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
1.1做好设备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故障,降低动力消耗,延长
设备使用寿命,实现生产的安、稳、长、满、优; 1.2本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适用公司生产装置中的设备。 2、混料搅拌机 2.1结构及工作原理
2.1.1 结构:主要由箱体、搅拌轴、搅拌桨、防结料装置、驱动装置、辅助管道
系统组成。
2.1.2工作原理:搅拌机水平安装,物料运动方向由进料搅笼来料经推动搅拌桨
将物料向后方向移动,同时同轴向运行的反向搅拌桨将还没有混合好的物料由后向进料方向推动,扬起的物料互相接触,达到物料混合目的,在一定的时间下反复运动,混合均匀。 2.2 岗位设备操作规程
2.2.1开车前进行有效盘车,各运动部件应无卡滞现象; 2.2.2设备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常震动和噪声; 2.2.3传动三角带按设备要求配置,松紧适宜;
2.2.4电动机、减速器和轴向轴承的温升不超过35℃,其最高温度低于70℃; 2.2.5减速机加注牌铭规定的润滑油到油标刻度线,保持润滑; 2.2.6停车前应停止加料,避免带负荷启动设备。
2.2.7料未放完尽量避免停车,如有紧急情况停车,料多时应先将大批的料清出,
严禁带负荷启动,特别是将物料在箱体中较长时间停留板结后再启动,极易造成搅拌奖、轴、减速机电机故障; 2.3 安装和调试要求 2.3.1保证设备本体水平;
2.3.2整体安装时轴向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2.3.3 减速机和电机传动三角带松紧合适、径向同心; 2.3.4 注意减速箱的油位和轴承座的油脂润滑。
2.4混料搅拌机的维护检查内容及周期
序检查部位 号 1工作电流是否超过额定电流,指示是否平稳 1 电动机 2.电机是否超过允许温升 3.电机有无振动和异声 1.有无振动或异声 2 减速箱 2.油位是否达到刻度线 1.搅拌桨有无损坏和断裂 3 搅拌轴 2.有无异常响声 3.轴承温度是否偏高,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1箱体焊缝有无裂纹 箱体 4 3.内衬是否损坏 1地脚螺栓是否松动荡 5 地脚螺栓 3基础有无裂缝 2基础是否下沉 1个月 2.箱体腐蚀是否严重 1个月 1个月 8小时 4小时 检查内容 周期 2.5常见故障及处理
序故障 号 1、 检查内件并及时加注润1、 润滑油偏少 滑油 1 减速机异常响声 2、 轴承间隙增大或损坏 2、 调整或更换 3、 传动齿轮损伤 3、 调整或更换 1、 物料过多 2、 搅拌轴承损坏 2 电机不转 3、 电机轴承损坏 4、 电机烧毁 3 运转有杂音 1、 轴承是否损坏 3、 检查、清洗、更换轴承 4、 更换电机 1查轴承 1、 停机检查出口是否堵塞 2、 更换轴承 原因 检修及处理 2、 轴承座是否松动 3、 减速箱是否无润滑油 4、 搅拌轴、搅拌桨 1、 原料温度过高 2调整、紧固 3定时润滑 4检查是否断裂、脱焊 1、 调整配方 2、 满负荷工作时间太长 2、 减少搅拌时间 4 电机减速器过热 3、 搅拌池底部粘料太多 3、 清理底部粘料 4、 电机散热不好、通风不4、 清理电机风叶轮 畅 1、 铁块、石子落入 1、 工具敲打 5 搅拌桨、箱体损坏 2、 搅拌桨变形 3、 长期使用磨损 3、 修理搅拌桨 4、 定期更换 1、 避免杂物落入 2、 注意清理方法
3、螺旋出料机 3.1 结构及工作原理
3.1.1 结构:由筒体、螺旋绞笼及轴、传动装置组成。螺旋出料机是借助电机带
动一级齿轮变速,一级蜗杆变速,蜗杆轴与螺旋型绞笼轴组成一体,蜗轮带动绞笼右旋转排出物料。
3.1.2 工作原理:物料从螺旋出料机下部进口进入,经由电机齿轮、蜗杆传动,
传动轴右向旋转,使物料沿螺旋型叶片上移,到达物料输送的目的。 3.2岗位操作规程
3.2.1开车前进行有效盘车,各运动部件应无卡滞现象; 3.2.2设备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常震动和噪声;
3.2.3电动机、传动箱减速器及轴承的温升不超过35℃,其最高温度低于70℃; 3.2.4蜗杆传动箱加注润滑油在视窗的中心线,保持润滑; 3.2.5每班清理一次进出口物料,防止堵塞;
3.2.6停车前应停止向绞笼进口进料,避免超负荷启动设备。
3.2.7投料口必须加设安全网,控制大块或整袋的物料搅进盘内,造成设备故障; 3.2.8严禁在设备运转时清理筒体内壁及放料口积垢,避免人员受伤及设备故
