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工程建筑2014年5月(中)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王顺义1吕振潭2 ’ (1.青岛九鼎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2.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是目前建筑业加强治理的质量通病之一。本文主要从材料及施工方面来分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 板裂缝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楼板;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预防 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裂缝,是目前建筑业 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 楼板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住户投诉以及索 赔。由此可见,混凝土的楼板裂缝的成因分 极易造成楼板结构的破坏。 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过分减少模板 周转的套数。导致混凝土楼板尚未达到设计 及施工规范要求的强度就被拆除模板及支 据施工方案中的计算书,严格控制施工荷 载,对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 性、抗倾覆性进行施工验算。模板及支撑系 统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楼板模板支撑的间距 析和预防工作将对我们控制工程质量起到 重要的作用,也能减少住户与开发商纠纷事 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工程建设中楼板裂缝的现状 通过对大量的工程实例观测,楼面裂缝 的发生除以阳角45。斜裂缝为主外,还有较 常见的三类:沿构件支承边缘的垂直于受力 筋的裂缝,预埋管线及线管集散处的裂缝, 施工材料临时卸料区的裂缝。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从混凝土方面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从混凝土材料性质角度分析,裂缝主要 是混凝土的收缩造成的,收缩是混凝土的固 有特征。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由于化 学作用和干燥作用使混凝土的体积产生收 缩,因此,裂缝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混凝土使用的水泥质量优劣及用量多 少、骨料级配及含泥量大小、掺合料用量多 少,外加剂使用是否得当与楼板裂缝的产生 都有一定的关系,尤其现在城市住宅楼基本 都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搅拌过 程中一旦各种材料质量控制不严、水灰比失 调,都将是导致楼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重要 原因。 2.从施工方法及部署方面分析裂缝产 生的原因 施工人员不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弯矩 筋的正确位置,野蛮操作,踩踏已绑扎的上 层负弯矩筋,致使其下陷,浇筑前及浇筑中 也不及时对其进行整修。使得混凝土保护层 过大.板截面的有效高度减少,使负筋起不 到应有的作用,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 要求,形成沿构件支承边缘的垂直于受力筋 的裂缝。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由 于混凝土截面受到较大削弱,便容易产生裂 缝,特别是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且敷设走 向又不重合于受拉方向时,楼面很容易产生 裂缝。 模板施工不规范。有些工程在施工时。 模板及支撑缺少足够的刚度,垂直支撑数量 过少,使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及成型后模板 出现过大变形,导致裂缝的产生。 过早的加荷是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 重要原因,这种裂缝的产生将是永久性的。 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把主体结构的层数的 施工速度在4~6天,层,混凝土强度还没上 来,就往楼板上吊钢筋、钢管、模板等材料, 撑,造成楼板下沉,出现裂缝。 现浇混凝土楼板在浇筑后不及时覆盖 塑料薄膜造成混凝土中水分迅速蒸发,表面 龟裂;如后续不及 一步发展。 施工单位不重视后浇带的施工,不按照 设计的要求留缝,甚至不支模板,造成留缝 处混凝土无法振捣密实;后浇带模板的支撑 系统拆除过早;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疏 松的混凝土未凿除干净等原因都可能造成 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 三、预防裂缝的措施 1.从材料方面预防裂缝的措施 混凝土供应企业应控制好混凝土原材 料质量、配合比设计及计量。在原材料一定 的条件下,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的收缩有 很大的影响,包括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 量、水灰比、砂率,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大、 水灰比的增加、砂率的增加,收缩也相应的 增大。 水泥的矿物成分对混凝土收缩有一定 影响,不同种类水泥对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影 响也不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 粉煤灰水泥,因为粉煤灰水泥的收缩值是最 小的。 控制好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不得用细 砂或特细砂,尽量降低细骨料的含泥量,因 为采用含泥量大的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性 大的,抗拉强度低,容易产生裂缝。 2.从施工方法及部署方面预防裂缝的 措施 在挑檐板转角、外墙阳角、大跨度板的 角部等处配置放射筋,可以有效预防楼板阳 角45。斜裂缝;在现浇板开洞处按设计及规 范要求配置加强筋,可以有效预防洞121周边 裂缝。保证板底钢筋垫块的数量每0.8 Irr不 小于1个,通长钢筋马镫间距不超过800mm。 在浇注混凝土前应铺好跳板,浇筑过程中应 指派专人进行保护、整理钢筋,防止施工人 员的野蛮踩踏,保证负弯矩筋不下陷,防止 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 线管尽量布置在梁内,在楼板内不宜立 体交叉敷设,严禁出现3层及以上的线管交 叉,交叉布线时宜增设线盒。在多根线管集 散处宜采用放射状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 排列。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 处,应沿管方向增设d ̄4@150宽500ram的 短钢筋网片来加强。 施工前应编制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根 342 应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还应考虑施 工中吊装荷载对模板体系刚度及稳定性产 生的冲撞影响。 严格控制板面的上荷时间。楼面上人放 线时间不得早于混凝土终凝后18h(4月至 11月)和24h(12月至次年3月);楼面吊 运钢筋、模板等材料时间不得早于混凝土终 凝后36h(4月至11月)和48h(12月至次 年3月);施工用的材料吊装应视工序的进 展情况分批吊装,材料堆放处应提前铺设木 垫板。吊装在楼板后,不宜堆放过于集中, 尽量放在支座处。放置时要轻放,减少对楼 板的冲击破坏;模板体系周转套数不宜少于 4套;梁板构件的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设计 及施工规范允许的设计值方可拆除模板及 支撑系统,如上部有施工电梯或落地外脚手 架时,支撑系统应适当加密,在上述设施使 用过程中不允许拆除支撑。梁板底模拆除 时,不应对楼板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 和支撑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楼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及时覆盖塑 料薄膜,保持混凝土水分,防止急干裂纹。 在板面混凝土强度足以上人操作时及时覆 盖麻袋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如 有抗渗要求时不小于l4天。 施工后浇带时,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 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的指导 下,对后浇带的进行规范施工。严格按图纸 设计要求留缝,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后浇带 模板要独立成体系,严禁在后浇带未浇注混 凝土前就将其模板、支撑系统拆除掉而导致 后浇带两边的梁板形成悬臂,造成混凝土楼 板的裂缝。 综上所述,对于裂缝的预防。既要加强 设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管理,也要加强施工方 面的管理。施工单位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主管部门加大的监督与检查力度,就能最大 程度的减少裂缝发生,给用户一个满意的建 筑产品。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4-2002(201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11。 [2]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青岛: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0。 【3】冯乃谦.实用混凝土大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