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数据结果表明,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数为85222公里,仅次于美国,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公路隧道是高速公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建筑结构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改善路线线形、缩短公路里程、节省行车时间、提高营运效益等等。然而,由于一些原因的影响,使得我国高速公路隧道的运营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隧道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这不仅威胁了行车安全,而且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对隧道病害进行整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点,本文就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的整治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速公路病害的成因分析
目前,高速公路隧道最为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渗漏水、冻害、衬砌裂损、震害、火灾等等,其中后两者的发生均需要一定的条件,所以本文重点对前三种病害进行分析。 (一)隧道渗漏水的危害及成因
1.危害。隧道渗漏水是高速公路隧道病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会对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隧道内部设施以及行车安全等造成威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上:其一,渗漏水会导致混凝土衬砌
风化和剥蚀,从而使衬砌结构被破坏,同时还会引起围岩软化变形,有的渗漏水中还含有大量的腐蚀性物质,容易造成衬砌混凝土及砂浆被腐蚀破坏,致使衬砌的整体承载力降低;其二,渗漏水会使隧道内的照明、通讯以及钢轨等设施加速锈蚀,不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性能,而且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其三,渗漏水还会引发路基不均匀下沉、基底裂损和翻浆等病害,对安全运营危害极大。 2.渗漏水成因。引起隧道渗漏水的原因较多,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防水层失效。造成防水层失效的原因有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结构变形过大超出材料的延伸性导致防水膜断裂、防水层与基面的粘结不牢靠等等;其二,接缝位置防水失效。导致接缝位置防水失效额原因有弹性密封膏施工质量不过关、止水带与防水夹层存在搭接问题等等;其三,混凝土衬砌自身防水失效。对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认识程度不足、混凝土结构存在质量缺陷、混凝土出现裂缝等均会造成混凝土衬砌自身防水失效。 (二)隧道冻害
此类病害多放生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南方较少,一旦隧道发生冻害会使渗漏水情况加重,从而导致隧道的运营环境急剧恶化。冻害会造成隧道衬砌冻胀开裂,严重时会疏松剥落,进而引起衬砌结构失稳,会对行车安全和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引起隧道冻害最主要的原因是渗漏水,有些冻害是围岩衬砌背后积水过多形成的。 (三)衬砌裂损
所谓的衬砌裂损具体是指由于形变、松动、温缩应力、腐蚀介质、
车辆荷载等共同作用,导致隧道衬砌结构产生变形及裂缝,从而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衬砌裂损是隧道病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不但会破坏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还会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会危及行车安全。引起隧道衬砌裂损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设计原因,在对隧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围岩等级划分的不准确、衬砌类型选择不当会造成衬砌与围岩荷载不相适应,进而引起裂损病害;另一方面是施工原因,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因受到技术条件限制或是施工工艺选择不当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引起工程质量问题也容易造成衬砌裂损病害。 二、高速公路病害整治技术研究 (一)隧道渗漏水病害的整治技术
高速公路隧道渗漏水的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即点渗漏、缝渗漏和面渗漏,按照渗漏速度的快慢又可分为慢渗、快渗、漏水以及涌水等形式。为此,在对渗漏水病害进行整治时,应当按照具体的渗漏形式采取相应的整治技术,下面就此进行详细论述。 1.点渗漏的整治。对隧道点渗漏的整治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表面封堵、浅孔注浆以及埋管引排这三种,其中,表面封堵常用于衬砌表面有轻微渗漏痕迹且渗漏范围相对较小的部位;潜孔注浆则主要用于表面有湿渍或是轻度流淌的部位;埋管引排则可用于渗漏情况较为明显且渗水量较大、出水点较多的部位。
①表面封堵施工工艺。主要材料为遇水膨胀腻子条和纤维防水砂浆,先对需要修补点的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深度控制在1cm左右,
然后以出水口为轴开凿锥形孔穴,直径和深度分别控制在3cm和2cm;使用钢丝刷将表面的浮碴去除干净,并用清水洗净,再用腻子条对锥形孔进行充填,随后用防水砂浆抹面,最后涂刷2便swf混凝土密封胶即可。
②浅孔注浆施工工艺。先在渗水孔位置处对衬砌表面进行凿毛处理,然后用电钻进行钻孔,直径控制22mm,孔深12-15cm左右,再以清水冲洗钻孔,随后用快硬纤维防水砂浆固定注浆管进行注浆,完毕后用木条对注浆管尾进行封堵,7d后将外露的注浆管部分割除,最后用防水砂浆抹面,再涂刷2遍swf混凝土密封胶即可。 2.缝渗漏的整治。常用的技术有以下几种:①化学注浆。该方法适用于渗漏水较为严重的裂缝,按照钻孔方式又可分为斜缝钻孔注浆法和骑缝钻孔注浆法两种。②赛柏斯堵漏。该方法常用于治理渗漏水不太严重的裂缝。
3.面渗漏的整治。常用的治理方案有表面涂刷和浅孔注浆两种。 (二)隧道冻害的整治技术
1.引气剂防水混凝土。为了有效防治冻害对隧道的影响,寒冷地区在进行隧道衬砌施工时,可采用引气剂防水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最大的特点是抗渗能力强,通过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适量的引气剂后,可以产生出大量稳定、均匀、密闭的小气泡,这样一来便能够使毛细管变得更加细小、分散,有助于减少渗水通道,进而降低混凝土冻胀破坏的几率。
2.减小衬砌背后的积水量和水压。这是一种间接提高混凝土抗渗
抗冻性的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局部注浆法、保温法和供热法等等。 (三)衬砌裂损的整治技术
1.裂缝修整。对于细小且无明显渗水迹象的裂缝,可以采用水泥浆进行嵌补;裂损较为严重且部分丧失承载能力的,应进行拆除重建,也可采用锚网喷或是喷射早强钢纤维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整治;严重裂损且出现变形的衬砌可在内边进行架设支撑。
2.地板稳定处理。可加深排水沟,将地下水疏干,借此来消除底板软化,而对于已经出现软化的底板则可采取置换法或是注浆加固技术进行整治。 参考文献
[1]刘凤娟.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病害检测[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2]刘健航.陈红兵.罗响忠.隧道病害治理中的加固技术探讨[j].广东省公路学会2007年公路养护技术交流会论文集[1].2007(5). [3]张亚兴.李鹏.林义.京珠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检测与处治对策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0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