障;
3.2.9注意不要将石块、砖头、铁块、包装袋内衬、包装线等投入进料槽内,清
理时应避免过度的重力打击。 3.3安装和调试要求
3.3.1保证绞笼中心线和筒体稳固,工作时不能晃动; 3.3.2出口法兰连接密封好,不要跑逸粉尘; 3.3.3进口接料箱安装时要考虑下端轴承的检修空间; 3.3.4注意减速机的油位和轴承座的润滑; 3.4螺旋出料机的维护检查内容及周期
序号 检查部位 检查内容 1工作电流是否超过额定电流,指示是否平稳 1 电动机 2.机是否超过允许温升 3.电机有无振动和异声 1.有无振动或异声 2 减速箱 2.油位是否达到刻度线 1筒体是否平稳 绞笼筒体及2筒体焊缝有无裂纹 3 螺旋叶片 3.筒体腐蚀是否严重 4.螺旋叶片磨损是否严重 4 进、出料口 2是否有结巴现象 1下料是否畅通 20分钟 1个月 8小时 4小时 周期
3.5常见故障及处理
序号 1 故障 筒体与叶片摩擦 2、 轴变形 1、 叶片与筒体间隙过小,2 不出料 阻力大,绞笼不转动 2、更换叶片 2、 校正或更换 1、调整间隙 原因 1、 筒体变形 检修及处理 1、 校正 2、 螺旋叶片磨损,间隙过大 1、 轴承是否损坏 1、 查轴承 2、 机座是否松动 3 运转有杂音 3、 减速箱是否无润滑油 3、 定时润滑、更换 4、 蜗杆和齿轮磨损 4、 检查更换 2、 调整、紧固
4.粉碎机
4.1结构和工作原理
4.1.1结构:破碎机主要是由壳体、破碎装置、驱动装置、进料箱、出料箱等组
成,破碎装置为装有若干链条的钢制转子,由电动机通过连接装置带动转子高速旋转
4.1.2工作原理:块状物料由破碎机的进料箱进入破碎机壳体,当转子高速旋转
时,其安装在转子上的链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四周散开形成料幕,加入到机内的物料不断受到链条的打击和物料间的冲击而粉碎并通过破碎机的下方出料箱排出。
4.2 岗位操作规程
4.2.1开车前应检查刀片根数是否缺少、长短是否一致,机内结疤有无清理,进
出料口有无堵塞现象,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严禁刀片短缺、长短不一的情况下开车;
4.2.2发现破碎机有异常的抖动,或进出料不畅、电机电流突然升高,应及时停
车检查处理,不可勉强开车;
4.2.3严禁开车时打开破碎机的清理内孔,对人员可能产生致命的伤害; 4.2.4清理时严禁用大锤敲打外壁,造成外壁变形,影响破碎效果; 4.2.5清理时注意刀片的磨损情况,磨损量超过20%时必需更换。 4.3安装和调试要求
4.3.1设备和地基之间加装防震橡胶板。
4.3.2刀片和箱体内壁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20mm; 4.3.3调试过程中不得打开维修门,以免飞物伤人; 4.4设备的维护检查内容和周期
序号 检查部位 检查内容 1、 操作电流是否超过额定电流值 三小时 1 电动机 2、 是否超过允许的温升 3、 电机有无震动和异响 1、轴承座是否有异声 2 轴承座 2、螺栓是否有松动 1、 刀片磨损是否严重 3 转子 2、 刀片固定轴是否紧固 1、 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4 地脚 2、 水泥基础有无裂缝 一月 一周 一周 周期 5.空压机
5.1结构和工作原理:
5.1.1空压机型号为W-0.67/8型。分为传动部分、压缩部分、冷却部分和润滑部分。
5.1.2工作原理:电动机通过三角带传动,使压缩机的曲轴产生往复运动,气缸周期变化,导致缸内的压力变化,通过配置在气缸上的进、出排气阀的作用,空气进入气缸被压缩成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经排气管进入储气罐。储气罐压力通过气压自动开关来调节。 5.2调试要求及操作规程
5.2.1安装前熟悉使用说明书中的各项内容,了解各部分作用;
5.2.2检查润滑油是否在规定的高度,不得超出或低于油标规定的指示线; 5.2.3空压机电机接线必须经过气压自动调节开关,否则不允许气动空压机; 5.2.4试运转时注意运转方向,按防护罩上的箭头标示的方向;
5.2.5新使用的空压机启动后必须空负荷运转2小时,然后进入带负荷运转; 5.2.6带负荷运转后检查自动调节系统和安全阀工作是否正常、灵敏,有无异常
响声和漏气;
5.3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及周期
序号 检查部位 检查内容 1、 电流是否超过额定电流值 8小时 1 电动机 2、 是否超过允许的温升 3、 电机有无震动和异响 1、 检查润滑油是否在规定的范围 2 曲轴箱 2、定期更换润滑油 2、1个月 1、8小时 周期 5.4故障排除方法见空压机随机附带的使用说明书
