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架桥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吊装方案_secret

高架桥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吊装方案_secret

来源:爱站旅游


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2312标

钢筋笼吊装安全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国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18日

1

钢筋笼吊装安全专项方案

1编制依据

1、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2、《高架区间段下部结构图》。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汽车起重机技术及安全操作规程。 2工程概况

本区间高架段在线路爬出地面后,沿S256路中南行,与S256规划的白濠立交并行780m后,在东莞虎门站前斜跨S256和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左线隧道,下穿广深港客运专线铁路桥后到达虎门站,站后沿S256路侧设站后折返线。高架段起止里程为YDK34+142.08(台尾)~YDK37+793.557(含虎门站后折返线450m)共计3651.5m。

全高架段共有495根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直径分别为:1.25m、1.5m、1.8m。单桩有效长度8~40m,钢筋笼长11.65~41.65m,单桩钢筋笼最重约为7.8t。因施工场地小,运输不方便,小于22m的钢筋笼制作一节,大于22的钢筋笼制作二节。钢筋笼吊放采用25T汽车吊机分节吊放就位,孔口焊接。

3钢筋笼制作及材料设备 3.1钢筋笼

钢筋笼在施工现场制,共设2个加工场地,满足3台旋挖钻机施工。根据大干一百天的施工任务,钢筋笼加工任务紧迫,每班安排8~10人,实行2班制;钢筋连接采用电弧焊,其焊条为J506,钢筋全部在钢筋加工棚

2

内完成,钢筋笼在加工棚外完成。现场加工成形的钢筋笼,应做到下垫上盖,等待监理检验。

3.2材料设备

主要材料:混凝土: C40商品混凝土。 钢 筋:HPB235和HRB335级钢筋。 施工设备投入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使用部位 1 2 3 4 5 汽车吊 旋挖钻机 弯曲机 切断机 电焊机 4施工工艺技术 4.1施工方案

钢筋笼分四节制作和吊装,经验收合格后,钢筋笼起吊采用两点吊方式。主吊点采用25t汽车吊将钢筋笼水平起吊,起吊时用吊车大钩分两点固定钢筋笼顶端,副吊点采用副钩分两点吊装钢筋笼1/2至1/3中间部位。空中翻转,副吊松钩,25t汽车吊主钩竖直吊着钢筋笼吊运入孔,用槽钢支承于孔口。

4.2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笼吊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3

备注

QY25A ZR250B GW40 GQ40A RL-368 2台 3台 2台 2台 2台 吊装 桩基 钢筋笼 钢筋笼 钢筋笼

起吊准备 吊机主、副钩同步起吊 离地30cm,检查是否正常 否:落地整改 是:主、副钩提升、主钩起吊 主钩提升,钢筋笼竖直,解除副钩 主钩吊运至桩位置 第一节钢筋笼下放 依次全部吊放完成 用槽钢支承于孔口 第二节钢筋笼吊放、孔口焊接 吊放结束

4.3吊装配臵参数

选用汽车吊规格型号为QY25A,最大额定起重量为25T,最大起升高度为25m,参考《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选用工作幅度6m,主臂长17.6m,起重量10.4t,起升高度16.84m。

4.4钢筋笼起吊方法 1、起吊准备

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起重司索工和起重指挥人员必须做好吊装作业前的准备:包括作业前的技术准备,明确和掌握作业内容及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听取技术与安全交底、掌握吊装钢筋笼的吊点位臵和钢筋笼的捆绑方法;认真检查并落实作业所需工具、索具的规格、件数及完好程度。吊

4

车停放位臵地面平整坚硬,吊车支腿下面采取垫钢板和方木的方式增大支点的受力面积,确保起吊作业过程中吊车的稳定。在夜晚作业时,应准备足够的照明条件。

2、吊点位臵

钢筋笼起吊时,在顶部设臵2个吊点(位臵为顶部加强筋位臵)用于垂直吊装,在每节钢筋笼中部设臵1个吊点(加强筋位臵)用于翻身起吊。在吊点位臵多设1根Φ20加强筋。钢筋笼具体吊点见下图:

