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 培养计划 () 同济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行八年一贯, 本、 硕、 博融通, 加强基础, 注重素质, 整体优化,面向临床 的培养模式。
通过八年的培养, 学生将在 等方面协调发展, 能够向患者提供安全、 有效、 经济, 符合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的医疗服务, 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 中规定的第一阶段要求的临床水平。
一、 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一) 学习年限为八年。
(二) 时间分配:
医学预科阶段:
主要为通识教育和生命科学课程教学 2 学年(14 学期) ; 基础医学阶段:
主要为基础医学课程教学 1. 5 学年(57 学期) ; 临床医学阶段:
主要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教学 1. 5 学年(810 学期) 以及临床医学实习 1 学年(11-12 学期) ; 二级学科培养及学位论文训练:
二级学科培养 2 学年(1316 学期) ; 学位论文在培养后期完成, 时间不超过 20 周。
1 / 10
自临床实习起, 原则上不安排寒暑假。
二、 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科学基础宽厚, 专业技能扎实, 发展潜力大, 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一) 热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有科学的世界观,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崇高的敬业精神;有优良的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 医德医风; 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 有基本的伦理和法律意识。
(二) 有较广泛的社会人文、 行为心理科学知识基础, 较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 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 扎实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 有基本的预防医学、 循证医学、 康复医学、 传染病及祖国传统医学知识, 掌握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知识。
(三) 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开拓创新、 向高、 精、尖领域拓展、 分化和深化的发展潜力, 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
熟练掌握英语, 有一定的第二外语(首选德语) 的基础; 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以及信息管理和应用能力; 养成终身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身心健康, 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
三、 主要课程 1、 通识教育课程: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最新资料推荐------------------------------------------------------
学、 数学、 物理、 化学、 大学英语、 德语、 计算机应用、 自然辩证法、 心理学与行为科学、 伦理学、 法律基础、 医学文献检索; 2、 生命科学课程:
生命科学导论、 遗传学、 细胞与发育生物学、 生物化学; 3、 基础医学课程:
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解剖学、 药理学、 机能实验学、 医学分子遗传学; 4、 临床医学课程:
诊断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精神病学与心身医学、 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 神经病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学、 医学影像学、 核医学; 5、 预防医学课程:
卫生学、 流行病学、 循证医学、 医学统计学、 全科医学。
四、 主要实践环节 军训、 临床学科实习等 五、 教学安排 (一) 坚持八年一贯、 本硕博连读 的原则, 实行课程设置的总体安排和整体优化。
(二)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 加强对学生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 利用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学术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三) 优化课程结构, 精简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 将教改成果逐步应用于理论和实验教学中。
3 / 10
(四) 强化医学生素质教育, 通过早期接触临床以及医学社会实践, 提高学生的从医理念和学习兴趣。
(五) 强化外语教学:
公共外语的教学主要在预科阶段完成, 专业外语的教学贯穿于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全过程。
并开设中级英语口语等实用性课程, 提高学生的英语应对能力。
开设基础德语课程, 要求学生达到相应水平。
(六) 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导师制, 分三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由基础课教师担任; 第二阶段由临床课教师担任, 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 第三阶段导师由临床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担任, 负责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 并指导完成学位论文。
(七) 坚持培养标准, 实行淘汰制, 除按照同济大学有关本科生学籍管理有关条例执行外, 在学习中安排分流出口。
六、 分流 为保证医学院八年制学生的培养质量, 按照同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有关条例, 实行在读八年制学生分流制。
出口(一)第二学年末:
---------------------------------------------------------------最新资料推荐------------------------------------------------------