6.手提缝包机
6.1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GK9系列手提缝包机的使用说明书 6.2故障处理方法:学习GK9系列手提缝包机的使用说明书 6.3操作规程:
6.3.1使用前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手提缝包机规定的输入电压相同(有220V和36V两种);
6.3.2使用电源必须有安全保护接地装置; 6.3.3潮湿天气必须穿上绝缘鞋,带上绝缘手套; 6.3.4作业完成清洗时油切勿流入电器部位; 6.3.5电动机上的电刷和电缆护套被磨损后及时更换; 6.4维护保养
6.4.1新购机器或几天不用时,在全部注油孔加入适量的润滑油空转半分钟才能开始工作;
6.4.2班中工作时加注润滑油不少于3次;
6.4.3每班工作后,机器必须清理。除去钩针及送料机构的杂物,然后注入润滑油空转几分钟;蜗杆座中的润滑油脂3个月更换1次;
6.4.4不使用时将机器放置在干燥通风处,注意防潮、防尘。 7.肥料生产设备特殊情况处理
7.1设备工作不正常,继续运转将产生不良后果应立即停机; 7.2设备因故停机,应立即停止前面的设备;
7.3设备突然停机在短时间(2小时)内不能恢复运转,必须对设备内的物料做
部分清理;
7.4长期停机(或闲置),应每周使设备空转30分钟。 8.设备的润滑
8.1设备润滑注意事项及加油标准:
8.1.1减速箱在初次使用前必须注入润滑油,出厂时的减速机为了便于装卸和运
输,一般不装润滑油;
8.1.2轴承座在设备运转前检查润滑油; 8.1.3减速箱不允许不同型号的润滑油混用; 8.1.4减速箱不允许注入不清洁或带腐蚀性的润滑油;
8.1.5减速箱的润滑油装入量不宜加得过多,否则会产生搅拌热,使润滑油加速
变质;也不宜加得太少,否则会烧毁内部部件; 8.1.6正常情况下的邮箱油位应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 8.1.7油环带油润滑:
油环内径D=25—40mm时,油位高度应浸没油环D/4; 油环内径D=45---60mm时,油位高度应浸没渍环D/5; 油环内径D=70—130mm时,油位高度浸没渍环D/6; 8.1.8浸油润滑:
滚动轴承的浸油润滑:
a. n>30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滚动体中心以下,但不得低于滚动体
下缘;
b n=1500-30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滚动体中心以下,但不得浸没滚
动体上缘;
c n<15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滚动体的上缘或浸没滚动体。 8.1.9 减速机的浸油润滑:
a 圆柱齿轮减速机的油面应浸没高齿轮副低齿高的2-3倍。 b 圆锥齿轮减速机油面应浸没其中一个齿轮的一个全齿宽。
C 涡轮蜗杆减速机油面应浸没涡轮齿高的2-3倍,或蜗杆的一个齿高。 8.1.10强制润滑:按有关技术标准要求或实际情况确定。 8.1.11润滑脂
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二分之一;
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三分之一。 9.安全技术规程
9.1停车清理、检修设备时,必须在操作按钮上挂安全警示牌,并设专人监护,
方可进行;
9.2检修较重设备需起重时,必须用千斤顶抬起,在用硬枕木垫牢后才能松动轴
承座螺栓;
9.3 动火作业应按规定办理动火证; 9.4 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9.5 进入容器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
9.6 氧割作业工具要符合质量标准,氧气、乙炔钢瓶不得靠近热源,禁止倒置,
乙炔瓶不得卧放,钢瓶内气体用完后必须留有余压,气瓶与明火应保持10米以上距离。
9.7 焊工在操作中要遵守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9.8 工作照明灯电压必须≤36伏;
9.9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对地漏电情况,以免电击伤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