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宁省发展县域经济 的对策与思考 孙雅静(渤海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辽宁锦州121013) 摘要:县域经济是我田经济的重要蛆成部分。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壮大县城经济” 后,全国各地都把发展本地区的县城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城经济的发 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农村实现小康的基础和载体,也是新农村建设 的关键所在。从分析县城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指出我圈县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 展县城经济的时策做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县城经济;战略原则;发展时策 中田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45(2007)01—0109—o4 收稿日期:2oo6埘一20 个人筒历:孙雅静(1965一),女,渤海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目前在中国 人民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区城经济理论的研究。 自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渤海大学 二o2簧 壮大县 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 域经济”之后,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党的十 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工作的一个新的手段。经济 六届三中全会、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全国人大十 发展快的省份其重要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县域经 届二次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县域经济进行 济发展快,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各县区形成了既 了表述。并将县域经济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 有较大规模、较强实力,又有鲜明块状特色的区 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 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省、市经济发展 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工作结合起来,丰富了 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县域经济的内涵。全国许多省区如广西、安徽、 湖北、云南、福建、黑龙江等,专门制定了加快县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概述 域经济发展的文件,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可 以说。县域经济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 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 视,因而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城市经济 农村为基地。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 以及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人员大都 区域性经济,它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 从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来阐 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国民 述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和路径。从工业化角度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郡县治、天下安”。县域 探讨县域经济发展:如成思危“要重视县域经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发展的研究”,渤海大学 孟宪江发表的“哲学筵 学版 壮大县域经济实 现农村小康”:从城镇化角度探讨县域经济发展 的主要有:高焕喜“农村城市化应特别重视县城 建设”.李树文“实施城市化战略”;从市场化的 角度来分析:如何仕忠“用市场手段破解县域经 济难题”,陈先奎“怎样搞好县域经济的市场化 运作”: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分析:武金良“打特 色牌走开放路推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霍建 军、梁国“实施支农资金集约化投放促进农村 经济产业化发展”:还有专门从金融、土地、政府 职能转变等方面来研究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的:如“浅谈市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和作为”,冬冰、石耀东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县 域经济分散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金坚强的 “发挥保险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认 清执政环境提高执政能力”,盂昭贵“关于县以 下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政策建议”;还有专门分 析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文章。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县域经济处于工业化的末端,因而不 可避免定位在“牺牲者”的弱势地位,即为先发 的城市经济提供资源和市场,承担保护环境和 生态的社会成本,承受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代 价。县域经济的内在矛盾,从根本上说源于工业 化过程中城乡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根源于县域 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弱势地位。从我省县域经 济整体来看.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逐 步改变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弱势地位。具 体说.一是靠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县域经济的 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即在制度和宏 观经济政策上向县域经济倾斜,平衡城市经济 与县域经济之间的利益关系,统筹城乡协调发 展。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推进 工业化.形成一个发达县率先发展、中等县加快 发展、欠发达县跨越式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新 格局 三、以辽宁省为例。解决县域经济发 展的原则及对策 辽宁省不仅是工业大省,更是农业大省。在 中国各省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辽宁 排在上海、天津、北京、江苏、山东、浙江之后,居 第七位。应该说,辽宁发展农业是有一定基础 的。在全国百强县的评选中,江苏、浙江、山东、 福建省居多。我省只有五个。其中大连有三个 (普兰店、瓦房店、庄河),另有海城和大石桥。辽 宁要想在东北振兴的机遇下崛起,就必须将协 调发展放在首位。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及实现新型工业化 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 契机,着力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县城经济规模, 提升县城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这将成为当前辽 宁省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l、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上,辽宁省应该贯彻 科学发展观的三大战略原则: 一是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原则。根据古典 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即使生产什 么都居劣势的国家,也能通过专门生产经营自 己占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而获得比较利益,欠发 达地区也是一样。针对辽宁省农村的比较优势 而言.其一是相对于南方各省土地资源相对较 多,辽宁省人均耕地面积2.01亩,全国人均耕地 面积1.4亩: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县域 经济发展的支柱,到2005年底,辽宁省规模以 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 427个.实现销售收 人1 248亿元,占规模以上全部工业企业销售 收人的11.8%,居全省工业行业的第四位;其三 是发展特色产业和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辽宁省县 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具体措施是抓好县域工业 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集聚效应 和区域产业特色,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以 建设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为目 标,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其四是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及提供 政策支持已经成为辽宁省各级领导的共识。各 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硬件不行软件补的发展局 面:前不久。省外经贸厅为了支持县域经济发 展。把县域经济利用外资纳人全省招商引资规 划.