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卷第5期 2013年1O月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ItNAL OF HUNAN INDUSTRY POLY1’ECIDIiIC Vo1.13 No.5 0ct.2013 浅析高校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构建 胡巍威 (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提出高校需充分整合校内有效资源,联合社会 资源共同打造大学生创业平台,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创业实践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1—5004(2013)05—0103—02 Reseach on Building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HU Wei—wei ’(Huaiyin Institute ofTechnology,Huai’an 223001,Jiangsu) [Abstract】Based on the CUlTCnt situ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entrepreneurship,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he tcollege should fully integrate effective resoul'ces on campus,should build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together with the social res0uI℃e to construct entrepreneurship systems of education.service and practic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platform 2003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近212万,截止2013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近700万,高校在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大量 的各式人才的同时,大学生就业话题成为社会热门,牵动着政 府、高校、社会、以及学生本人和家庭的神经。《国家中长期教育 地是输出讲座者得理念,忽视组织创业大学生们走进创业成功 企业展开参观学习经营与管理经验,使得创业受教育者难以形 成直观的印象。讲座的效果只形成单方面的通道,双向通道未 打开,作用一定程度上受限。 (三)缺乏风险评估意识,创业学业难以兼顾 创业是创业者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或潜在的资源进行优 化配置,从而产出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它是在市场环境中 的一种经济行为。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往往凭借着自己的满腔热 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强化创业教育,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综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高等教育 改革的发展态势,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对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主动回应,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举搏 。高校积极探 索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建设,正逢其时。 一血,投身商海,无视风险,缺乏创业项目的市场机会评估、盈利 模式分析、危机处理等,认为自己投入就能产生较高回报。一旦 投资失利,创业者自身将会产生心理阴影,精神颓废。部分同学 认为创业影响自身的专业学习,创业与专业会产生冲突,相对 于风险较大的创业来说,更乐意自己的专业学习,以后按部就 班的找工作。 、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缺乏专业师资队伍,理念难以融入实践 高校的创业教育课在课程目标、课程规范、课程效果等方 面缺乏明确的规定,授课人员基本由辅导员或者两课教师来客 串,其中大部分任课教师缺乏社会创业历练,更多层面地关注 于理论教学。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项目,不仅仅需要教师掌 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在商海中“弄潮”。学院式的创业教育 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与折服,难以引起学生创业的激情。创业 二、制约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一)创业意识淡薄,素质欠缺 创业是一种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 创业意识、专业知识、技 教育在我国高校起步较晚,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理念与实践产 或服务的社会活动闭。创业要素涵盖:人际交往能力等。能 生脱节。高校创业教师在创业培训的同时,更多的注重理念的 能、市场洞察力、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灌输,而其忽视理念在学生创业实践中的指导性、针对性、评估 否掌握创业要素是决定创业大学生成功的关键因素。创业意识 性。 是创业要素的前提,决定着是否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实际的创业 (-)缺乏专项资金扶持,双向交流难以贯通 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首先亟待解 行动。大部分学生都是有想法,但缺乏下一步行动,仅停留在设 想阶段,希望在校安心学业,毕业后从事一份稳定的职业。创业 决的便是启动资金问题。高校的政策与资金更多的偏向学生工 作实训以及课外科技发明,按部就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创业 教育资助力度不够深入。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更多的注意邀 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或者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座谈,前者更多 的风险意识制约着创业意识的落实,很多大学生对具体实施创 业持谨慎观望态度。创业对创业者来说是个系统性复杂工程, 综合能力要求高,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缺陷也影响创业的开展。 (二)创业环境不佳,资金匮乏 [收稿日期】2013—8229 [作者简介】 胡巍威(1983一),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1O3 第5期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I3年 大学生创业面临政策不熟悉、经验不够、资金匮乏、知识技 能缺乏等实质性问题,这无疑引起大学生创业的疑虑。基于以 上种种难题,高校大学生首选的创业类型以资金少、见效快、技 摊等。开设培训班包括升学辅导班以及兴趣班,成效如何依赖 所学专业为企事业单位个人提供设计外包服务、售后服务、广 能力,过硬的专业技能,稳定的团队,合理的分工,相对稳定的 盈利点及业务量。工作室一般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创业活 动,业务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承接的社会项目,二是独 自承接的项目;工作室成员来源于专业技能相对成熟的高年级 同学,实行以老带新制度保证了人力资源的不断供给。以上几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形成合力。教务部门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教改 之中,通过学分认证、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予以支持;团学 部门将创业教育融入学生活动之中,通过可行、可信、可及的创 目资助之中,督促指导教师从科研项目申请撰写、主体设计、实 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和发展其团队精神,使学生 时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创业中心结合地方政府大学生创业 术含量低为切入点如:办培训班、服务公司、工作室、开店、摆地 业主题活动磨炼大学生创业;科研部门将创业教育融入科研项 及时保证经费的下拨,指导教师主要 培训班的品牌推广、美誉度及生源的数量。服务公司主要依托 施方案等方面提供指导,告代理等,这要求创业者掌握一定的市场洞察能力,企业管理 亲身经历完整真实的科研过程,享受科研的乐趣和成就感,同 扶持政策,制定学校的创业资助政策,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成功 人士开展讲学,将创业政策宣讲到位,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 (三)创业实践体系 创业教育如何取得实效,实践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不可 或缺,需要多方面协作。高校建立校院二级创业实践体系作为 化。高校通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历练大学生创业,学生以团队的组合、项 目的筛选、市场调查、可行性分析、完成创业计划书至现场公开 答辩环节不断积累经验,为进入实体创业打下基础。高校在探 索创业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创业计划竞赛这个载体, 构建培养模式和训练体系,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事业心,培 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 。高校各二级学院在 学生创业方面提供引导与帮扶,鼓励科技发明、投身创业并培 养一批科技型、潜力型、易操作型的创业团队,联合校创业中心 遴选人驻校大学生科技创业园。高校优先对这些驻园大学生创 种方式,公司、工作室的发展取决于项目承接的数量与利润率, 摆地摊等技术含量低,准入门槛低、缺乏可持续性,市场生存困 难系数较高。 政府建立的创业园区作为孵化基地,企业合作平台市场 受制于资金数额和产权不明难以发展壮大;培训辅导班、开店、 基础,三、高校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构建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 解决方案,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解决其后顾之忧。高校 需充分整合校内有效资源,联合社会资源共同打造大学生创业 平台,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创业实践体系。 (一)创业教育体系 高校依托就业创业职能部门,联合经济管理类院系统筹创 业教育。创业教育关键在于师资,既要全校范围类遴选创业师 资也要引入企业创业导师。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将校内创业指导 教师送出去培训,交流学习创业技能掌握前沿信息;另一方面 业团队展开SYB、KAB培训,并提供资金资助、风险担保、技术 指导,帮助企业稳步运营。高校联合政府制定大学生创业者人 驻创业基地孵化细则,将校内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引入创业基 3I-风投资金的支持,密切高校、政府、学生、 通过走进来将校外的资源引进校园指导学生创业,解惑答疑。 地孵化,利于企业吸'融资平台之问的联系。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基地孵化成 创业教育需将创业知识、专业技能、经营经验、管理知识、经济 企业、寻求合作伙伴, 法规、金融知识等融入课堂。高校创业职能部门可以将大学生 长的同时,利用市场化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推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与GYB创业培训项目、SYB创业培 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淑娟.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分析及教学模式选择[J].当代教育科 学,2012,(1). 训项目、KAB创业教育项目整合,组建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在 此基础上以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GYB创业培训项目 开展普惠式通识创业教育;遴选出来的创业同学参加SYB创业 培训项目、KAB创业教育项目,有计划的组织重点创业大学生 走进企业,学习商业运作模式,树立风险意识,培养敬业与团队 精神。高校利用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创建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 基地,提升大学生创业基本功。高校还可以发扬创业学生社团 【21高洪源.创业教育与师范院校的教育整合[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4). 【3】段徐等.大学生科 ̄iJll练计划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3). 的影响力,开展定期的创业培训、讲座,完善学校的创业教育体 系。 【41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二)创业服务体系 大学生创业牵涉到高校与社会各方面的事务,高校可以成 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协调校内各部门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 l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