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坍塌、冒顶应急预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目的
结合 标 隧道工程情况,施工过程中由于受现场管理、工艺水平、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缺陷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主要客观因素影响,存在隧道坍塌、冒顶片帮重大危险源。
为了及时、有效地对坍塌、冒顶片帮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对可能出现的职业健康安全重大伤亡事故以及环境破坏事件做出应急救援,避免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事故和环境破坏的损害程度,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1)《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⑵相关方的期望及要求;
⑶公司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文件以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3、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程序为:
接警 响应等级确定 应急启动 救援行动 应急结束(恢复生产)
二、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及分工
1、成立事故、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下设抢险组、通讯联络组、设备物资组、治安救护组、善后处理组。 抢险行动组组长: 成员:工程科长、作业队长(副组长)和工程、设物部技术人员、作业
队人员组成
通讯联络组组长:
成员:安全员、调度
设备物资组组长: 治安救护组组长: 善后处理组组长:
2、项目部现场抢险各小组的职责:
(1)抢险行动组的职责:根据制定的处理方案抢险救伤员,进行事故
抢险,消除危险。
(2)通讯联络组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将事故情况报告项目主要领导,
报警时要清楚说明: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简要情况、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传达项目领导指令,对外联络沟通,通知各抢险小组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抢救援,并派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通道口引导救护人员“120”急救中心(地方医院)救护伤员。
(3)设备物资组职责:主要是按照预案要求储备抢险设备、材料、在
抢险救灾过程中负责协调、调度救援物资、设备、器材等,并及时组织调运到现场。
(4)治安救护组的职责:主要是负责维护救援现场秩序,在事故现场救护伤员,送往当地医院医治和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5)善后处理组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各项后勤服
务工作,包括饮料、就餐、接待工作,以及伤员善后处理和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工作。
三、应急准备与响应
1、危险源辩识确认
(1)隧道掘进工作面初期支护未及时施作,掌子面松动围岩、浮石未橇净存在隧道坍塌、冒顶片帮重大危险源。
(2)隧道欠挖处理以及初期支护锚杆施作时存在隧道坍塌、冒顶片帮重大危险源。
(3)隧道施工掘进过程中局部遇节理发育切割岩体、围岩无自稳能力,易坍塌、掉快等现象,初期支护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设计缺陷导致初期支护结构破坏存在隧道坍塌、冒顶片帮重大危险源。
2、预防措施
(1)贯彻“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快衬砌” 的原则;洞口施工前完善地表排水系统,防止积水软化边坡坡脚土体,影响结构安全;软弱破碎及岩溶段施工时先采用管棚或超前小导管进行预支护
和加固围岩,然后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必要时预留核心土,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2)按照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制定《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案》并实施,为隧道支护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
(3)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严惩违章行为。
(4)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5)优化爆破设计,按照爆破计进行钻爆施工,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爆破通风后立即进行找帮、找顶,清除松动的围岩,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要加强初期支护施工的过程控制。确保初期支护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对围岩情况与高计不符的要立即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系,变更设计,调整支护参数。
(6)制定《隧道施工监控量测计划》,加强量测管理,及时反馈信息,同时,施工员、量测人员每天必须检查初期支护变形情况,为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和结构支护参数提供依据,以策安全。
3、应急抢险设备、物资
序 号 1 2 3 4 5 6 名 称 拱架 钢管 锚杆 喷浆机 水泥 速凝剂 规格型号 数 量 10(榀) 若干 若干 3台 50T 5T 性能状态 合格 合格 合格 良好 合格 合格 注:水泥定期更换批次,并保持在3个月有效期内。 备 注 7 8 9 10 11 12 砂石料 钻机 注浆机 装载机 挖掘机 汽车 若干 5台 3台 2台 2台 6台 合格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4、应急处理措施
1)隧道塌方或冒顶片帮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值班调度,调度(通讯联络组)接警后立即报告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通知各抢险小组成员奔赴现场,领导小组组长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险,与救援领导小组成员一起查看险情,确定是否有伤亡或失踪人员,确定抢险方案,同时启动应急响应等级,各小组根据应急响应等级迅速开展工作,在保证抢险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抢救伤员,搜救失踪人员。
2)设物组将抢险材料运到事故地点,抢险组按确定的抢险方案对塌
体两端或冒顶片帮处进行加固,防止塌方或冒顶片帮事故扩大。
3)塌体两面端或冒顶片帮加固后,抢险组应采取一切手段搜寻被埋在坍体中的失踪人员。
4)失踪人员找到后,救护组人员应立即组织抢救,必要时,送往定点医院救治。
5)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
①详细观测隧道坍塌范围、形状,塌穴的地质构造,分析塌方原因和地下水活动情况,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实施。
②发生塌方后,及时加固未坍塌地段,防止塌穴扩大和继续发展,同时加强排水工程。
③当塌方规模较小时,首先加固塌体两端洞身,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或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然后清渣。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塌渣上架设施工临时支架,稳定顶部而后清渣。
④当塌方规模很大,塌渣体堵死洞身时,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在查清塌穴规模大小和穴顶位置后,采用管棚法或注浆凝固法稳固围岩体和渣体,待其稳定后,按先上部后下部的顺序清除渣体。
⑤对塌方冒顶,在清渣前应支护陷穴口,地层极差时,在陷穴口附近地面打设地表锚杆,洞内采用管棚支护和钢架支撑。
⑥在塌方处,模筑衬砌背后与塌穴洞孔周壁间紧密支撑。塌方较小时,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将其填充;塌穴较大时,可用浆砌片石回填,其上空间采用钢支撑等顶住稳定围岩。特大塌穴将根据具体情况作特殊处理。
⑦塌方地段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或下渗到塌穴和塌渣体内。对于塌方冒顶,还应在陷穴口设棚遮盖穴顶防雨。陷穴口回填标高高出地面并封口。
四、事故调查与后期处理
1、事故伤亡人员善后处理
项目部办公室负责对事故伤亡人员进行善后处理和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工作。
2、事故调查
项目部领导、工程科、办公室、安质科组成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经
过,原因、事故伤亡人员和财产损失情况,查明事故责任、性质、提出事故处理和预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五、现场恢复
充分辩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当安全隐患彻底清除,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六、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