钢筋笼吊点立面示意图

3、钢筋笼起吊步骤

(1)起吊前准备好各项工作,指挥25t吊机转移到起吊位臵,司索工在钢筋笼上安装钢丝绳和卡环,挂上25t汽车吊主吊钩及另一台25t汽车吊副吊钩。

(2)检查吊机钢丝绳的安装情况及受力重心后,开始同时平吊。 (3)钢筋笼吊至离地面0.3m~0.5m后,应检查钢筋笼是否平稳,后主吊慢慢起钩,根据钢筋笼尾部距地面距离,随时指挥副吊配合起钩。

5

(4)钢筋笼吊起后,一台吊机主钩慢慢起钩提升,另一台吊机副吊配合,保持钢筋笼距地面距离,最终使钢筋笼垂直于地面。

(5)指挥司索工卸除钢筋笼上副吊点吊钩,然后远离起吊作业范围。 (6)指挥吊机吊笼入孔、定位,吊机旋转应平稳,在钢筋笼上拉牵引绳。下放时若遇到钢筋笼卡孔的情况,要吊出检查孔位情况后再吊放,不得强行入孔。

(7)当钢筋笼下到B吊点时,暂停放下,拆下B吊点的钢丝绳、卡环。 (8)当钢筋笼继续往下插入,到A吊点时,暂停放下,并且插入槽钢,把钢筋笼固定在护筒顶,然后拆下A吊点的钢丝绳、卡环。

(9)在第一节钢筋笼吊放完成后,起吊第二节笼至孔口,进行主筋焊接,全部主筋焊接完成,缠绕箍筋并梅花形点焊,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匀速下放。依次从最下节往上吊装钢筋笼直至整个钢筋笼吊装完成。

(10)最上节钢筋笼下到孔口位臵时,用槽钢临时将钢筋笼支撑在孔口,用水准仪测此时护筒顶标高,根据钢筋笼顶标高,算出吊筋长度,焊接吊筋在钢筋笼主筋上,然后将吊钩挂在吊筋上,缓缓下至设计位臵,在钢筋笼的顶吊圈内插两根平行的槽钢,槽钢横放在枕木上,将整个笼体吊挂于护筒顶端两侧的方木上,确保钢筋笼位臵、高度准确。

4、钢筋笼拼接

在钢筋笼入孔前,先清除钢筋笼上的泥土和杂物,修复变形或移动的箍筋,重焊或绑扎已开焊的焊点。钢筋笼焊接时上下两节钢筋笼必须保证在同一竖直线上,主筋搭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前,用钢筋扳手绞紧,点焊使两主筋密贴,并焊立缝。吊放钢筋笼时,现场设臵两台焊机同时进

6

行焊接,以缩短吊放钢筋笼时间,上下节钢筋笼主筋采用搭接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d。

5、操作要点

钢筋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吊点加强处须满焊,主筋与箍筋采用

点焊连接。

在钢筋笼下放到位后,由于吊点位臵与测点不完全一致,吊筋会拉长等,会影响钢筋笼的标高,为确钢筋笼的标高,应立即用水准仪测量钢筋笼的笼顶标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笼顶标高调整至设计标高。

钢筋笼吊放入孔时,应匀速慢速入孔,不允许强行冲击入孔。 当钢筋笼刚吊离地面后,应停止起吊,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若有则可立即予以点焊加固。

4.5 检查验收

钢筋笼起吊前,检查钢筋笼各个焊点的焊接情况,确认对吊点位臵进行了加强焊接处理。最上一节钢筋笼的吊筋长度、焊接位臵须符合要求。

对吊车须检查钢丝绳的完好情况,挂钩要有卡扣。通过调整吊车四个支点的位臵使吊车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后才能起吊。

