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析化学》复习大纲

《分析化学》复习大纲

来源:爱站旅游


《分析化学》复习大纲

一、复习内容及范围

第一章 绪论 1. 了解:

(l)分析化学的任务; (2)分析方法的分类; (3)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1.理解

试样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 2.了解

(1)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方法。 (2)选择分离方法和选择测定方法的原则。 第四章 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 1.掌握

(1)下列概念的含义,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及计算:算术平均值,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平均偏差与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2)应用t分布表计算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1 / 12

(3)可疑值的取舍的意义与方法:Q检验法与格鲁布斯法。 (4)有效数字的意义,数字修约规则及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2.理解

(1)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性质和特点。

(2)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的含义以及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3)置信度、置信区间的概念。

(4)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了解

(1)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 (2)Excel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3)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五章 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概论 1.掌握

(1)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相互换算。

(2)用反应式中系数比的关系(或物质的量之比或摩尔比关系)解决滴定分析中的有关量值计算;试样或基准物质称取量的计算;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各种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2.理解

(1)下列名词的含义

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滴定分析法、滴定反应、指示剂、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终点误差。

(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基准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2 / 12

(3)滴定分析的方式。 3.了解

滴定分析法的步骤、要求和方法特点。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 1.掌握

(1)酸碱质子理论的酸碱定义,酸碱的强度及其表示方法(Ka、Kb)。共轭酸碱对的概念及其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2)酸碱平衡体系中酸碱各型体分布分数的计算。

(3)水溶液中酸碱质子转移关系的处理方法——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及质子平衡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4)强酸、强碱、一元弱酸、一元弱碱、多元酸、多元碱、混合酸碱、简单的两性物质以及缓冲溶液等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5)缓冲范围的大小、缓冲容量的意义。

(6)强酸、强碱、一元弱酸、一元弱碱被滴定时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突跃的pH值的计算;滴定曲线的绘制以及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彈贸摄尔霁毙攬砖。 (7)弱酸、弱碱直接滴定的条件。

(8)酸碱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理论变色点,变色范围的意义以及选择指示剂的依据。

(9)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10)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1)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混合碱、铵盐中氮的测定(甲醛法))的测定原理、步骤和测定结果的计算。 2.理解

3 / 12

(1)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直接滴定时化学计量点的pH值的计算。 (2)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各种因素。酸碱混合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其优点。 3.了解

(1)弱酸强化的方法。

(2)CO2对酸碱滴定(HCl滴定Na2CO3或NaHCO3时)的影响。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 1.掌握

(1)稳定常数、逐级稳定常数、积累稳定常数等概念的含义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和计算。

(2)金属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理论变色点,变色范围的意义以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用金属指示剂及其使用条件(包括使用时溶液的酸度与测定哪些金属离子时使用)。謀荞抟箧飆鐸怼类。 (3)络合平衡中主副反应的概念。EDTA滴定反应中αY(αY(H)、αY(N))、αM(αM(L)、αM(OH))等效应分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厦礴恳蹒骈時盡继。 (4)络合化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K' 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5)单一金属直接络合滴定的条件,混合金属离子分别络合滴定的条件。 (6)络合掩蔽剂的意义及其作用。 (7)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8)络合滴定法的应用实例(Pb、Bi合金、水的硬度)的测定原理、条件、步骤和测定结果的计算。

(9)掌握络合滴定中的有关计算方法。

4 / 12

2.理解

(1)影响络合滴定曲线突跃长短的因素。 (2)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3)单一金属离子直接络合滴定时溶液酸度的控制(适宜酸度的含义及其计算)。

(4)共存离子存在时络合滴定溶液酸度的控制(适宜酸度的含义及其计算)。

(5)络合滴定中使用缓冲溶液严格控制溶液酸度的重要性。 (6)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其他方法。 3.了解

(1)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和特点。 (2)酸效应曲线。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掌握

(1)标准电位、条件电位和Nerst公式的意义及其应用。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

(2)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3)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理论变色点、变色范围的意义以及正确选用指示剂的依据。

(4)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的原理与应用条件。

(5)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的特点以及有关标准溶液(KMnO4、K2Cr2O7、Na2S2O3和I2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茕桢广鳓鯡选块网。 (6)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示例(高锰酸钾法测Ca2+和MnO2;重铬酸钾

5 / 12

法测Fe2+;碘量法测Cu2+等)的测定原理、条件、步骤以及测定结果的计算。鹅娅尽損鹌惨歷茏。 2.理解

(1)影响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大小的因素。

(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各种因素。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

(3)氧化还原滴定前待测组分预处理的重要性以及预处理时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了解

(1)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各种因素及采取的措施。 (2)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测定原理、条件和应用实例。 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 1.掌握

(1)摩尔法和佛尔哈德法所用指示剂及其确定滴定终点的原理。 (2)摩尔法和佛尔哈德法的原理、测定对象应用条件。

(3)沉淀滴定法常用标准溶液(AgNO3、NH4SCN)的配制与标定。 2.理解

(1)法扬斯法所用指示剂及其确定终点的原理、测定对象。 3.了解

(1)法扬斯法的应用条件。 第十章 沉淀重量分析法 1.掌握

6 / 12

(1)条件溶度积常数K'sp的意义。

(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各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重点是酸效应和络合效应的有关计算)。

(3)沉淀完全应控制的条件。

(4)影响沉淀纯度的各种因素和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5)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沉淀条件的选择。

(6)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包括化学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7)分步沉淀与难溶化合物转化的原理。 2.理解

(1)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2)沉淀的形成过程和沉淀条件对于沉淀类型的影响。 3.了解

(1)沉淀形成的有关理论的要点。

(2)均匀沉淀法和有机沉淀剂在重量分析中的应用。 (3)沉淀洗涤、烘干和灼烧温度的选择原则。 第十一章 吸光光度法 1.掌握

(1)掌握吸光度与透射比的关系及换算。

(2)熟练运用朗伯-比尔定律求物质的浓度、吸光度等。

(3)掌握吸光光度法测定中的标准曲线法和选择参比溶液的方法。 (4)掌握测量条件的选择。

7 / 12

2.理解

(1)光吸收曲线的概念及最大吸收波长的概念。 (2)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3.了解

(1)了解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催化光度法。 (2)了解无机离子的常用显色剂。 (2)了解仪器测量误差的产生。 第十二章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1.理解

(1)沉淀分离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2)溶剂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分配系数KD、分配比D的物理意义和萃取百分率(E%)的计算。 2.了解

(1)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2)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平衡与亲和力。 (3)液相色谱分离法的原理和分类。 (4)比移值Rf的物理意义和测定方法。 (5)其他生物试样分离技术

(四)试卷题型结构

考试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运算、综合分析、实验方法

8 / 12

等方面。考试题型一般包括选择题(40分)、填空题(25分)、是非题、简答题(35分)和计算题(50分)等。籟丛妈羥为贍偾蛏。 二、参考书目

1.《分析化学》(上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預頌圣鉉儐歲龈讶。 2.《分析化学实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9 / 12

10 / 12

11 / 12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