对条件成熟的重点县(市)赋予3 000万美元 以下的项目审批权;而且全省已经落实了20家 地处县域内的机电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贴息 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为了积极发展县 域工业项目,从去年开始,以省级财政为企业投 人担保资金的形式,打破企业类型和所有制界 限.建立了辐射全省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体系。截至去年底,全省投入企业担保资金6亿 元,累计为l 700多户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担 保,担保金额达到53亿多元。 二是后发优势原则。虽然县域经济在工业 化历史进程中处于落后地位,但辩证地看,落后 也是一种优势。首先,县域内劳动力和土地等生 产要素价格低,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有利于 承接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 业。其次,有城市发展的经验可供借鉴,可以节 省大量人力物力,也可少走许多弯路。再次.由 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县域经济可以处于较高的 发展起点,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条件。最后.县域 经济还可以摆脱传统的束缚和旧技术结构的制 约。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发展起步不仅落后于城 市经济的发展,也落后于发达城市县域经济的 发展,因而,辽宁省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可以吸取和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结合自身的 条件和特点。使全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少走弯路。 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 三是以人为本原则。经济发展的观念在不 断更新.新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不再以 “物”I ̄IJGDP的增长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 即通过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取得技术优势和市 场竞争优势,改善人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的生 活质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县域经 济发展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不能盲目地以总量 的发展代替经济质量的提高,以速度的发展代 替内涵的提高。必须依靠科教兴县。在追求经济 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发展。…渤海大学 特别是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二o。七廿船 要吸取先 行者的经验教训,努力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成 本、生态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走出一条经济与 资源、人口、社会、环境及生态相互协调的发展 道路。 2、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县域经济 发展夯实基础。 进一步调整结构,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村稳定为出发点,立足优势,面向市场,依靠 科技,打造品牌,创新机制,扶强龙头,做大基 地,使农业产业化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以 种植业为主向以畜牧业为主的转变,二是以粮 食作物为主向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转变,三 是以农作物种植为主向以生态林果业种植为主 的转变,四是从注重生产为主向通过龙头企业 连农户带动生产为主的转变,五是实现以粗放 型农业为主向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为主的 转变,六是从重点发展第一产业为主向以加快 发展第二、三产业为主转变。 (2)-是大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壮大 县域经济树立龙头 要紧紧围绕振兴辽宁机械装备业的主打方 向,继续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 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 求,把工业园区和工业小区作为加快县域经济 发展的重点来抓,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与 经济辐射。 (3)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县域经济发展 提供载体。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以此统筹城乡经 济社会全面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 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好城 镇的发展方向,不断增强城镇的综合功能,提升 城镇的品位。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非公经济快速 发展。 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责 任制,另一方面要积极转变观念,招商主体由政 府为主转向以企业、中介组织等为主。同时,优 化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和加快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力求在工业兴县、农业强县、旅游富县 上有新的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县域经济的 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县域经济的发 展完全靠国家投资是不可能的。只有加大民间 资本的注入,才会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5)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 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是招商引资的最基本的 条件。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紧紧抓住中央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机 遇,争取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 次.营造有利于县域经济的环境。包括舆论环 境、人文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目前。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还 不够.人们的认识程度还没有提高到相应的水 平。人文环境、政策法规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都还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这些都会对县域经 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单单依靠农民自己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要实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渤海大学 前五项措施。■.j环境是关键、 萃 鍪是基础。在辽宁省大 版 力发展县域工业的时候,构筑优化环境的长效 参考资料: 机制.营造集聚生产要素的“经济磁场”,就显得 [1]李斌,张晶,史孝贞.县城经济转型促进区域经 尤为重要。 济协调发展——内蒙古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 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J].北方经济,2002(7). 基础和前提.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信心,关系着 [2]孙运锋.域经济的系统分析及可持续发展—— 投资是否安全以及投资能否有效运行。特别是 以河南临颍县为例[J].中州学刊,2006(3). [3]孟祥红,于振英.域特色经济信息化发展与启 在当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区位优势弱化、政策 示[J].中国统计。2oo6(5). 平台基本拉平的新形势下,优化发展环境更是 拉动投资的关键。 (责任编辑陈佳琳) Thoughts of and measures to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in Liaoning Province SUN Ya-jing (Center for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Jinzhou 121013,China) Abstract:County(Xian)econom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economy.Upon the proposal “expanding county economy’’brought up by CPC’S 1 6th congress,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s conducted a8 an important economic task in every part of China.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linked with the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rside in China,and it is also the key to building China’s new countyrside.By na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it is opinted out that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county economy and th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develop county e— conomy・ Key words:county economy;strategic principles;development measure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