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
科技信息 工程技术 坝浇混凝土楼褫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 广东长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梁晓燕 [摘要]本文针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比较常见质量通病之一,通过对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了防治裂缝产生 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 裂缝 防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现浇钢筋混 凝土结构的建筑在各种规模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现浇钢筋 混凝土楼板解决了以往工程中预应力空心板拼缝纵裂缝的质量通病, 加强了结构抗震性能,但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中也遇到不少 4、预埋管线,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混凝土截面受到较多削 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管线的 直径较小,并且房问的开问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同于 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 新的问题。现浇结构楼板的裂缝,就是其中比较常见且又难以解决的工 程实际问题之一,针对这个质量通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施工经验和教 训,对其形成原因及控制做一下简要分析。 一、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成因分析 l、目前工程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普遍采用泵送,其水泥用量、水 灰比、坍落度等都比较大,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 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 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 量较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 生裂缝。 2、模板、垫层过于干操。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洒水不够,过 于干操,则模板吸水量大,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混凝土施工中浇捣不当。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播人不当, 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影响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 产生。 4、预埋管线引起的裂缝。预埋管线,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 面混凝土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 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小,同时线管的铺设走向又不重于混凝土收 缩和收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 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铺设走向又重于混凝土的收缩和收拉 方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5、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平压光。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 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 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 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6、大面积混凝土浇注,对水化热计算不准、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 工作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产生温 度裂缝。 7、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 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 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无 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为,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 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 现裂缝。 8、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 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 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 坡槎;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9、养护不当。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 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 板表面游离水面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 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 二、混凝士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根据混凝土裂缝的成因,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预防要比事后修补有 效得多。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I、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满足强度要求、施工要求、防止产 生裂缝的需要出发。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 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用级配优良、含 泥量符合规范要求的砂、石原材料,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 同时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 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明显 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 土成本的作用。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 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 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2、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混 凝土水分。 3、浇捣时,振捣捧要快播慢拔,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 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应提倡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以排 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320..—— 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混凝土 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线管或 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 5、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 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 6、混凝土的降温和保温工作。对于厚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充分 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等), 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降低峰值。浇捣成型后,应采取必要的蓄 水保温措施,表面覆盖薄膜、湿麻袋等进行养护,以防止由于混凝土内 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 7、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 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d左右一层,最快 的甚至不足5d一层,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h的养护时 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 房间雪上加霜。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 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施工时较常见。 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必须养 护(一般不宜小于24h)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 控制在6~7d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的24h前, 可限于做测量、定弹线等准确工作,最多只允许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 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h以后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的柱和 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 3d后方可开始吊卸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模板的正常支模 施工。 (3)在模板安装时,吊运上来的材料应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的 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载和振动。 8、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旌工方案,杜绝在后浇 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 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 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9、加强对楼板早期养护。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 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减少混凝土初期伸 缩裂缝发生。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 员作业,因此楼面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 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并建 议采用喷养护液进行养护,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减少 对施工的影响。 三、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在采取了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有少量的 楼面裂缝发生。当这些楼面裂缝发生后,应在楼地面和天棚粉刷之前预 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由于住宅楼地面上部的 粉刷找平层较厚,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钢板网或抗裂短钢 筋进行加强,并且上部常被木地板等装饰层所遮盖,问题相对较小。但 板底侧粉刷层较薄,并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所 以板底更应妥善处理。板底裂缝宜委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 维等材料对裂缝做粘贴加强处理。 四、结束语 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 适当地控制施工速度,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传、 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做到科学施工,坚决摒弃违反科学的蛮干做法。只 有这样,才能使当前民用建筑楼板结构裂缝的这一质量顽症得到有效遏 制。 参考文献 [1]王顶堂.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J].工业建筑 工程学报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湖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fMj.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