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科的日子
有人说,这里工作的最脏,不是车祸,就是外伤;也有人说,这里的工作最累最无规律,突发事件最多,纠纷发生率最高,吃饭没定点,困了没得睡;还有人说,这里的工作最复杂、应急性最强、风险性最大;当然还有人说,这里的工作没有四季、没有昼夜,面对生命,这里的工作人员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都会第一时间赶到“阵地”。这里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没有昼夜之分,只要有人求救,哪里有需要就要到哪里去,哪怕是下班时间手机也是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是的,这,就是急诊,而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急诊护士。
不知不觉,我在急诊科已经四年了,回忆起这四年的点点滴滴,忙碌的、紧张的、悲伤的、欣喜的。。。太多太多的记忆,一幕幕仿佛电影般在脑海里闪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4.17”事件了。那是2011年4月17日中午,佛山市辖区遭遇罕见的龙卷风及大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冰雹,最大阵风达到13级,这是2011年以来广东遭遇最强烈的雷雨大风天气。在出现持续约20分钟的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后杏坛多地发生水浸、倒树、厂棚倒塌等现象。120急救中心在5分钟内不断发来房屋倒塌的抢救通知单和遇到雷击病人的抢救通知单。记得那天我刚下夜班回到宿舍,洗漱完毕正准备休息,一阵急促的电话响起,是护长:“回来帮忙抢救,即刻!”简短有力的话语中我感到了事态的紧急性和严重性,顾不上多想,骑上单车冒着风雨一路飞奔赶到科室。“医生,救命啊!医生快来救命啊!”听到呼喊我们箭步冲
出去,看到几位家属抱着一位男性患者慌慌张张地跑进急诊,只见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痛苦面容、左腹部见约20cm开放性伤口,部分肠管、大网膜外露,活动性出血,我们立即用无菌湿敷料保护肠管,测量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道,安慰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经医生进一步检查患者要送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立即由医生护士转外科进一步治疗。这边刚结束那边又来了2名头部外伤的患者需马上清创缝合,手头的工作还没处理完,120的对讲机又响了,在南朗有一名雷击伤的患者现场已意识丧失,需马上送回急诊科抢救,通知科室做好抢救的准备。我马上通知医生跑到抢救室准备气管插管用物,吸痰机、心肺复苏仪,除颤仪及抢救用物等,几分钟后救护车回来,我们推着车床将患者安置抢救室,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当最后一名伤员病情稳定后安全入院继续治疗,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身边的姐妹们一个个身上的工作服全都溅着血花,一个个都忘了时间忘了疲惫,满是汗水的脸庞却依然保持着微笑。
都说急诊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这些在最前线冲锋陷阵的白衣战士们正是用我们的美丽、温柔、仁爱、信念演绎着对这份职业的坚守,对生命的尊重。急诊的步履永远是匆忙的,我们苦在其中,亦乐在其中。当我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的岗位是平凡的,我的工作却是不平凡的,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履行着一个普通护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更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神圣,我为我自己是一名急诊护士而感到骄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