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K0+000~K1+333.059段涵洞工程主要工作量有:钢筋盖板涵4座 (K0+300.00、K0+670.00、K0+815.00、K0+288.00),总长108 m。

二、场地总体布置

根据本单位工程的分布及工程量大小,在K65+750左侧吉洋村村口附近设置项目经理部驻地,租用当地民房使用。班组生产用房临时现场搭盖,施工材料经原304线老路及修筑专门的施工便道直接运输进场到位。

三、机械设备、人员及材料进场计划 1、挖掘机1部,石料加工设备1套,

木工加工设备1

套,砼搅拌机1部,砂浆搅拌机1部, 15KW柴油发电组1部, 18t振动压路机1部,小型打夯机具1台。 2、人员:砌筑工3个,模板工1个,钢筋工1个,普工8个,机械操作手3个。 3、材料:根据施工进度从市场购买。

四、施工技术方案

4.1 施工顺序:

测量定位→基坑开挖→基础换填片石处理→涵体砌筑→现浇台帽→盖板预制→盖板安装→涵背回填。

4.2 具体施工方案:

1、施工测量:根据构造物的形式,跨径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确定

利用设计图点加密并重新布设控制网点。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涵轴线。 施工过程中,应测定并经常检查构造物砌筑和安装部分的位置和标高,并作出测量记录和结论,如超过允许偏差时,分析原因,及时补救和改正。

2、基坑:基坑开挖后,须经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槽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当基坑开挖后,发现与设计情况出入时,应按实情请示监理现场调整设计。基坑开挖大小,需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一般基坑底面宽度应比设计尺寸各边增宽0.5~1m,以免施工干扰。

3、基础片石处理:片石回填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50cm,每层填料铺设的长度两端应超出涵洞设计长度50cm,以保证涵基有足够的压实度。采用18t的振动压路机反复碾压。压实要求的标准为:用自重18t的振动压路机压实时无痕迹。

4、涵体砌筑:砌筑采用坐浆或挤浆法,砌体石料应取自产品质量符合

要求的石料场,石料的石质应坚硬、密实、坚固与耐久,色泽均匀,能抵抗风化和水流的冲蚀,没有裂缝或其它构造和缺陷。外圈定位行列和镶面应按“丁顺相间”或“二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c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 cm,各种砌筑均应遵循砌体规范。

变形缝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5、盖板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盖板采用集中场地预制,预制盖板砼应严格按配合比、机械拌和、捣固密实,盖板必须在砼强度达70%后,方能脱模吊运。

6、盖板安装:盖板安装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作业,盖板安装完毕后须用水泥砂浆填充台背与盖板间空隙,当其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后方可进行台后填土。

7、涵背回填:涵背回填前应对回填范围内的建筑垃圾、植物、树根、腐植土等以及其它监理工程师指定的不适宜物料清理、掘除并移运至业主指定的弃土场,然后将清理后的表层按填筑要求翻松、整平与压实。将基底碾压到密实度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认后方可进行涵背回填。 回填作业应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应不大于15cm。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应及时碾压,碾压前应对摊铺土层再次整平,使每层厚度均匀一致。回填压实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结构物附近或压路机压实不到的地方,应采取小型夯实机予以夯实,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1质量规划及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经市质量监督站评定达到优良,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确保优良工程。

1、分项、分部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

2、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符合国家及部颁规范要求。

3、试验检测资料、产品合格证、各种检查验收签证齐全、规范。

4、严格执行材料采购质量鉴定验收制度,确保施工用料符合规范要求。

5、内业资料管理标准、规范,竣工资料编制及时,图文齐全、规范,数据记录真实可靠。 5.2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自检体系见下图:

2、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标准,结合公司质量管理手册和内控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依靠质量保证的正常有效运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3)严格以图纸、规范、质量验收标准、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管理。

(4)施工中严格执行 “三按六不”原则:按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施工;按工艺操作;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原材料未经检验合格,不准进入施工现场;桩位尺寸不清楚不准动工;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准动工;隐蔽工程未经检验签字,不准覆盖;上道工序未经检验,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工程未经检验合格不准计价。

3、检测方法和检测频率 各分项工程检测方法和检测频率按设计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

六、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6. 1安全目标

质检工程师:于虹

技术负责人:冯小晗

项目经理:王均博

施工班组

施工期内达到无伤亡事故,无重大火灾、爆炸和交通事故,年度职工重伤率为零,轻伤率控制在1.5‰以内,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达标合格率100%,优良率不低于50%。 6.2安全组织机构及基本职责

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一安全责任人是项目经理,各施工作业队队长为成员,并配备专职安全员,施工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全面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的法规。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6.3安全保证措施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执行《安规》 ,认真落实检查,建立安全奖罚,有效控制施工安全。

2、建立健全能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行使安全监察职能。

3、大力推行“FTA”、人体生理节律等安全系统工程管理和安全施工目标管理技术,加大施工现场防护设施和设备的投入,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可靠的技术、足够的防护设施之上。

4、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尤其防止坍方及岩爆事件的发生。

5、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洪、防雷、防暴雨、防大风、防冻、防地震、防火、防煤气工作,做好用电防范工作。 6、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7、作好劳动保护工作,为工作人员提供劳动部门规定的劳保用品。

七、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项目部将开展文明施工,场地布置统一规

划,施工段材料堆放,各种物质材料正确配置,场区内管线布置线条整齐、清洁,废弃物统一深埋,定时处理,并严禁向邻近水坝倾倒施工废弃物。我部将结合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将环境保护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对职工开展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的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环保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