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着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将高新技术产品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全年高新技术产品情况呈现良好态势。2013年,本溪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各项指标相对于去年同期都有较快增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了182.9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89.46亿元)的31.04%,比去年同期提高6.65个百分点。
一、高新技术产品总体特点
1.全市拥有产品的企业与产品种类均有所增加
2013年本溪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583家,其中有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38家,比前三季度增加1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7家,同比增长12.3%。高新技术产品数173个,比前三季度增加1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0个,同比增长5.8%。
2.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各项指标增速回稳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13.8亿元,同比增长49.93%,同比增长率比前三季度下降将近11.8个百分点;实现产品增加值182.9亿元,同比增长30.53%,同比增长率比前三季度下降0.83个百分点;产品中间投入549.28亿元,同比增加57.4%,同比增长率比前三个季度下降17.9个百分点;应交增值税18.44亿元,同比增长40.87%,同比增长率比前三个季度下降近43.6个百分点;高新产品销售收入776.13亿元,同比增长36.76%,同比增长率比前三个季度高将近12个百分点。
3.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3年本溪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在全省排名第九,增加值增速为30.5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39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八。
表一:辽宁省各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及其增速情况(亿元) 指标名称 产品增加值 2013年4季度 排名 增长2012年4季度 排名 (%) 增速排名 全省 按地区分组 沈阳市 大连市 鞍山市 抚顺市 本溪市 丹东市 锦州市 营口市 阜新市 辽阳市 盘锦市 铁岭市 朝阳市 葫芦岛市 5970.79 1615.41 1961.41 471.73 189.39 182.97 137.95 260.63 324.81 69.56 198.91 191.98 175.01 164.34 26.70 2 1 3 8 9 12 5 4 13 6 7 10 11 14 4733.34 1389.83 1478.25 335.10 164.61 140.17 103.60 194.60 251.53 48.00 199.29 139.50 136.60 131.95 20.28 26.14 2 16.23 1 32.68 3 40.77 7 15.05 8 30.53 12 33.15 6 33.93 4 29.13 13 44.92 5 -0.19 9 37.62 10 28.11 11 24.55 14 31.64 12 6 2 13 8 5 4 9 1 14 3 10 11 7 4.两县增加值实现较快增长、高新区生产势头强劲
2013年全年,本溪县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6.35亿元,去年同期为3.82亿元,同比增长66.23%;桓仁县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5.94亿元,去年同期为3.79亿元,同比增长56.73%。两县增速分别列全市市直及各县区增速的第一位和第三位,两县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快速增长是今年的一大亮点。
随着高新区入驻企业的逐渐增多,部分企业的投产达产,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体现出了较强的势头。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数为65家,占全市的47.10%;高新技术产品数为68个,占全市的39.31%;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6.34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25.33%,增加值比全市其他县区的总和(21.91亿元)还要多。
表二:本溪市2013年全年市直及各县区高新技术产品情况 指标名称 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数 2013 138 高新技术产品数 2013 173 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亿元) 2012 2013 30.53
增加比例(%)
年度 全市 140.17 182.97 市直 平山区 溪湖区 明山区 南芬区 高新区 本溪满族自治县 桓仁满族自治县 3 10 15 17 8 65 12 8 16 10 17 24 8 68 15 15 94.33 1.93 1.12 2.88 1.07 31.23 3.82 3.79 114.7 3.13 1.69 3.46 1.34 46.34 6.35 5.94 21.59 62.18 50.89 20.14 25.23 48.38 66.23 56.73
5.产品品种行业分布比较集中
2013年年底全市高新产品品种共有173个,按工业行业大类分组,在制造业的171个品种中,全市主要高新产品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68个品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个品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2个品种)、金属制品业(12个品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个品种)、通用设备制造业(10个品种)。在非制造业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个品种,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1个品种。
6.分行业产品增加值情况凸显特点
2013年全市高新产品实现增加值182.97亿元。全市主要高新产品增加值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6.84亿元)、医药制造业(44.09亿元),分别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63.86%和24.10%、两者合计占据87.96%,凸显了高新技术产品的行业分布特点,也是本溪市主要支柱产业的写照。
二、高新技术产品所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数据来看,本溪市2013年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运行情况较好。但是,还有一些数据表现了本溪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运行情况仍然存在着不足。
1.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能力有待提升
小微企业是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重点考察的项目之一,在本溪市拥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当中,小微企业有121家,占拥有高新技术产品企业数的87.68%;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数为127种,占全市
品种数的73.41%,无论是企业数还是品种数都占绝大部分。而小微企业所实现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为59.88亿元,仅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32.73%。由此可见,小微企业的生产能力仍然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其生产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发展。
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并不乐观
产品出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本溪市2013年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去年呈现大幅度的下降,在高新产品销售收入中,出口产品销售收入6.11亿元,同比下降38.10%;实现出口利税总额0.001亿元,同比下降99.86%。经核实,今年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虽然由去年的8家增加到今年的11家,出口产品由去年的10种增加到今年的11种。但今年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不乐观,普遍销售收入、实现利税都较低。
3.产品生产对于市直企业具有过高的依赖性
在全市所实现的182.9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中,本钢集团所属的市直3家企业,16个产品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14.7亿元。占比62.69%,支撑着全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对于少数企业、少数产品的强大依赖,增加了突变的风险。
三、关于高新技术产品的一点建议
1.努力深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高新企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高新技术产品种类和质量,是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品位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高新技术产品价值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大对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高新区企业快速发展,积极挖掘高新区企业的创新潜力,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数目多,品种丰富的优势。通过融资支持、财政补贴和税费优惠的政策工具大力支持高新企业发展。同时,还要逐步提升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其他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积极构建新兴产业集聚区,逐步摆脱钢铁独大的产业格局,使高新技术产品呈现多元化、丰富化。
2.大力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升小微企业竞争力
积极发展小微企业,让小微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贡献更大的一份力量既有助于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城市在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上的提高,也是当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从税收、贷款等方面加强对小微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政策倾斜,为小微企业研发和生产及时提供可靠廉价的基础设施和条件。积极促进小微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联合,提升小微企业在新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建立健全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制度,对于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小微企业进行适当的奖励。
3.积极打开国外市场,促进产品出口盈利
出口可以提升市场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是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持续盈利的重要手段,也是本溪打造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要求,会为本溪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政府要以积极的姿态促进企业与国外的联系,使自己成为企业通向国外的桥梁,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供有力保障,促进产品出口环境的改善。要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减少企业在产品出口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必要的阻碍并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在产品出口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降低企业产品出口成本,促进企业出口盈利。要加大对于出口企业的政策优惠力度,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本溪市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活力会进一步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结构和质量会更进一步的优化。所面临的问题也都能一一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