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一中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本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领域,11个二级指标工程,50个要素(8/9/24/9)。
一级指标 1.教学管理 二级指标 3.1教学常规 3.教学过程 3.2教学研究 4.教学效果 20 60 权重 10 2.教学保障 10 长春一中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水平评估指标
一级二级指标 指标 得分 评估标准 分值 评分操作方法 自 评 他 评 备查材料 . >
.
1. 教 学 管 理 1.1 教 学 理 念 ①表达\"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 ②实施素质教育,表达创新教育,具备先进的历史教学理念。 ③坚持启发式教学。 ④面向全体学生。 ⑤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个性开展。 每个要素各1分。 5 能够表达历史教学理念的有关材料,如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著作等。 ①按照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的要求,1.2 开齐必修模块,开足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教 ②按照\"吉林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开够选修模块,为学 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 计 ③学校历史科组有教学工作方案、学年和学期教学方案,目标明确,措施划 具体。 ④学校有历史学科开展规划。 ①历史专任教师数量满足历史教学工作需要,能够高效率完成教学工作;全体历史教师都具备规定学历资格;拥有教师资格证书,使用普通话进展历史教学和交流。 ②历史科组长有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并承2.1 担历史教学课题研究。 教 ③历史科组有教师专业开展方案和制度,有历史教师继续学习方案,有针学 对历史教师在工作奖励和表彰的措施。落实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人 制度,教师修足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开展了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 员 ④重视抓好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有在当地有声誉较高的历史学科带头人,并能开设有一定影响的示范课、研究课。 ⑤历史教师具有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能力,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授课占15%以上,80%以上历史教师能熟练使用电子计算机,能自行开发局部多媒体课件。 ①要素2分; ②③④要素各1分。 5 ①历史科组年度教学工作方案、学年度课程方案安排表。 ②全体历史教师学年和学期教学方案。 ③历史科组周课程表。 ①历史专任教师情况表。 ②反映历史教师工作水平、学历状况的有关材料。 ②历史学科带头人根本要求。 ③历史教师听课记录本。 ④历史教师开发的局部多媒体课件。 每要素1分; ⑤要素中未到达的,该项得0分。 2. 教 学 保 障 5 . >
.
①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要求,根据学校实际配置历2.2 史专用室等教学设施,并得到充分使用,而且提供给师生有足够的开放教 时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学 ②学校经费使用方案中,用于历史教师专业开展、历史专用室、历史图书条 和相关资料购置等工程有足够权重。 件 ③校园网有宽带接通吉林省根底教育网,并有相配套的历史教学应用软件,历史教学应用〔含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充分。 ①要素1分; ②③要素各2分。 5 ①历史专用室设备配备情况、使用制度、使用效果等。 ②相关历史图书、电子音像等资料统计。 . >
.
3. 教 学 过 程 ①年级组备课制度完善,有固定的交流和研讨时间;全体历史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开展需要,备学生、课标、教材、教法和学法;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挖掘各种潜能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②教学内容严谨、科学、适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明确,让学生体验\"过程与方法〞;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③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答复以下问题、讨论、表演、等学习过程中,能主动提出问题,并有独到的见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互活动充分,合作学习有实效。 ④教学手段现代化,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比较熟练地制作各种教学课件;教学手段直观,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板3.1 书简要工整,布局合理,层次清楚。 教 ⑤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灵活得当,符合授课内容要求,学 能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没有满堂灌现象。 常 ⑥教师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对突发情况能予以及时、恰当的处理;教规 师能根据教学反响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有创意,评价反响及时有效。 ⑦教师教学思路清晰,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 ⑧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具体的学法指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探究历史的能力。 ⑨教学气氛宽松和谐,表达合作精神,表达教育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教态亲切自然,有感染力,善于与学生沟通情感;教学环境良好,师生关系和谐。 ⑩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设计作业,内容要精选,难易适度,数量适当,学校对教师评改学生作业有管理制度。 ①②各要素3分; 其他每要素2分。 22 ①历史学科教学要求; ②历史备课组活动记录、历史教师备课本及教案; ③历史科学生作业及历史模块测试试卷; ④学生对历史教学的评价材料; ⑤历史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辅导材料; ⑥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反响表; ⑦历史课堂教学根本要求; ⑧历史科各种课型的实录。 . >
.
