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3期(总第113期) 量蓖哮 奄 31 有机化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 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姜翠玉 ,宋林花 ,夏道宏 ,吕志凤 ,战风涛 ,马国刚 ,郭 成 ,孙姚同 ,于斐斐 (中国石油大学1.化学化工学院,2.教育发展中心,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本文从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体系构建、课程资源的开发、网络实验系统、学生支持服务等方面,重点介绍了 有机化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有机化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n Organic Chemistry National Quality Courses for Online Education Jiang Cuiyu,Song Linhua,Xia Daohong,LO Zhifeng,Zhan Fengtao, Ma Guogang,Guo Cheng,Sun Yaotong,Yu Feifei Abstract:Elite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has been highly valued by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Petroleum University.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methods in the follow- ing aspects: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the teaching content structure,the resource exploitation,net— work experiment system,and learners supportive service. Key words:Organic chemistry;Network education;National Quality Courses 有机化学课程是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 勘查工程、石油工程等主干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 基础课。根据“国家精品课程”一流教师队伍、一 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 点,从课程建设的全方位人手,着力打造有机化学 精品课程,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该课程被评为 2008年度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一、高水平的师资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管理等“五个一流”特点,L1 ]我们全面进行了有 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建设标准 等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特 网络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内容 的选择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服务等诸多方面,因此 需要相关各方组成强大的团队才能完成任务。[a3 [作者简介]姜翠玉(1965-),女,教授,硕士,化学系主任,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宋林花(1969一),女,副教授, 硕士;夏道宏(1963一),男,教授,博士;吕志凤(1968一),女,副教授,硕士,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战风涛(1964一),男,教授, 博士,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马国刚(1967一)男,副研究员,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郭成(1971一),男,副研究员,远程 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姚同(1981一),男,助理研究员;于斐斐(1982-),女,助理研究员。 32 有机化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自2001年远程教育开设本课程以来,通过不断地 小模块,以供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员进行选择,也可 以将某一块或某几块内容进行组合。如:课件自 学一辅导答疑一课程作业(在线、书面)一在线自测一集 建设与完善,我们现已形成了一支由13名主讲骨 干教师和5名教学技术服务与管理人员组成的教 学团队,并实行课程组长负责制。课程组由课程 教学组、校外辅导教师组、教学设计一管理~技术 支持组3部分组成。课程教学组13人,其中教授 中辅导答疑一复习一考试、课程实验(实地、仿真)。 学习流程中设计了内容提要一讲解一自学一例题精 解一要点小结一自测一相关知识等学习环节。通过 4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 师10人,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及学缘结 导、学、练、测、评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链,学生 可以按照学习链一步步完成学习活动。例如,对 构合理。校外辅导教师组以兼职为主,共33人, 由校外学习中心所在地聘任,由具有一定实践和 教学经验的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 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主要承担辅导答疑、作业批 改及实验指导等工作。教学设计一管理一技术支 持组的教师,具有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知识、计算 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支持服务方面的知识、计算机 操作系统的应用技能、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技能 等,主要负责教学设计、开发和管理。 二、针对课程特点及成人教育特点,合理组织 教学 (一)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 网络教育课程在内容上不是日校普通本科课 程内容的简单移植,也不是普通本科教学内容的 精简版和缩编版。远程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 才,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在职职工,他们需要学以致 用的知识。因此,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主要体现将学科知识与专业应用相结合。每章的 学科知识力求由真实、生动的专业热点问题引入, 努力做到深入浅出。