各种消费、付账的支付工具。并且卡片本身会使用更先进的安全认证与身分验证方法,使电子货币的安全再提升以因应实际的需求。未来的电子货币,不管是卡片的循环使用,或是网络上的电子流通,都会减少成本的开销与资源的消耗,将有助于地球的永续经营。
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拓展电子货币的业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货币金融体系电子化的实现将是一个必然趋势。目前,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电子商贸、电子商务、基于安全数据交换协议的各类网上购物系统、供应链管理以及网络营销等活动的不断兴起,使得原先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管理系统、贸易体系结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带动下,电子货币也将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