①教学教研制度完善,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动,有过程记录。 ②历史科有市级以上立项课题;课题的提出能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历史教学质量提高。 ③80%以上的历史教师参与各种历史教学课题的研究,研究的课题有过程记3.2 录、阶段总结或有论文等成果。 教 ④教学研究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能在市级以上教学教研活动中交流或获得学 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的奖励。 研 ⑤历史教师能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经历,经常写教学札记,有具体的改进究 措施和具体的教学效果。 ⑥近三年本学科50%以上的历史教师在各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以上,其中历史科组长2篇以上。 ①历史科教学评价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吉林省普通高中历史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操作。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测验两局部组成。 ②历史模块学分认定按照\"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教学管理意见\"要求进展,学分认定过程清晰,操作标准,真实有效。 ③学生进展自我评价,教师完成自我评价和教学反思,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差异及不同开展需求。 ④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较高,听课评价优良课比例不少于60%,其中优秀课不少于10 %。 ⑤按\"吉林省普通高中历史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进展历史必修模块实验操作考察,合格率达95%以上。 每个要素3分; ③要素中未达60%,该项得0分。 ⑥要素中未到达的,该项得0分。 18 ①历史科教学教研制度。 ②校本研究活动记录。 ③历史科教学科研课题立项、检查和结题的实施记录。 ④发表论文的复印件,获奖论文、交流论文的证书复印件。 3.3教 学 评 价 15 每要素3分; ④要素优良课比例低于40%,该项评0分; ⑤要素中合格率低于90%,该项评0分。 ①历史模块学分认定标准及学业考核成绩。 ②近三年各年级考卷的设计和试卷分析情况。 ③学生自我评价及教师自我评价材料。 ①有足够的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各种图书等媒体资源,能够满足国家课程、3.4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历史教学需要,满足学生课外学习历史的需要。 教 ②校园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 学 ③聘请社区人士、家长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资 ④开发社区历史课程资源,有社区历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建立社区源 历史教学实践机制,有社区历史实践基地。 5 ①要素2分; ②③④要素各1分。 ①近三年购置的历史学科类图书的书目一览表。 ②各类资源的相关证明材料。 . >
.
程 达 标 ①历史教学到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到达\"吉林省普通高中历史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规定的要求。 ②三年共完成3个历史必修模块〔内容〕的学习,并获得6个必修学分〔含重修后获得〕的学生达100%。 ③根据\"吉林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要求,高考拟报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至少选修三个历史选修模块学习,高考*科选修历史的学生,必须完成3个历史选修模块学习,并获得6个选修学分。 6 每要素2分; ②、③要素中未到达的,该项得0分。 ①学生学分认定登记表。 〔档案〕 4. 教 学 效 果 ①模块学分认定考核内容按\"吉林省普通高中历史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规定的要求,终结性测验笔试合格率达95%;抽测考试〔考核〕合格率达4.2 95%。 学 ②开展丰富多样的历史选修II课程〔含历史兴趣小组〕,有标准的课程管业 理制度;参与学习历史选修II课程的学生总数占全校学生数15%以上。 水 ③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开展近三年历史高考成绩取得进步;每年平 应届生高考历史科的平均分都比当年全省高考历史科的平均分高出5%以上。 ④后进生转化率到达50%以上,优秀学生培养率高于市平均水平。 4.3充 分 发 展 ①发现和开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开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开展。 ②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有交流与合作能力。 ③学生的历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开展。 ④对乡土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9 ①②④要素各2 分;③要素3分,高考成绩取得进步得1分;高出省平均分5%得2分,高出2%得1分。 ①学科模块测试情况。 ②近三年学生入学及高考成绩。 ③学生获奖证书。 ④要有案例 ①要素2分; 其他要素各1分。 5 ①表达学生开展潜能材料。 ②学生获奖证书。 说明: 1.评估结论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
2.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1项,总分值100分,最小单位为1分;得分到达总分的85%以上,结论为\"优秀〞;到达总分的60%以上为\"合格〞;得分在总分的60%以下,结论为\"不合格〞。
3.备查材料需提供历史科组近三学年的统计数据及获奖情况等资料。
4.历史科组提供高中历史教学水平自评报告、评估标准各要素自评说明和相关档案材料目录。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