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后评估的探索
范小星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510275)
E-mail:fxxgra@163.com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定义、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必要性以及基本内容和工作的开展等。能够为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后评估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业区群 环境影响后评估 评估
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要依靠坚实的法律基础、完备的EIA技术导则、有效的管理机构、顺畅的EIA工作程序、EIA全过程的公众参与、高素质的参与人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支持以及不断发展的思想。而环境影响后评估思想就是随着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日益发展而产生的。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在不断拓展和丰富,逐步形成由项目、区域到战略、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另一方面,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中,不断发现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管理和方法等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高低是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好坏的表现[1]。环境影响后评估的正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创造性的探索。
1.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基本概念
目前我国环境影响后评估概念有多种不同的提法,如环境评价有效性评估、验证性评价、事后评价、回顾性评价等。一般来讲,环境影响后评估是促使相关方的环境表现符合所有应遵守的条款,并保持持续有效的改进[2]。
2.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后评估必要性
目前,很多地区把整个工业园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的评价,对一定范围的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历史的创举,将对以后的环境事业提出新的方向,它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也是累积影响的应用。工业区群通常是指人们从整体性、宏观上,对具有一定联系、范围的各工业区的各工业布局合理性、各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等进行评价和规划等活动,为使当地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更协调发展,把这一定范围的工业区称之为工业区群。
但是对于在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难以预测的、长期的潜在环境影响,尤其是可能出现重大环境问题的,应在工程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后进行事后评估。有专家对选取上海市1991~2000年间完成的36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用环境影响评价(EIA)启动时间、替代方案分析、累积影响分析、公众参与、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清洁生产分析6个指标构建EIA有效性评估体系,得出了过去10年来的上海市EIA有效性[3](见表1)
因此,对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后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也可以全面检查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水平为目的,对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事后验证,验证的内容主要是工程建设建成运行后出现了哪些环境影响,这些环境影响在报告书中是否
- 1 -
http://www.paper.edu.cn
预见到了,报告书中的预防恢复措施是否有效,这可以理解为对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全方位以及最终结论的可靠性做出的全面模拟和验证。
表1 有效性
(Table1 the validity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指标 EIA启动未执行率 指标 未执行率
替代方案分析
累积影响分析
86.1% 91.6% 52.8%
公众参与
后期环境监测管理计划
清洁生产
72.2% 53.8% 69.5%
3.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基本内容
3.1工业区群的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回顾、验证与分析
对工业区群的规划布局和实际布局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际情况基本上符合规划布局
的要求。 从宏观上把握开发区内部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成片土地开发中防止区域性污染和结构性污染的首要前提。通过对规划引进的产业结构和实际产业布局的回顾、对比、验证及分析,对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估。
3.2环境要素影响评价回顾、验证与分析
此部分是本次环境影响后评估验证的主体,分别从污染源和环境两个角度对开发前后的环境现状、环评中的预测及验证时的状况进行回顾、对比和验证、分析。验证性监测采取有重点、有代表性地选择适当时空做随机抽检,验证的条件和验证时所采用的方法、计算模式等都尽量做到与预测时一致或相近,以便于验证数据和原预测数据的对比;对监测结果采用图表等形式进行对比、验证;为判断预测的准确性,对验证结果进行误差原因分析和讨论。验证的内容包括大气、水体、噪声和固体废物等要素,并且要考虑其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状态)以及累积效应评价。依据验证结果,找出与原预测不同之处,分析原因,并可以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或改进的建议。
3.3控制对策措施的回顾、验证及分析和相关方的法律、法规实施
工业区群当中的开发建设项目以及原有的企业执行“三同时”制度、清洁生产等能否落到实处,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控制对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该开发区建设能否达到控制新污染源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污染源的控制对策、措施的评估来反映。环境影响控制对策的后评估包括对能源结构调整及布局、单项治理、污染集中控制、热电联供、清污分流、排污口的位置、排放方式、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节能、节水、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技术经济评述和认证、总量控制、绿化等环保措施方案,以及对环境管理机构、制度、监督监测等对策建议的对比、验证及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进一步提出补救措施和监督管理建议提供依据。
- 2 -
http://www.paper.edu.cn
4.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工作开展
4.1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基本方法
4.1.1现场调查与测试的方法收集资料