所有知识点都尽可能找到在 现实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每部分重要内容都有大 量来自专业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作为例 题和案例,使学习者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 如:讲烷烃的氧化时,会讲解为什么油品在长期储 存时常加入少量的抗氧化添加剂;[ ]讲解酰胺时 会讲解聚丙烯酰胺在油田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讲 解立体化学内容中“手性”的概念时,会提到石油 是起源于动植物遗骸的证据之一就是在石油的重 馏分中存在有旋光性的实物,l5 等等。另外要充 分认识和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因素和心理 状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的能 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构建合理的知识模块 成人远程学习自主性强,但学习时间短,且易 于学习疲劳。因此,我们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各个 于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内容提要” 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对于一些重点及难点的知 识,可以去听老师的“视频讲解”,也可以通过教案 自学,教案中的内容采用了多种媒体形式进行表 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环境进行选择。在学 习内容的组织上,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基础及学习 目标,选择“概要了解或是深入学习”,有层次地展 开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的个性化选择。 (三)视频讲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 网络教育的对象是在职职工,因此我们不能 进行面对面的讲授,而视频讲解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弥补这一缺憾。视频录像教学中多采用以学生 为主的主体参与性原则,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导式、学导式等多种 有效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抓住脉络主线、提纲 挈领教学。同时,课程内容按尽可能小的知识点 模块进行切分,形成便于学生学习的独立的视频 讲授单元,以便于学员能及时消化重点、攻克难 点,增进持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四)自主学习注重以人为本 成人学员以自主学习为主,各个教学环节应 始终贯彻“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关键是教学互动。 有机化学采用了人本互动(课本中的提示提问 等)、人机互动和人人互动(网上教学活动、学习小 组协作学习等)等多种方式强化教学互动,以使学 生在互动和过程积累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教学 内容的设计以模块为主,各知识点安排的学习时 间不超过30分钟,可以顺序学习,也可以通过知 识检索跳跃性学习。另外,还通过对课程内容难 易程度的分析,以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多种 表现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不同详细程度的表现和 阐述。例如:讲解烯烃时,首先有乙烯的结构模 型,然后有乙烯的形成过程的生动描述,接下来是 烯烃的典型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的动态模 有机化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33 拟。对学习基础处在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来说,他 们可自主选择所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同时,强化 学生的学习体验,如通过学习笔记、“实时”答疑、 知识点检索等模块设计,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 供随手可用的“课堂笔记”、随时可咨询的“教师”。 整个网上教学活动呈现人性化和个性化。 三、整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一)围绕自主学习的需要,开发立体化学习 资源 石油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遍布全国各个省市, 网上资源尤其重要。本课程在纸介教材的基础 上,建设了电子教材及教案、视频讲解、网络实验 系统、例题精解系统、分子结构模型库等丰富的立 体化教学资源。另外,还提供了有机化学学科前 沿知识介绍、有机化学家简介、常见化合物的物理 常数等,实现了优秀拓展资源的网上共享。同时, 还采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 形式将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对学习内容进行详略 不同的表现和阐述。 (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复杂,立体结构的空间 表述困难,有机反应历程抽象、难懂。所以对于本 课程而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_6]具体教学过程中充 分使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直观、生动、形象的表现 手法调整和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能使抽象 内容形象化,复杂的分子结构直观化,使学生可以 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 活动。例如:讲解苯的芳香性时,先用动画描述出 苯的形成过程,形象地表示出“救生圈”式的电子 云分布在苯环的上方和下方。ET]这样,同学就很好 理解苯的离域大丌键,从而理解苯环为什么稳定, 为什么发生的是亲“电”取代。这样的手段能全方 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疑难问题的 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最大程度地调动不同 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依托“石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提供全方 位的学习支持服务 在远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托学校“石大在 线”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借助现代通信技术, 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师交流搭建了良好的网 络平台服务环境,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导学与助学、 小组协作式学习、学习过程监控与记录、在线答疑 辅导等教学过程,加强了远程教育教学中教师、学 生和资源三大要素的联系、交互和整合。在“教” 的方面,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 了教师的服务意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学” 的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孤独感,增强了认同感,激 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 认知水平。 