5安全教育及保证措施 5.1组织保障及安全教育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副经理、安环部组成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其中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施工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项目总工为技术负责人。专职安检工程师负责日常的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督促工人按有关安全规定进行生产。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

7

安全员。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及劳动防护用品。工前进行安全教育,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钢筋笼加工时必须遵从施工技术交底及安全规程。钢筋笼运输中进行钢筋笼及路况查看、设臵警戒及警示标志、配备足够的安全人员。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吊装作业。

5.2技术措施 1、吊装程序的检查

(1)吊装前,应对钢筋笼焊接质量作全面检查,钢筋焊接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钢筋吊点布臵必须对称布设,防止在吊装过程中钢筋笼产生偏斜。 (3)钢筋笼入孔前应吊直扶稳,钢筋笼中心对准孔位中心缓慢下沉,不得摇晃碰撞孔壁和强行入孔。

2、吊装前重点检查项目

(1)各安全防护装臵及各指示仪表齐全完好。 (2)钢丝绳及连接部位符合规定。

(3)应对起吊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各连接件应无松动。

(4)吊车司机、司索工应有操作证及上岗证,严禁无证人员操作起吊设备。

(5)钢筋笼吊装需要有专人统一指挥,动作应配合协调;无关人员严

禁进入钢筋笼吊装影响区域内。

(6)吊装时,现场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8

(7)在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吊作业。

(8)划分吊车操作区域,并设臵警戒区,配臵专项安全员进行警戒区站岗。

3、吊车操作安全措施

(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交接班制度。

(2)吊车工作及行走路线必须是坚硬水平地面,对强度不足的地面应事先进行场地硬化。并应与沟渠、基坑边保持安全距离。

(3)吊车开始工作前必须检查仪表、水、油、制动、保险等是否完好,并须经过试运转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能工作。

(4)吊车作业中禁止在斜坡地带带着重物回转臂杆,在满载负荷时禁止同时进行操作两种动作,更不得行走或降臂杆。

(5)吊车头尾回转范围1米以内应无障碍物。 (6)吊车行驶时,回转盘、动臂杆、吊钩都应制动。

(7)指挥吊车信号要明了。司机与信号指挥人员要密切配合,信号清楚后方可开始操作。各机构动作前应按电铃,发现信号不清楚要立即停止操作。

(8)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倾斜、支腿不稳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使重物下降落在安全的地方,下降中严禁制动。货物超重时不能起吊。

(9)钢丝绳应符合规定,按规定进行润滑。并经常检查,发现断丝数大于等于12个丝时,应停止作业,立即更换钢丝绳。

9

(10)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时不能起吊。 (11)雨、雷、强风天气不能起吊。

(12)工作后应检查清扫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并将各种操作手柄臵于空档位臵,锁闭门窗,做到整齐、清洁、安全。

5.3应急预案

钢筋笼起吊前,对现场做好必要的清理工作,保证现场道路通畅,以便发生事故时,作业人员能够及时疏散。钢筋笼起吊作业时,除吊装作业人员外,起吊位臵周围20m范围内不能有无关人员走动。

起吊钢筋笼时,必须先将钢筋笼整体拎高30cm,观察有无变形或有电焊被迸开的现象,如果有,则立刻将钢筋笼放下,加固后方可继续起吊。

当钢筋笼吊到空中发现有变形现象时不得强行吊起,必须马上疏散附近施工人员,同时将钢筋笼放到地上,对变形钢筋笼进行整形、加固后再重新起吊。

若钢筋笼在孔口散架,先清理孔内的钢筋,再重新制作钢筋笼下放。 出现人员受伤情况时,在救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立即清理开压在伤员身上的钢筋,送往医院救治。

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出现险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金洲

