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言文中“为”的用法

文言文中“为”的用法

来源:爱站旅游


文言文中“为”的用法

(1)成为,变成。

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

(2)做。

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⑤为坛而盟。⑥好为《梁父吟》。

(3)作为,当作。

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②子墨子解带为城。③此可以人为援而不可图也。

(4)是。

例: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⑦此为何若人?⑨项燕为楚将。

(5)以为,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6)被。

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例:①夫子何命焉为?

(8)指心理活动。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9)装作。

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装成清扫垃圾的人,把史公带进去。

(10)为了。

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为宫室之美,⑤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1)给,替。

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12)对,向。

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3)因为。

例:①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4)即“伪”,伪装、假装。

“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意谓:夫子假装听不见而过之。为即“伪”(伪装、假装)。(15)欣赏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孔子说:“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为,这里指欣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