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消费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消费调查与分析

来源:爱站旅游


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

—以信息工程学院2009级经济学2班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也在变化。大学生如何合理消费成为社会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大学生究竟买什么、到哪里、怎么买、花多少钱等成为单位、企业、销售行业、家庭所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现在大学生不合理消费成为普遍现象,其消费存在盲目、攀比、浪费、从众、炫耀等问题。怎样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的消费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本文重分析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并且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问题 建议

所谓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生的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活动。〔1〕消费者购买行为是受其心理活动支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某种消费欲望。根据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大脑对刺激物的反应,在这个过程里,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着人的行为。一般而言,当刺激开始作用于消费者的时候,人们便会产生对某种消费对象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会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最后,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寻求符合要求的购买目标并采取相应的购买行为。 1.当代大学生消费基本状况 1.1具体消费结构分析 1.1.1班级整体消费

以班级为单位对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采取访谈形式,调查显示班级整体消费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班级每学年每人上交班费10元左右,而部分班级每学年每人上交的班费却达到50元,甚至100左右。其用途也是多种多样,大部分班级把费用主要用在买资料和复印文件等常见的班级活动中,但是部分班级可能存在不正当使用班费现象,比如使用班费去唱歌、旅游、吃饭等。现在班级消费成为一种典型的群体消费现象。消费者群体是由某些具有共同消费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同一消费群体在购买行为及心理上有着相似的特征,而不同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及心理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2〕 1.1.2宿舍消费

宿舍成员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做了一个很简单的调查,我们班共36人,男生23人女生13人,以男生为例,男生一共4个宿舍。男生的消费来源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父母,这主要因为在中国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学习并且中国的教育缺少培养学生的独立经济能力,加之父母的疼爱使得他们更加不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3〕调查显示来自农村的学生每月的消费主要在伙食费和日用品上,大约开销在300元左右;而来自城市的学生每月的消费却高达1000元;

不得不令人思考为什么部分学生每月的开销这么多,他们把钱用在什么地方了呢?经调查可知,部分宿舍成员存在抽烟、喝酒、赌博现象,这种消费每月可达到200元到300元的样子。此外,还存在“高端”消费现象,有些学生不吃食堂饭经常下馆子,这在伙食费上又要比一般学生每月高出200元左右;而且我们发现现在有些宿舍存在这样一种心态:一些高消费者歧视地消费者,他们认为低消费者穷,不愿与这样的人交往,也许他们认为与这样的人交往有损自己的身份。 1.1.3性别消费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男女性别之间的消费是很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男生消费是比女生消费要高;男女相比,男生上网、烟酒消费较多些,女生买衣服、化妆品较多些;经调查,发现一个女生每个月用于化妆品消费大概在100元;但是女生在饮食方面却比较少,有的女生每月消费可能不到200元;再之,女生在人情消费上也不足男生,一般情况下女生不爱人际交往而男生却频繁与人交往,这样一来男生在人情交往上的消费又是比女生多;男生爱面子,平时在消费上大手大脚的,比如在和男性朋友交往时好大方,善结交兄弟,经常请客吃饭,以表示礼尚往来;在和女性朋友交往时,经常为女生买单,送女生礼物,以在女生面请展示良好形象,表现绅士风度。总而言之,我们通过各项调查可知,一般情况下男生的每月消费要比女生多。 1.1.4恋爱消费

恋爱消费又是大学生消费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可以说因为这一消费导致了大学生的消费的变化。情人之间喜欢搞浪漫,喜欢去玩,喜欢去逛街等,这每一种活动都是需要经济作为后盾的。在恋爱消费中尤其是男生消费,他们为了讨好自己的女朋友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其金钱消费是不言而喻的。经常有男朋友为自己的女朋友过节日买礼物﹑买衣服买﹑化妆品等等,大学生这样的消费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他们难以把握适度原则。经调查,他们的消费来源于父母占七成左右,做兼职占二成,勤工俭学占一成。大学生严格来说已经是成年人了,但其心理不够成熟,热衷于理想的爱情,经不住现实的考验,恋爱消费铺张浪费。 1.1.5信息消费

大学生的信息消费主要在手机话费上﹑网费上,不少大学生不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经常漫无目的的打电话,其时间多达几个小时;平时没课时间经常整天整夜的上网玩游戏﹑淘宝﹑看小说,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影响身体。一般来说,一个学生一个月正常性的手机话费应该在20元到30元,但是有的学生一个月能用掉100元左右的话费。同时,一个学生一个月上网费在20元就够了,但是有的学生150元都易不够。而且大学生易攀比,经常换手机,部分学生依仗家里条件好买品牌手机,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就背着家里借钱买手机。 1.1.6城乡消费

