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外贸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外贸概论》教学大纲

来源:爱站旅游
《中国外贸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课单位: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编码: 总 学 时:48 总 学 分:3 修课方式: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原理 教 材:《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王绍熙主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参 考 书:《中国对外贸易理论前沿》 江小涓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中国对外贸易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立起来的新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有关方针政策和实际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专业基础学科。本课程主要从宏观上研究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关理论、方针政策和实践问题,并且注重于对对外贸理论、政策方针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同时它也是一门动态的、发展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理论依据及改革开放以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经济关系等有关内容。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 (4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前后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外贸易的性质与社会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及发展历程 2.对外贸易的性质

3.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作用

(二)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主要理论依据 (10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的内容。会利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从实物形态上论证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了解发展对外贸易如何使发展中国家改善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1.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

2.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基础

3.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从价值形态上论证中国发展对外经贸事业的必要性 4.发展对外经贸是发展中国家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 (三)实行对外开放与发展开放型经济 (4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对外开放的格局;开放型经济的含义与发展模式;了解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外贸行业的“两个转变”的内容。

1.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2.对外开放的内涵 3.对外开放的格局 4.发展开放型经济

(四)出口贸易 (4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发展出口贸易的各种政策措施,理解出口战略的内容,了解我国的出口商品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

1.发展出口贸易的战略意义 2.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概况 3.出口商品战略 4.“以质取胜”战略 5.市场多元性战略

(五)进口贸易 (4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进口贸易发展战略,我国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的基本方针、政策;了解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情况,我国利用外资的概念。

1.发展进口贸易的意义 2.我国进口贸易发展概况 3.进口贸易发展战略 4.引进技术 5.利用外资

(六)对外贸易价格 (4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听国内作价问题,理解各种因素对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尤其是竞争机制对外贸易价格的影响;了解我国价格改革的基本状况,熟悉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区别与联系。

1.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市场价格 2.进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 3.进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

(七)对外贸易与经济关系 (4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外贸经济效益的形成,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理解各种因素如何对外贸经济效益产生影响,了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几种表现形式。

1.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 2.影响外贸经济效益的因素 3.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 4.对外贸易经济效盗的评价 5.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途径 (八)对外贸管理 (6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对外贸管理的法律手段以及经济调控手段的具体内容,尤其是税收的杠杆作用,信贷的杠杆作用,汇率的杠杆作用,了解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演变过程,并能作出评价。

1.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必要性

2.单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对外贸易管理 3.对外贸易管理的法制手段 4.对外贸易管理的经济调控手段 5.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 (九)对外贸易体制改变 (4学时)

要求学生理解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仸制的意义及相应的配套实施措施,掌握深化我国外型体制改革的具体人选法,了解我国外贸体制的初步必革,包括下放外贸经营权,开展工贸结合、简化外贸计划内容等。

1.对外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2.对外贸易体制的初步改革 3.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深化

4.国际贸易规范与中国外贸体制改革

(十)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 (4学时)

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关系的基本政策和主要原则,了解中国与主要的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的贸易关系的发展情况、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对外贸易关系状况以及对外贸易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的基本政策和原则 2.中国同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 3.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

4.中国与独联体各国、东欧国家的贸易关系 5.中国内地同香港、澳门、台湾省的贸易关系

四、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

本门课程以讲授为主,无其他教学环节。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大量采用讨论的授课方法,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数据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

六、成绩评定

作业+平时成绩+考勤+期末考试=该课成绩

七、其他说明

1.课堂上要弥补教材可能滞后的缺陷,要介绍分析当前形势、当前方针政策和当前的实际问题,并且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2.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介绍较深或较前沿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积极的探索学习。 3.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课堂讲授以重点、难点、新问题为主,一般内容可由学生自学。

教学大纲撰写人:宋学丛 教研室主任: 高振沧 教学院长(主任): 李 玲

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贸易教研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