现场调查工程建设项目运行后的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和主要工艺方法,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与类型,物料平衡,工艺过程,“三废”排放量和排放方式,以及其中所含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和总量控制,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处理、处置方案,交通运输情况及厂地的开发利用等。根据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重点评价项目如地表水、环境空气、噪声等污染源强,按照现行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分析、测试方法进行现场测试。然后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价结论与现场调查、测试的资料统计成册,提交环境专家组进行技术评估。
4.1.2组织环境专家进行后评估
组织环境科学领域(有时也需要请其他科学领域)的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经验和理论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估。首先确定后评估主题,编制后评估环境要素一览表(见表2),向专家们提供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后评估现场调查与环境要素测试的有关信息资料。因环境问题涉及面广,但对于某一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估,往往有一、二个主要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后评估问题要集中并有针对性,不要过于分散。要充分发挥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和权威程度[4],对工程建设项目做出后评估结论,提出解决问题和补救措施,然后编写后评估报告书,报上级环境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表2 评分表 (Table2 the graded list)
项目 级别 优(9-10分)规划布局与产业结构 大气环境影响 水环境影响 噪声环境影响 固体废物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 控制措施与法律实施 公众参与 其他相关环境要素等 良(8-7分)合格(6分)差(0-5分) 备注 - 3 -
http://www.paper.edu.cn
4.1.3 公众参与
工业区群的相关方的公众参与可以为环境后评估得到全面获取政策、规划或项目对环境的实际影响,尤其是对居民生活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确定政策、规划或项目对人体健康等方面所造成实际损失的赔偿标准;确认环境影响评价中未预见到的重大环境问题及其防护措施的可行性;有利于公众监督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环境影响后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是后评估工作组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在环境影响后评估中更强调从公众获取信息,即从受到影响的公众中通过调查和访问获取实际产生的影响以及公众的有关要求。因此环境影响后评估中公众参与多采用发放调查表、居民走访、召开公众座谈会、设置公众信箱等。环境影响后评估中公众参与的对象主要是受到政策、规划、项目直接影响的团体和个人,应尽可能选取那些受到较大的影响的团体和个人,以发现环境影响评价中未预见到的重大环境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防治。
4.2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后评估步骤
第一步:确定目的、计划及评估范围和方法。
第二步:选择或组织评估小组,在此特别需要高层领导支持。 第三步:收集信息、数据,包括有关法律、法规等要求。 第四步:实施评估,以环境影响报告书为准绳。
第五步:分析汇总资料,编写评估报告、做出结论以及改进措施和相应的处理。
4.3报告内容
1、 评估范围和目的 2、 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3、 各企业背景信息(如工艺过程、废物排放、材料储存和现有管理体系等) 4、 数据评估(如:数据符合不符合标准、法规,重大潜在影响等) 5、 重要发现的结论与说明
6、 改善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建议 7、 优先采取的行动
8、 另外在评估后,对所收集的大量信息、资料应汇编成册,以备今后使用,如工业群
概括、 目前各企业作业场所的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图 环境法律、法
[5]
规汇总、 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数据文件保存地点及管理人员。
4.4责任分析
若发现建设内容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查批复意见一致,同时周围情况没有发生大的
[6]
变化,而实际影响高于预测影响,则属于准确度差,环境评价单位负有技术责任;若发现建设内容与审查批复意见不符,实际影响高于预测影响,则追究建设单位的责任;若建设内容与审查批复意见不符,但更改的部分有利减轻环境影响,则视为建设单位的贡献。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控制污染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缓解或补救措施,对环境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
- 4 -
http://www.paper.edu.cn
进建议。
5.总结
对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后评估是一个周期性的、连续的、螺旋上升的过程。环境影响后评估的结论成为环境保护部门对相关方的环境保护执法的法定依据。它是使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后续工作,又是环境保护的实施落到实处。这是环境影响后评估的尝试,有待实践和相关的法律、技术导则等使之更佳的完善,毋庸置疑地,进行工业区群的环境影响后评估能够为地区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更加地协调。
参考文献
[1]王国长, 等.工业综合开发区环境影响后评估探讨[J].环境科学研究, 1999, 12 (1): 40-45
[2]陈新庚,等.环境影响评价[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80-88
[3]张勇, 等.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4): 324-328 [4]许宜满.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估初探[J]. 陕西环境,2001, 8(3): 21-22
[5]夏青, 等.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标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53-85 [6]UNECE. Post-project analyses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J]. UN, New York, USA, 1990, 3.
Study on the Post-project Analysi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Fan -Xiao Xing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the definition of post-project analysi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the necessity of post-project analysi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basic contents and steps of the post-project analysi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t can support some experience for post-project analysi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an industrial clusters.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s; Post-project analysi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