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孙兆风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大学生党员更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分子与优秀力量,承担着建设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历史任务,根 据其社会归属与社会责任而言,{次好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对国家对社会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002-03 1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好”的错误导向,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无形之中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教党 学习成绩成为了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2013]22号)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 2.2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形式单一,有效性不强 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从 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基本都依托在 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 基层——学生党支部实施与开展,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基 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 本是高校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笔者所在的高校超过90%的 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高 学生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担任,而辅导员工作任务重(师生 校学生党员队伍。大学生是其同辈群体与社会基层中的良好 比例1:500左右),事务繁琐,压力大,很难有更多精力去 资源,而大学生党员更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分子与优秀力 更好地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做好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 量,承担着建设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历史任务,根 务,多是通过“以会代教”的形式开展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 据其社会归属与社会责任而言,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教 理与服务。另一方面,因地域、经费、安全等因素,对学生 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是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 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活动多在校内开展,基本是通过学习文 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件、听报告、义务劳动方式进行,比较单调与单一,导致有 2目前高校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与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 效性不强。 2.1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学习,轻思想的事实 2.3学生党员对党的知识掌握不扎实,理解不深刻 就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实际过程而言,存在着过分 笔者对所在的学生党支部党员进行过一次关于党的基 地看重成绩而轻思想的普遍事实,在思想、理想信念与道德 本知识与党的相关规章制度的闭卷测试:其中最高分71分, 品行等无法明确考察或者说不能够以分数计算的情况下,优 最低分35分,平均分46:7分,参加此次测试的学生党员都 先看重了可以用分数来计算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或者是认 曾参加过党校培训与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但是结果并不理 为“学习好”,“思想”自然就会“好”,以学习成绩的高与 想。当然,此结果虽然不能完全反映高校全部学生党员的真 低评判思想的先进与落后,形成了“只要学习好,就千好万 实情况,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学生党员对党的基本知 识掌握不扎实的事实。 作者简介: 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党员对党的知识理解不深刻,仅仅 孙兆风,女,教育学硕士,讲师,山东理工大学建工 停留在死记硬背或模糊层面上,以社会与时代都发生了变化 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学生科副科长,从事高校学生管 为借口,缺乏对党的知识求知求真的主动性。作为新时代的、 理工作。 学习高级知识的学生党员,必须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知识的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3年第9月期5 外延与内涵,深刻了解党的历史、发展与壮大的历程,与时 俱进,学会自觉地运用党的先进知识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并 解决问题。 2.4部分学生党员个体优秀性突出,群体中示范性不明显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者,大部分学生党 员在思想、学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个人优 势得到充分展现,但是其本人在同辈群体中的示范性作用却 不明显,不能影响与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进步,甚至将自己演 变成了同辈群体中的“边缘人”,高高在上,丢失了群众基 础。在笔者曾做过的《关于大学生党员廉政建设研究》的课 面的、细致的客观的考察与评价,避免出现“入党前革命化, 入党后一般化”现象,有针对性地促进其完善进步,充分发 挥与体现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3.2组建一支党性强、专业的学生党建工作人员队伍 党支部书记是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大学生党 员教育管理服务的第一引导者与直接实施者,建设一支党性 强、业务突出的党支部书记队伍,对提高学生党员发展、教 育管理服务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党支部书记应由 党性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好,作风正派,工作负责,联系群 众,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担任。”目前,高校中学生党支部 书记的承担者有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及个别优秀的高年级 党员,因其各自最重要的角色任务而分散了其在学生党建工 作中的力量,使之无法全力以赴,甚至无暇顾及。学生党支 部书记具有高标准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能深刻 地解读关于党的方针政策且能够为学生党员及其大学生群 体所理解与接受,能够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开展各项有效的 党员教育活动,从而能够切实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与 服务的水平。 题中,有一项关于“对你身边的学生党员,你希望其在哪一 方面表现更加突出”的调查中发现,超过90%的同学选择了 “思想先进性”与“群体中表率性”,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 了目前大学生党员在群体中的示范性有待提高。 2.5少数学生党员党性意识薄弱,进步势头不足 近年来,高校学生的入党意愿持续高涨,学生党员作为 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优秀者,其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先锋模范 作用得到发挥,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清醒认识与理智判 断。但是,现实中也存在着少数学生党员党性意识弱的现象, 发展为党员之后出现了松懈、倦怠的行为,比如政治素养不 高,组织纪律性不强,进步势头不足等,忘记了学生党员身 份的重要性,忘记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义务,未完成 党性意识由外化转为内化的过程,依然需要依靠外力约束, 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迷失了进步的方向。 3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的对策思考 3.1构建一套多维度的、科学的、有效的党员发展与评价体 系 3.3建立理论学习机制,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会指导于实践,大学生作为先进知 识的掌握者,必须做到理论精通,并学以致用。而对于大学 生党员来说,对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要存在连贯性,建立理 论学习机制,将对其的党性教育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与学习 中,而不是仅仅通过简短的党校培训或者几次的党员教育学 习活动就完成对其的党性教育与理论培养。通过理论学习, 要让学生党员能够与时俱进地了解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 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要设计客观全面的考察体 系,因素指标包含坚定的思想政治、良好的道德品行、突出 的能力素质、满意的群众评议、优秀的现实表现、积极的社 会实践等方面,要对发展对象进行多维度的定性与定量考 的方针政策,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育目的。同 时,教育过程既要着眼于内容的丰富性,也要强调形式的多 样性;要做到注重理论学习与亲身体验相结合;要做到集体 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避免口头说教的形式和理论简单化的现 象。 察,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首要条件,要注重对发展对象整个 成长过程或者自进入高校以来连续的考察,而不是限定在某 一3.4实施学生党员服务机制,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性 大学生党员在其群体中的示范性与影响性是不可忽视 特定时间或某个特定环境下的表现。与此同时,对学生党 员的教育管理,同样依据此体系目标进行考核,鞭策其牢记 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发展前后的、全 的,目前各高校中实施的学生党员示范性活动有“党员值班 制”、“党员带班制”、“党员‘五个一’工程”等等,旨 6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3年第9月期 在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切 按照党章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实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性,就要注重在日常教育与培养过程 中对学生党员高标准、严要求;就要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党 员搭建形式灵活的党性锻炼的平台,让学生党员走到同学中 参考文献 去,走到群众中去,注重培养学生党员服务同学的意识,充 1黄新建,姚冠新.大学生党建引入导师制研究rj1.学校党 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其所属群体中的带头作用,并为将来其服 建与思想教育,2012(9)张卓等.项目管理[岫.北京:科学 务于人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出版社。2005. 3.5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党员的考核 2王兴杰,庞鑫培,熊建美.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观念 通过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与群众座谈会,加强 与方法的变革rj-I.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对学生党员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与生活上的管理与监 3刘献君.关于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若干思考 督,以便能够及时发现、解决党员自身出现的问题。实行举 rj].高等教育研究,2008(7). 行党员述职制度,评议小组由党政工作人员、辅导员、党内 4蒙象飞,孙宇伟.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科学构建 同志、普通同学共同组成,对学生党员定期进行考核,对于 [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考核不合格者提出批评或者警告,对违纪的学生党员要坚决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3年第9月期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