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朱熹被誉为王阳明之后最为重要的儒学家。在他的著作中,最为闻名的便是《朱子家训》了。《朱子家训》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它对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朱子家训》的原文及翻译,并探讨这本书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
《朱子家训》的原文如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以学问之道,求可观之义,所以事君也;以安乐之所由,求获益之效,所以事父母也;以容民之所由,求安全之效,所以立政治也。此三者,所以全生民也。所以道德者,得此三者,则有得天下之民心矣。所以明君者,有得天下之民心;所以明父母者,有得家下之子民心;所以明世者,有得天下之非己族之心。人心四方,甚无足儿踏之地,然必不可不得其所;得其所,各自安其事。未得其所者,怀愗怨;得之者,心悦诚。夫得其所者,心乐其事。心乐其事,不知其所为物。物其得乎人,得乎天。得乎人者,有颜色;得乎天者,常不见其形。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故珍惜言下之力,是谓博思虑之谋士;重其饮食之味,是谓精进事之仕人;博闻强
志,以往得之,是谓滴水穿石之事业。先人已有之言,曰:来而不往非礼也;出言而不敬非言也。可贵者,德之端也;可贱者,恶之基也。故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于小人也,犹鬼之于魄也。学者因人而学,取则宜乎中立;事者因时而制,成则宜乎中和。慎其终始,而无敢专者,是谓中道而序行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不用东流,故弃之。何必致其任重而道远者乎?幼学而好古,成士而执礼。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不敬,则民易使之。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过然后改,闻过自急,是谓固执,而进之者有所不见。见贤思齐焉,传是有威仪焉;凡事以有始为贵。欲终者,必其始得之;是故君子慎始也。
翻译如下: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于止于至善。知道的边界才能有稳定,考虑到稳定才能有安宁,有安宁才会有思考,思考的后果才能得到;事物有头有尾,事件有起点有终点,如果知道先后次序,便会靠近道路了。
在学问的道路上,为了得到有用的意义,是为事君;为了父母的安乐,求收益效果,是为事父母;为了容纳大众的安全,求收到安全的效果,是为立政治。此三者,是为了维护人的生命。道德是得到这三点,才能得到人们的心灵。君主是因为得到了人们心灵,才有了明显的先见之明;父母因为得到了儿女心灵,才有了事业;天下人因为得到了外族的心灵,才有了明显的世间之明。人们的思想遍布四面八方,甚至没有足够的土地;但是人们必须得到自己想要的,这样才能开展自己的事业。
如果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就会心存怨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便感到自己非常满意。对于得到自己想要的,会感到身心愉悦。身心愉悦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那是因为天然禀赋所得到的,得到的就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没有菇凉的形状。
善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珍惜心中的话,就是谋士深思灵敏的表现;重视食品,就是勤奋工作的好表现;宽阔的视野,强烈的意志,去追求它。先人曾说:来而不去是不礼貌的;说话不恭敬,就不是好话。尊贵的人,要建立在品德端之上;卑贱的人,要有一个恶基础。君子处事和乐而不同,小人处事忌己而同;君子对待小人,就像鬼对待灵魂一样。学习者要因人而学习,取则宜于中立;工作者要因时制宜,做好是宜于适度。谨慎始终,不敢专横,就是走中道,端正地行事。
人的一生就像是白马在刹车的瞬间飞逝;不必往东流去,我们可以把它扔掉。何必去做重且远的距离呢?从少年时代开始,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古代知识,成年后应该保持礼仪之尊。如果上级喜欢礼仪,那么民众就会易于控制。如果没有礼仪,那么民众难以控制。学习哲学靠近识知,实践道德是宜于仁爱,知道羞耻是宜于勇武。当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当我们听到别人的错误,要积极地改正,这就是坚持不懈,并前进的过程。见到贤人,思考到齐;传播名声有威仪;大多事情,在于开始时就了解到了它的重要性,希望最终实现目标;因此,君子需要从一开始就谨慎地行事。
《朱子家训》的影响
《朱子家训》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圣经,被广泛地传授在中国家庭之中。它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朱子家训》不仅是一本传统的礼仪书,更是一个蕴含着人生智慧的巨大的宝藏。它的出现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空气和新的生机。在以往教育中,以道理说服人,以情感角色图表人,是成功的主要舞台,这一点在《朱子家训》中有着很好的体现。在文学方面,它指引了许多人的文学创作。在文化方面,《朱子家训》主张天人合一,重视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在教育方面,《朱子家训》规定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最好使用正确的言词,教育孩子要具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在伦理方面,《朱子家训》主张学习自律行为、尊重别人、发扬诚信等,这些观点对于繁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
《朱子家训》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它接受了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熏陶,既表现了朱熹的思想成果,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长处。它对于中国家庭教育的影响上乘,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著作之一。虽然历史洪流的变迁已将它淹没在云中,但《朱子家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在人们记忆中存在,成为中国文化的珍宝,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