在预科培养阶段,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均从八年制中淘汰, 分流到相关专业学习。
1、 按照同济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有关条例, 需要进行转系(或专业) 、 退学等; 2、 累计不及格课程学分达 10 学分以上(含 10 学分) ; 3、 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
出口(二)第五学年末: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均从八年制中淘汰, 分流到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习, 并补修一年临床实习课。
1、 累计不及格课程学分达 20 学分以上(含 20 学分) ; 2、 以下主干课程中有三门及三门以上不及格者:
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 免疫学、 病原微生物学、 医学分子遗传学、 病理解剖学、 药理学、 诊断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传染病学; 3、 未通过学校相关英语水平考试; 4、 未通过上海市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 5、 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
七、 毕业与授予学位 (一) 符合以下条件者, 颁发医学本科、 医学博士毕业证书; 符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予规定者, 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同时授予医学学士:
1、 完成全部学业课程考核合格, 规定的主干课程补考不超过三门(含三门) ; 2、 通过学校相关英语水平考试; 3、 通过上海市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 4、 毕业考试(含毕业临床技能考试) 合格; 5、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6、 在学习期间未因
5 / 10
各种原因受过学校纪律处分。
(二)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颁发医学本科 、 医学硕士毕业证书及医学学士、 医学硕士学位证书:
1、 完成全部学业课程考核合格, 规定的主干课程补考不超过三门(含三门) ; 2、 通过学校相关英语水平考试; 3、 通过上海市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 4、 毕业考试(含毕业临床技能考试) 不合格但补考合格; 5、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仅达到硕士论文水平。
(三) 以上条件都未达到, 符合学校本科毕业条件和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医学本科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
八、 实践环节安排表 见表二 九、 课外安排一览表 见表三 十、 有关说明 本培养计划中未涉及的有关要求按照学校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表一 2004 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教学安排一览表 各 学 期 周 学 时 分 配 课 程 性 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 试 学 期 学 分 学 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一、 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程 A1 形势任务 0 111111111 1 A1 外语学院 大学英语 1-4 14 238 4442 A1 文法学院 毛泽东思想概论 1 1. 5 17 1(1) A1 文法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 查 1. 5 17 1(1) A1 电信学院 计算机基础 查 2. 5 34 2(1) A1 体育部 体育 查 4 136 2222 A1 文法学院 邓小平理论 2 2. 5 34 2(1) A1 电信学院 计算机程序设计 VB 查 2. 5 34 2(1)1(1) A1 文法学院 法律基础 查 1. 5 17 A1 文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5 34 2(1) A1 文法学院 马 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
---------------------------------------------------------------最新资料推荐------------------------------------------------------
学原理 查 1. 5 17 1(1) A2 电信学院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查 2. 5 34 2(1) A2 电信学院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查 2. 5 34 2(1) A2 电信学院 Web 技术及应用 查 2. 5 34三 选 二 2(1) A3 查 8 136 见教务处选课表 B1 化学系 基础化学 1 5 85 5 B1 数学系 高等数学(B) 1-2 10 170 55 B1 化学系 医用有机化学 2 4 68 4 B1 物理系 普通物理学(B) 2-3 6 102 33 B1 化学系 有机化学实验 查 1. 5 51 513 B1 物理系 普通物理实验 查 1. 5 51 5121 续前表 各 学 期 周 学 时 分 配 课 程 性 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 试 学 期 学 分 学 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二、 学科基础课程 C1 细胞生物学 3 3 51 3 三、 专业特色课程 E1 生命学院 生命科学导论 查 3 51 3 E1 临床医学导论与实践 查 2 34 2 E1 生命学院 现代生物学实验* 查 1 32 322 E1 生物化学 3 4 68 4 E1 细胞生物学实验 查 1 27 272 E1 生物化学实验 查 1. 5 51 513 E1 生命学院 生物技术概论及应用 查 2 34 2 E1 心理学与行为科学 查 4 68 22 E1 生命学院 生物统计学 4 3 51 3 E1 普通微生物学 4 2 34 2 E1 分子生物学 4 2 34 2 E1 遗传学 4 3 51 3 E1 遗传学实验* 查 1. 5 27 272 E1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 查 0. 5 17 171 E1 分子