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这导致了生源城市与生源农村的大学生消费也不一样。根据对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不同系不同班级调查显示,生源农村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300元以下占20.4%,300~500元占50.2%,501~700元占20.6%,700元以上仅占0.05%。而生源城市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300元以下的仅占0.06%,300-500元的占30.4%,501-700元的占54.7%,700元以上的占13.2%,说明城市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比生源农村大学生的生活费要高的多。 1.1.7毕业消费

大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他们的消费往往是比较高的。其消费主要表现在他们之间相互请客吃饭、唱歌、看电影,这样的消费是比较高的。有人调查,一般情况下在毕业季一个大学生的消费会比其以往学期消费要多出2000元到3000元的样子,这其中也包括所谓的人情消费。大学生秉着礼尚往来的原则,一贯认为关系好的同学、朋友如果请他们吃饭,去玩的话他们也要作起码同等或别的方式作为回报。也就是说他们这种消费观已经是一种类似于社会中的人情消费了。此外,大学生毕业消费还会买 一些毕业留恋品送人、拍照、租用学士服、买工作装、聚餐等消费,这些都是不菲的消费。

大学生整体月消费水平支出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主要为400-600元,月消费在200元以下和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比重分别为2.5%和1.9%,这表明大学生整体的生活费用还比较正常。

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 200元以下 200—400元 401—600元 601—800元 801—1000元 1000元以上 合计

频数 16 187 237 77 19 8 544

有效百分比 (%) 2.50 36.40 41.40 12.40 5.50 1.90 100.00

为了更好了解大学生消费水平状况,我还调查了大学生消费来源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费用都来自家庭、大部分来自家庭、大部分来自个人、完全由个人承担的有效百分比分别为60%,35%,5.4%,2.3%,看来目前大学生在消费费用来源方面主要靠家庭,很少能独立自立。在新的时期,有关时尚消费、个性化消费、追求品牌消费、盲目模仿从众消费、攀比炫耀消费、廉美皆求消费等成为大学生主流消费形式。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情消费居高不下;恋爱消费比重较大;信息消费逐渐攀升;毕业消费比重大;旅游消费成为时尚。

2.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心理所作出的一系列想法。大学生作为一种群体,其消费心理必然有着共同的特征,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调查会得出当代大学生的一系列消费心理活动以便对不合理的消费心理作出相关的指导。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必然受到特定的环境影响,具有自身的特点。〔4〕 2.1大学生心理特征 2.1.1求实心理

部分大学生追求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价值作为购买目的。他们往往比较注重商品的实际效用、功能、质量,要商品具有明确的使用价值。讲求经济实惠,经久耐用,不太在意商品的外观、形状、色彩、包装等。这样的消费者在购物时是认真仔细的,一般不受外在的宣传和广告的影响。大学生具有这样的购买心理主要是因为:一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二是受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他们注重节俭,精打细算,讲求实用,鄙视奢华。 2.1.2求新心理

有些大学生消费追求商品、服务的独特、新颖、时尚。他们与求实心理的大学生完全不同,他们注重商品的外观、造型、样式、色彩、包装。他们不太看重商品的实用性、价格、功能、质量,具有这样的消费心理的大学生容易受广告宣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2.1.3求廉心理

这种消费心理主要是指相关的大学生以追求商品、服务的价格低廉为消费目的。这类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是十分敏感的,喜欢在商店做优惠、打折活动时购买商品。他们大部分都不会购买新上市产品,而是等待商品低价处理时购买。在这种消费心理驱使下,消费者宁愿多花点时间去了解、比较商品价格差异,选择最便宜的商品。一般而言,具有求廉心理的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花色、款式、包装等不是十分挑剔,而对优惠、打折等促销活动有很大的兴趣。 2.1.4品牌心理

当前一些高收入群体、大学生向往品牌心理比较明显。他们重视商品的商标,喜欢购买名牌产品。他们认为购买名牌产品可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财富。追求品牌不能说就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但是一味的把品牌作为购物第一要求,非品牌不买行为就是非理性消费了。现在有些大学生盲目攀比,看见别人穿品牌衣服、买品牌产品,自己就效仿。这往往回家里造成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 2.1.5炫耀自我心理

有些大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身份和财富而喜欢购买名贵商品、稀有商品及价格惊人的特殊商品。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炫耀自我,这样的学生也许家里条件真的

不错,但可怕的是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如果同样有这种嫉妒、攀比心理,这将会给他们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会使他们自己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 2.1.6盲目从众心理

