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加之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加速,建筑行业呈现出了迅猛的发展态势,其质量建设更为重要,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基本。而工程造价咨询作为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对提升成本、效益比有着重要价值。为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合规、合理、准确、可控,保障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从工程造价咨询审查的角度,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归纳和总结工程造价咨询审查在资料完整性、组织流程、合规性、技术编制原则合理性等方面的常见问题,提出搭建数字化协同平台、编制以项目为单位的咨询审查办法、建立合规性和合理性典型问题目录等解决措施,可为类似工程项目咨询审查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审查;数字化协同平台;解决措施
随着国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规模巨大的基建项目中,工程咨询单位的作用愈发重要。工程造价咨询审查作为工程造价咨询的重要内容,能够从专业技术角度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合规性、合理性、准确性等进行把关。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归纳和总结了工程造价咨询审查中的常见问题,并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工程项目咨询审查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工程造价咨询审查项目常见问题 1.1送审资料质量问题
首先,工程造价咨询审查资料完整性常见问题及影响见表1;其次,送审资料版本不对应该问题较为隐蔽,除编制单位,其他单位较难发现。一旦出现问题,将对审查工作产生严重影响。例如,某项目通过专业造价咨询工程师的全面审查,编制单位才发现送审的技术文件版本有误,导致审查工作重新进行;再次,送审资料不合规目前,送审资料不合规的问题较为突出。例如,某项目的施工图预算审查,送审资料未经强审。咨询审查完成后,发现该项目存在不符合强制性规定
的问题,设计需要进行整改,导致造价咨询审查工作停滞;最后,送审资料存在大量错漏传统的制图方法和设计分工容易产生错漏问题。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庞大、涉及专业较多,甚至需要不同的单位合作完成。因此,容易出现项目资料版本不对应、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导致送审资料存在大量错漏,影响了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表1工程造价咨询审查资料完整性常见问题及影响
1.2进度拖延,流程混乱
第一,进度拖延。当前,项目资料送审进度拖延的问题较为突出,容易导致审查环节进度延误。第二,流程混乱。送审单位在收到审查意见后,常常替换或更改报送资料,使得审查工作又回到起点。这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问题。
1.3合规性存疑
一是项目内容与投资内容不一致。项目通过审批立项,才能开展后续阶段的工作,但在实际工程中,“搭便车”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某项目送审的初步设计概算包含计划同步实施工程的投资,但该同步实施工程并未得到立项批复,属于不合规的工程项目。再以某项目的变更预算为例,该项目发起变更的理由是周边新增了建筑物,需要新增该建筑物的保护措施。但送审的变更预算,除新增
建筑物保护措施费,还包括与变更理由不相关的投资内容,也属于不合规的工程内容。二是项目投资不符合相关要求。国家相关管理政策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直接工程投资较建设规划增幅超过20%的,应按相关规定履行建设规划调整程序;初步设计概算不得超过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估算的10%;施工图预算不得超过概算等。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项目投资已超上述规定但未及时纠偏,仍继续推进的情况。
1.4概预算编制原则不合理 第一,概预算编制范围不合理
概预算编制范围不合理主要是指将不属于该工程范围的内容列入概预算,或者漏计该项目的部分投资。在项目变更方面,变更前与变更后投资口径应保持一致,但在实际工程中,易出现变更前后投资口径不一致的现象。第二,概预算编制原则不合理概预算编制原则不合理主要包括定额选用不合理、概预算编制时点不正确、常用指标和参数选用不恰当(如土石方运距、钢支撑租赁和降水井使用时间等)等。上述问题都将导致工程造价不准确。局部方案变更导致整体方案不合理在设计初期,重点关注的是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设计方案比选。在实施阶段,在优选方案的基础上,应进行深化设计。但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条件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将造成工程方案的局部变更。在实施阶段,很容易忽视局部方案变更对工程整体方案合理性的严重影响。
2.解决措施
2.1搭建数字化协同平台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咨询数字化协同管理水平较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搭建基于业务的数字化协同平台,实现项目策划(包括人力、进度、流程)、合同管理、收入和成本监控、风险管控和知识管理等线上管理。同时开放接口,完善审查项目的资料上传、资料完整性智能检测、进度延迟自动预警、审查意见交互等功能。通过数字化协同平台进行项目策划,可预先设置送审资料清单和格式,对上传文件进行检测。对于不符合清单和格式要求的,给予提醒和退回。同时,要求送审单位签署资料质量承诺函,重点检查送
审资料版本的正确性、内容的完整性、前置审查或流程的规范性等。在成功上传送审资料并逐条签署质量承诺函后,协同平台能够自动将任务推送至咨询工程师,并按进度提醒完成时间节点。咨询工程师在平台上完成咨询审查,并通过平台反馈意见至送审单位,送审单位可在平台上进行意见回复和佐证材料提交。必要时,咨询单位可以组织线下会议,解决争议问题,会议资料上传至平台留存。上述措施可有效解决审查流程混乱、进度拖延等
问题。
2.2以项目为单位编制咨询审查办法
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种类众多,且工程建设项目各具特点。因此,建议结合项目特点,编制咨询审查办法。咨询单位在承接业务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熟悉项目特点,了解委托方需求,编制符合项目实际的咨询审查办法,保证后续咨询审查有据可依。项目咨询审查办法内容大纲见表2。
表2项目咨询审查办法内容大纲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咨询审查业务前,建议将咨询审查办法报送委托方审查,并征求送审
单位意见,这样有利于事先解决争议,为后续审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3编制合规性和合理性审查典型问题目录
合规性和合理性问题属于原则问题,对项目投资影响较大。建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加强知识管理,编制合规性和合理性典型问题目录。一方面,可聘请行业专家协助编制初始目录,后续动态补充完善;另一方面,对于业务实践过程中新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补充记入目录。
2.4全面进行咨询审查
全面咨询审查包括流程完善性审查、资料完整性审查、合规性审查、合理性审查、工程量审查和计价审查。其中,流程完善性审查可结合资料质量承诺和资料需求清单设置实现,资料完整性审查可通过数字化协同平台实现。例如,对于初步设计概算审查,在送审资料中要求上传项目建议书批文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文;变更预算审查,要求上传各级审查的会议纪要。对于合规性和合理性审查,可对照合规性和合理性典型问题目录进行逐一排查。工程量审查可根据图样进行详细计算。计价审查是指审核清单组价、工料机价格、取费标准、估算指标等是否符合计价标准,工程数量与计算结果是否一致。通过完善全面咨询审查流程,提高咨询审查效率,落实咨询审查的重点环节管控,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结语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强对既有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同时重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工程造价咨询审查水平。通过编制工程造价咨询审查办法、建立合规性和合理性典型问题目录等措施,有效提升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峰.城市轨道交通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关切点研究[J].建筑经济,2021,42(7):28-30.
[2]王鸿霞.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各阶段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31-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