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
作者:吴晓丽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06期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古诗,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思想的启迪,性情的陶冶,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是非常重要,本文从模糊解读、反复吟诵、背景介绍、品味想象、迁移拓展五方面浅谈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策略,让学生爱上古诗文,徜徉诗意海洋。
【关键词】古诗文 模糊解读 反复吟诵 背景介绍 品味想象 迁移拓展
诗词以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滋补品,成为人们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中国,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度,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经典的诗篇。千百年来,这些精华伴着中华民族的脉搏,时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各年段推荐背诵的120篇(首)优秀诗文中古诗词占104首,因此,深化古诗词教学研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发挥,已成为迫切需求。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尤其重视古诗文教学,它让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语文教学,让学生通过品读诗文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我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模糊解读
古诗文阅读的目的取决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所以,不必要求学生明白每个词的含义,每句诗的意思。古诗词下面也往往有这样的题目: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其实只要学生能明白大致的意思,不曲解其中的含义就可以了,不必在形式上吹毛求疵,过分严格。
比如在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学生对“山一程,水一程”会理解但有很多不同的表述。有的学生说:爬过一座座山,趟过一条条河;有的说:爬山走一程,涉水走一程;有的干脆说成:跋山涉水。其实没有必要说哪一种最好,只要学生说出大概意义不跑偏就可以了。再通过引导、体会,学生的感受深了,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然会明白。而有些没有完全领会的,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慢慢地理解。我们都经历过背得过瓜烂熟而不明白古诗意思的年岁,但当你经历了一些事情,经受了一些挫折,某天你便自然明白了什么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什么叫“山雨欲来风满楼”。甚至在几十年之后,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悲欢离合,才能透彻地领悟“高处不胜寒”,经历过世事才明白“犹恐相逢是梦中”的真正含义。 二、反复吟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直以来我们特别注重古诗文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古诗文诵读的重要性。诵读是小学生学习、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诵读包含两层含义,即朗读和背诵。《语文课程标准》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并且在课程目标中分学段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各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象、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中的意境和韵味。适合小学生背诵的古诗文大都短小精悍,熟读成诵并不难。但需要注意的是,随意让学生反复吟诵,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枯燥无趣。在教学时可以适当给学生设计一些新花样,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积累。 三、背景介绍
学古诗文还要注意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境遇。诗是诗人情感的流露,而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适当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对古诗文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学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仅从从字面上看,学生可能无法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然而在补充介绍之后,学生就很容易走入作者创造的情境中了。当时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出山海关,当时冰雪未消,途中要野营,对于身居京城贵族之家的纳兰性德,这一切既不习惯,又觉新鲜,《长相思》就在此寂寞荒凉的征途中,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有了这一铺垫,理解“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就容易多了。 四、品味想象
古诗文的灵魂就是意境,鉴赏古诗文的过程就是品味意境的过程,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而使学生进入意境的最好方法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和联想,将自己设想成作者本人,设身处地地考虑感受,在脑子里再现诗中的形象和景象,再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感性体验,诗文的意境就出现了。一首诗就变成了一幅画,根据内容去画画,根据意境去联想,整个画面就丰富精彩了。
如学习张籍的《秋思》,在学生大致理解古诗的含义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把整首诗写成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至此,这不单是一首诗,更是学生与作者共同的作品。一旦进入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理所当然,学生也顺理成章地把握了古诗的精髓。可见,诗歌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是捕捉诗歌意境的关键。 五、迁移拓展
利用互文阅读法设计古诗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古诗文学习的迁移和运用,举一反三,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累。可将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尝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课内学到的方法去鉴赏新的古诗文作品。特别是高年级的古诗文学习,互文阅读更为适用,教生精学一首古诗,让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自主学习另一首同题材或同类型的古诗。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如果能培养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那么古诗文课堂将变得趣味盎然、精彩纷呈。古诗文教学不再呆板无趣,课堂将变得生动活泼,让古诗文教学散发出丰富的内涵和无与伦比的魅力。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思考,为古诗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在读诗、品诗、赏诗中感受经典的魅力,在经典中塑造别样的灵魂,徜徉在古诗文的海洋,宁静致远,享受“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无限美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