副组长:杨金辉、赵高亮、王波

组 员:郑伋、陈小波、刘康宁、熊永斌、郭灿、姚维、郝春光、

10

5.4危险源识别与监控

表5-1 钻孔桩钢筋笼吊装作业危险源识别与监控

序危险源名称 号 事故 钢筋笼整体吊装过程中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钢筋笼焊接过程进1 焊接质量差 发生散架 行监督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及时整改 起吊钢丝绳断绳、钢筋每次起吊前进行检查,不能满足安全使用2 有缺陷 3 吊具有缺陷 钢筋笼倾倒 钢筋笼提升钢筋笼和吊每次起吊前进行检查,及时清除钢筋笼上4 和移动过程机发生摆动 中有附着物 的附着物 规定的吊具必须及时更换 笼倾倒 规定的钢丝绳必须及时更换 吊具断裂、每次起吊前进行检查,不能满足安全使用可能导致的监控措施 吊机、钢筋每次起吊前进行检查,及时清除吊机、钢5 笼移动范围碰撞、摆动 筋笼移动范围内的障碍物 内有障碍物 6劳动力计划

以下是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表6-1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11

工种 专职安全吊车司机 吊装指挥 司索工 杂工 吊装作业时,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7钢筋笼起吊作业计算书 7.1钢丝绳受力及强度计算

投入劳动力 2人 2人 2人 4人 6人 吊装钢筋笼的主吊钢丝绳,选用6股×19丝的钢丝绳,钢丝绳直径26.0mm,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为1400N/mm2,钢丝破断拉力总和不小于362KN。(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受力最大时为钢筋笼上下对接完成后,钢丝绳两个点承受7.1t+0.3t(钢丝绳、卡环重量)=7.4t钢筋笼的重量,钢丝绳允许拉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Fg]=α×Fg/K(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Fg]——钢丝绳允许拉力(KN)

F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α——换算系数,0.8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K——钢丝绳的安全系数,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Fg]= α×Fg/K=0.85×362/6=51.28KN

因为5.13t〉3.7t,所以选用的钢丝绳满足要求。 7.2起重量计算

12

主吊选用汽车吊规格型号为QY25A,最大额定起重量为25T,最大起升

。最大受力工高度为25m,参考《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起升高度9.59m

况选用工作幅度6m,主臂长17.6m,起重量10.4t,起升高度16.84m。

钻孔桩最长为40m,钢筋笼长41.65m,单桩钢筋笼重量约7.8t。分二节制作吊放。

第一种工况:钢筋笼平吊时,主、副钩的实际起重量:当标准段钢筋笼同时平吊时,则钢筋笼总重为3.9+0.7(钢丝绳、主副吊钩、卡环重量)=4.6t〈10.4t,满足要求,工作幅度可达9.59米。

第二种工况:钢筋笼翻转竖直后,主钩起重量为2+0.7(钢丝绳、主吊钩、卡环重量)=2.7t;钢筋笼上下节拼接完成后,25t吊机下放钢筋笼直至设计标高,此时钢筋笼拼接好后的重量7.8t,则主钩起重量为7.8+0.7(钢丝绳、主吊钩、卡环重量)=8.5t,即主钩最大吊装重量为8.5t。则8.5t〈10.4t,满足要求。

7.3起重高度计算

钢筋笼采用分节吊装,当每节钢筋笼吊起翻转竖直时,即为吊机最大起重高度。

根据主吊选用汽车吊规格型号为QY25A,基本臂10.2m,最大额定起重量为25T,工作幅度3m,起升高度为10m,则起重机主臂仰角为72°,参考《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AC=BC.tg72°=1.05*3.1=3.3m h3=AC-b=3.3-1.5=1.8m

故:H=h1+h2+h3 =0.5+12+1.8=14.3m

13

H—起重机的起重高度 h1—起吊时钢筋笼距地面高度 h2—钢筋笼长度 h3—绑扎点至吊钩的距离

b—起重滑轮组定滑轮到吊钩中心距离,取1.5m 吊物总高度=H+b=14.3+1.5=15.8m〈16.84m,符合要求。

图7-1 起重高度计算图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