生物学实验 查 0. 5 17 171 E1 生命学院 物理化学 查 2 34 2 续前表 各 学 期 周 学 时 分 配 课 程 性 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 试 学 期 学 分 学 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一、 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程 A1 外语学院 德语 查 12 204 444 A1 武装部 军事理论 查 1 17 1 A1 图书馆 医学文献检索与应用 查 3 51 3
二、 学科基础课程 C1 医学免疫学 6 2. 5 51 173 C1 病理生理学 7 3 51 3 C2 细 胞显微与亚显微技术 现代组织胚胎学进展 查 1. 5 24162 C2 查 1. 5 24 2 C2 卫生法规 查 1. 5 24 2 C2 卫生事业管理 查 1. 5 24四 选 三 2
7 / 10
三、 专业特色课程 E1 科研方法训练(1) * 查 2 34 2 E1 人体解剖学 5, 7 4. 5+3. 5 187 51+3465 E1 组织胚胎学 5 4 85 345 E1 生理学 5 5 85 5 E1 机能实验学 查 1. 5+1. 5 102 51+5133 E1 医学微生物学 6 2. 5 51 173 E1 病理学 6 5. 5 119 517 E1 医学心理学 6 2 34 2 E1 医学分子遗传学 查 3 51 3 E1 医用寄生虫学 查 2 51 173 E1 神经生物学 查 2 34 2 E1 科研方法训练(2) * 查 2 34 2 续前表 各 学 期 周 学 时 分 配 课 程 性 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 试 学 期 学 分 学 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三、 专业特色课程( 续) E1 药理学 7 4 68 4 E1 医学伦理学 查 1 17 1 E2 法医学 查 2 34 2 E2 病理学高级教程 查 1. 5 24 2 E2 断层解剖学 查 2 34三 选
一
2
续前表 各 学 期 周 学 时 分 配 课 程 性 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 试 学 期 学 分 学 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一、 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程 A1 文法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 8 2 34 2 A1 文法学院 自然辨证法 10 2 34 2 二、 学科基础课程 C1 全科医学 查 2 34 2 三、 专业特色课程 E1 实验动物学 查 1 34 342 E1 卫生学 10 3. 5 68
17 4 E1 流行病学 查 2 34 2 E1 医学统计学 查 3 51 3 F1 诊断学 7 7. 5 153 519 F1 内科学(1) 8 4 85 365 F1 外科学(1) 8 3 68 344 F1 妇产科学 8 4 85 364 F1 影象诊断学 查 2. 5 51 213 F1 核医学 查 1. 5 24 32 F1 内科学(2) 9 4 85 365 F1 外科学(2) 9 6. 5 136 518 F1 儿科学 9 3. 5 68 244 F1 耳鼻喉科学 查 2 34 152 F1 眼科学 查 2 34 152 F1 皮肤性病学 查 2 34 92 F1 口腔科学 查 2 34 2 F1 精神病学与心身医学 10 3. 5 68 17 4 续前表 各 学 期 周 学 时 分 配 课 程 性 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 试 学 期 学 分 学 时上机时数实验时数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三、 专业特色课程( 续)
---------------------------------------------------------------最新资料推荐------------------------------------------------------
F1 中医学 10 3 51 9 3 F1 传染病学 查 2 34 9 2 F1 神经病学 查 2 34 6 2 F1 循证医学 查 2 34 2 F1 急诊医学 查 2 34 2 F2 人类生殖医学 查 2 34 2 F2 专业英语 查 2 34 2 F2 临床免疫学 查 1. 5 24 2
F2 临床药理学 查 2 34 2 F2 实验核医学 查 1. 5 24五 选 三 12 2 1、* 表示该课程于暑假实践周期间进行; 2、 暑假实践周课时未计入周学时。
表二 实 践 环 节 安 排 表 序号 课程号 名 称 学分 学期 周 数地 点 上机 时数 备 注1 360002 军训 2 2 3 校内 2 通科实习 4811 48 各教学医院 3 预防医学实习 4 13 4 预防医学实习基地 4 二级学科培养及科研(1)2113 21 5 二级学科培养及科研(2)2514 25 6 二级学科培养及科研(3)2215 22 7 论文撰写与答辩 2019 20 8 9 10 11 12 合 计 142 143 表三 学时、 学分汇总表 选修课学分 类别 课程性质 学时学分必修课学分 限选 任选 通识教育课程 112267 54 5 8 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 527 28 28 0 0 学院或专业大类平台课程259 15 10. 5 4. 5 0 学科基础课程 跨学科基础课程 0 0 0 0 0 专业基础课程 179391 89. 5 1. 5 0 专业特色课程 专业课程 122864 59 5 0 合 计 4929265 241 16 8 表四 课外安排一览表 序 号 课 程 名 称 或 内 容 周学时学 期要 求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外上机 1 1 2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外 1 1 文献阅读 3 思想品德修养课外 1 1 文献阅读 4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外上机 1 2 5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外 1 2 文献阅读 6 法律基础课外 1 2 文献阅读 7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理课外 1 3 文献阅读 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外 1 4 文献阅读 表五 选 修 课 程 一 览 表 基础医学类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细胞显微和亚显微技术 5 24 1. 5 病理学高级教程 8 24 1. 5 现代组织胚胎学进展 5 24 1. 5 卫生事业管理 8 24 1. 5 法医学 7 32 2 断层解剖学 8 32 2 卫生法规 6 24 1. 5 临床医学类 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课程名称 学期 学时 学分 专业英语 8 32
9 / 10
2 人类生殖医学 8 32 2 临床免疫学 10 24 1. 5 全科医学 9 32 2 临床药理学 10 32 2 实验核医学 10 22 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