例如,学习记录和反馈,这是学生学习中的重 要环节之一。我们利用学习记录、学习笔记、实时 答疑等学习工具,动态监控与记录学生的自主学 习情况,并给予及时反馈。记录生成的学生学习 信息又对学生自学及老师导学提供了重要的依 据。我们~方面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 况,合理调整和掌控学习进度,另一方面依托“石 大在线”教学平台的IEI益智能化、人性化的功能特 点,通过邮件、电话、视频、短信等多种形式,为学 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全方位地为学生的自主 学习提供支持服务。 五、开发了生动逼真、步骤再现的网络实验 系统 针对网络教育的特点,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的 不足,本课程开发了具有独创性的有机化学网络 实验系统,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仪器模型库、 实验视频演示、实验仿真、实验拓展等模块。针对 本课程实验仪器复杂、实验装置搭建难度较大、实 验过程细微等特点,系统中设计了“观看实验室介 绍一了解实验教学大纲一认识常用仪器一观摩实 验演示一进行实验仿真一实验拓展”的实践教学 流程,使实验过程生动逼真,实验步骤清楚再现。 通过网络实验系统,学生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本 课程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还可以按照实验步 骤进行仿真实验,自主完成实验大纲要求的所有 实验内容,对本课程必备的普通蒸馏、重结晶、有 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精制等方面的实验知识和 技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实验仿真 栏目的开通也为在校本科生的课前实验预习提供 了很好的平台。 六、课程进一步完善的主要方面和相应的思路 根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课程组提 出了课程进一步完善的主要方面和相应思路。 (下转第49页) 高职化工单元操作课程学习情境构建 49 连贯,顺序得当(5 9/6);无导致无法继续操作项目 将能力、素质、知识的考核评价融合于项目(或任 (5 );无对人员产生危险的操作(10 );无对设 务)的完成过程之中,能力形成的过程之中。 备严重不利的操作(10 );无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紧密贴合岗 不利操作(5 9/6);无含糊不清操作步骤(5 );体现 位群要求,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训练学 “6S理念”(10%);体现与人合作(5 );规程易于 生的职业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 操作,参数得当(5 9/6);语言表达能力(3 ,o4);辩解 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明显增强,实现了职业能力和 技巧能力(2 ,o4);遵守纪律(5 )等。每考核条目 现场的良好对接。 (文字编辑:吴文水) 的得分等级按优(1O0分)、良(80分)、中(70分)、 及格(60分)、不及格(59分以下)五个等级处理, 参考文献: 评定时,先确定每条目的等级,再用该条目的等级 E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EM].北京:清华大学 分数乘以权重得出该条目的实得分,最后将所有 出版社,2007. 条目的实得分进行加和即得该项目的总成绩。其 E23王小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钻井专业课程体系构 中与人合作得分由子项目执行经理和班组组长评 建[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34—36. 定。为避免小组中有同学完成项目时吃大锅饭、 [33侯文顺.《高分子物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EJ-].常 偷懒,设计了完成每个项目时学生自我评价 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7. (30 ),班组组长对组员贡献评价(30 ),生产主 [4]龙芳.高职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模式研究EJ3.职业教 管(教师)对员工评价(40 9/6)。 育研究,2009,(2):147—148. 传统课程的考核仅能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 E53侯文顺.关于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考核评价探索EJ3.辽 解与部分应用,而项目化教学的考核评价特点是 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O):12~13. (上接第33页) 时与非实时结合,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支 (一)进一步充实教学资源,确保课程资源的 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学习支持服务。 一体化 (文字编辑:吴文水) 远程课程资源包括文字教材、教学课件和网 络资源等。在进一步充实教学课件和网络资源的 参考文献i 同时,要注意专用文字教材的同步开发。因为普 [1]戴志明,吴伯志,洪树琼等.创建精品课程,提高教学 通高等教育教材在内容设计、编写风格等方面很 质量EJ3.高等农业教育,2003,(11):6-7. 少或没有考虑成人、远程学习的特点,不适应远程 [2]王绵森.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教育。 EJ;.中国大学教学,2006,(5):20—23. (二)完善规范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E33李林曙,赵坚,张卫宏.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 有机化学是一门试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根 和方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2):34—38. 据远程教育特点,科学设计远程教育实践教学的 [4]王鹤义,韩哲茵.有机化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 方案,建立灵活、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完 社,2002.61-63. 善网络实验系统,丰富仿真实验内容,通过虚拟与 E53高鸿宾.有机化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直实实验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全面熟练地掌握有 社,2005.209—210. 机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综合能力。 [6]夏道宏,姜翠玉,战风涛等.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 (三)完善学习支持服务 措施及成效EJ-1.化工高等教育,2007,(2):12—14. 随着教学平台的升级改造,利用其更智能化、 E73夏道宏,姜翠玉,时念云.多媒体有机化学EM3.北京: 人性化的功能特点,基于集多种通讯手段为一体,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覆盖学校和各校外学习中心,网上和网下结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