据有关调查大约有10.5%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适合自己。他们随大流,看见别人买什么他们就买什么,不管是否他们真的需要,严重存在消费现象。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支配父母给他们的钱,这主要源于大学生自主意识不强,缺乏判断力。 现实的市场营销实践证明,满足人们的生理性需求是有限的,而满足心理需求则是无限的。消费者的生理性需求是相对稳定的,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则是变化的。消费者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一旦原有产品不能满足新的心理需求时,就容易受到新的购买冲击,从而使购买频率加快。因此适度的引导,通过挖掘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可以使大学生的消费变得合理。 3.影响大学生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在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前,我们首先来分析下购买者行为模式。消费行为研究就是研究人们怎样花费自己的资源(金钱,时间)于有关消费品上的决策行为。这分析过程主要有:消费者购买什么产品?如何购买?在什么时候购买?在什么地方购买?至于人们为何购买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购买者以上外显购买行为,只是购买者对来自各方影响的反应,这是购买者复杂的内在心理作用的反应。可以用图形来表现:

销售因素 其他因素 产品 价格经济 政治 销售地点 文化 科技 销售人员 购买者“黑箱” 购买者的特征 购买者的反应 商店的选择 商品的选择 购买数量、时间选择 图中所谓的购买者“黑箱”,是指消费者的心理,它是神秘的,人们很难看见其内容,但是这种神秘的心理可由其反应看出来。因此从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型可看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主要是购买者特征,至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主要可以从文化、社会、个人心理来分析。〔5〕现在分析如下: 3.1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欲求与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文化本身主要包括语言、法律、宗教、风俗习惯、音乐、艺术、工作方式。文化因素会对个人的购买行为产生极其深广的影响。从对消费者行为影响角度而言,文化是个人的后天学习来的,是对某一特定的社会成员消费行为直接产生影响的价值观、风俗、信念等。当代大学生是深受高等教育的一代人,但其在消费上未必有科学的消费观念。在大学这一特定的氛围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消

费是有自身特点的。 3.2社会因素

大学是一个类似于社会的小型社会,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但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相关群体、社会地位的影响。 ⑴家庭

大学生的家庭状况对其购买行为有着深厚的影响。一般人在整个人生历程中深受自己的父母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不能够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那么可想而知它会对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现在大部分的家庭条件都不错,而父母对孩子也比较疼爱,只要是孩子想要的东西,他们都尽量满足孩子。熟不知这也许已经给孩子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父母应该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应该依仗家庭条件好从而纵容孩子盲目的消费。 ⑵相关群体

所谓的相关群体,是能够影响他人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群体。一般来说这些相关群体主要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情侣、宗教组织,这些群体经常互相发生影响作用。在大学期间,很多大学生会感觉到没有事做,觉得生活比较无聊。为了打发时间他们往往是模仿他人,看见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典型的代表就是“宿舍效应”。每当周末更是显得无所事事,逛街却成为了必做事项。在这种“群体效应”影响下,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盲目跟从。 ⑶身份地位

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越高,其消费水平就越高。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会影响其购买行为。在大学里,学生的身份地位这方面也许显得不明显。但是有些学生自认为家庭背景好,自己父母或许是当官的或许是有钱人,在他们的心里就自己会认为他比别人地位高,是“官二代”或“富二代”。在购买行为上自然要比别人高,要买能够显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消费品,只有这样别人才会知道他们的高贵并且尊重他们。 3.3个人特征

人们的购买行为受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的影响。所谓的生活方式,就是指人们的生活格局,集中表现于他们的活动、爱好和思想上。所谓的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客观环境所作出的反应的心理特征,比如外向与内向、懦弱与刚强、主动与被动等等。那些一贯保持节俭的生活方式的人,其消费往往也是节约的,可谓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必然有良好的消费习惯。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的消费习惯,一些营销人员提出一个与性格相关的观念,即自我观念。自我观念主要是讲我们怎样看待自己或别人怎样看待自己。每一个人都会自认为自己属于什么类型的人,或别人会把自己看成是什么类型的人,因而在行为上应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合。正式由于这个道理市场营销者他们所塑造的产品形象,必须与目标市场消费者的自我形象相符,不然人们是很难会选择与其自我观念不相符合的

产品。 3.4心理特征

消费者有很多的消费心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购买动机。著名的马斯洛动机理论对消费者分析和市场营销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马斯洛动机理论内容有:每个人都有很多需求;这些需求按重要性不同可阶梯排列;人总是首选满足最重要的需求;当较重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转到下一个重要需求。用图形可以描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自我发展与实现需求 相关尊重需求 社会满足需求 安全需求 最基本的消费需求

因此,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出,一般情况下人们消费需求是不断提升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是越来越高的〔6〕 4.大学生应当科学消费

4.1大学生科学消费的重要性 4.1.1道德方面需要

我们熟知的古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就是我们古代提倡的消费观,它同样适合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大学生虽然不需要亲自去培植庄家,但是大学生应该懂得尊重劳动和劳动果实,这同样也是对父母的尊重。科学的消费观需要大学生孝顺父母,做一个体谅父母、明白事理的好孩子。此外,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勤俭节约,细水长流。节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品质。 4.1.2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正确合理的消费,只有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习惯才能健康的身体。现在大部分男性大学生存在大量抽烟、喝酒现象,这种行为不仅仅影响正常学习而且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通宵上网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典型的伤害身体行为,是不科学的消费行为之一。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不应该有这

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应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4.1.3国家政府倡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为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同志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树立勤俭节约意识,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携手共建节约型校园,同心共筑节约型社会!3月21日,北京大学向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发出倡议书,倡议大家“从点滴做起,树立科学消费观,共建节约型校园”。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各高等院校应该向北京大学看齐,倡导本校学生合理消费。 4.2引导大学生正确科学的消费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是众所周知的,到底该怎样去引导他们正确消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学生还没有完全踏入真正的社会,他们独立意识不够强,需要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和社会的帮助,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消费行为。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正确消费方式 4.2.1.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观念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来,大概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最早被英国的一些学者提出,后来就很快传播到很多国家。绿色消费的主要意思是指消费那些对环境无害的商品。据有关报告记载〔7〕,绿色消费旨在避免使用六大类商品,这六大类商品包括:①有害人类健康的商品②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会带来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③过度包装带来不必要的浪费的商品④使用来自稀有动物和稀有资源的商品⑤生产对动物有害的商品⑥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国际中使用5个R的开头单词来表示环保,即节约资源(reduce);绿色生活,环保购物(reevaluate);重复使用(reuse);循环利用(recycle);保护自然(rescue)。我国在绿色消费方面主要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应该选择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要对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给予正确的处置,不应带来环境污染、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8〕 4.2.2科学消费

科学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科学消费的概念目前还不完善,但已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科学消费是对不文明、不正确、不科学的消费的纠正。〔9〕一个科学的消费需要有科学知识指导,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才能够实现正确的消费。目前大学生消费大部分都是随意性的消费,没有使用科学的知识作为指导,这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已经抛弃了社会责任、老师的教导、父母的叮嘱,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

人了,完全不需要他人的指导了。 4.2.3生态消费

生态消费主要含义是指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提供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的产品及相关服务,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同时要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增加对无害的材料使用以代替使用有害材料,使在生产产品和相关服务上产生最少的污染物,从而不危害后代的需要。〔10〕我们大学生应秉承生态消费观念,做四有公民,不破坏自然,从小事做起,为国家做贡献。 4.2.4正当消费,把钱花在刀刃上

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没有节约意识,他们不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父母给他们充足的自金,这样反倒使他们随意支出、盲目高额消费、追求时尚。一味的和比人攀比不是一个好的消费现象,追求实用才是合理的消费原则。作为学生,应该把钱花在必要的地方,把钱花在自己最需要的地方才是明智的选择。 4.2.5消费做到心中有数

在大学里你会经常听到一些学生说;“不知不觉这个月又没钱了,都不知道钱花哪里去了”。可见这些学生从来都不把钱怎么花去的当一回事,缺少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为何不尝试着建立自己的小账本呢?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消费心中有数了,很好地帮助了自己安排收入和支出了也可以避免糊涂消费了。 4.2.6要树立节俭意识

大学生平时生活中一般很少有很大的收入和支出,多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开支。这些小开支虽然很不起眼,但是积少成多,如果没有节约意识很快就把父母给的生活费花完了。大学生要养成节约的习惯,有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总而言之,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大学生是否能正确消费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才能够正确科学理财。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对象,将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比较重,养成科学的消费观、良好的消费习惯不仅对他们本身有重大意义甚至对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各方齐心协力加之大学生自身努力,那么大学生形成一个好的消费观在不久的未来必然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江林.消费行为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美)罗格D.布莱克韦尔.消费者行为学[M].机械出版社,2009

〔3〕马芙玲.浅析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27) 〔4〕杨海莹.消费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徐佳丽.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成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 〔6〕徐萍.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7〕王枝茂.市场营销学[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8〕何永祺,张传忠.市场营销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9〕卢思锋,何耐铭.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1) 〔10〕候玲,王洪斌.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