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2012.3)

总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命题人:于 红

班级:七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4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0分)

筹.( )划 深邃.( ) 磐.( )石 鲜.( )为人知 热血殷. ( )红 赫.( )然 彷徨.( ) 奠.( )基 迥.( )乎不同 锲. ( )而不舍 2.看拼音写汉字。(11分)

choú( )chú( ) 喧xiāo( ) 妇rú( )皆知 kāng( )kǎi( )淋漓 lì( )尽心血 白xī( ) 无xiá( )及此 荒miù ( ) wùwù( )穷年 3.古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7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①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入平羌江水流。____________________ ,思君不见下渝州。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

( 《逢入京使》)

4.根据括号里的内容,填写成语。(3分)

①.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 (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②.“ , (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③.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常常是 (比喻双方很快就取得一致) 5.能与前边加点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 )(3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认真地指出他的特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讳疾忌医。

B.放暑假了,李明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三日游”活动,他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让人联想起亚热带的阳光。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热情鼓起来。 D.你们学校打篮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C.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D.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他也坚持向上攀登。 8.选词填空(4分)

第 1 页①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 (也许、也就、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

②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 (懈、渝、变),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 (平易近人、忠厚平实、老实憨厚)的人。

④“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的 ;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 和稳健的 。(见地、判断、胆识、直觉) 二、阅读理解(56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9-26题。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30分)

孙 权 劝 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加点的词(8分) ①见往事..( )耳.( ) ②及.( )鲁肃过.( )寻阳 ③但当涉猎..( ) ④卿今当涂..( )掌事..( )肃遂.

( )拜蒙母 10.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并解释。(4分)

( ) ( ) 11.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 卿言多务,孰若孤?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⑤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2.文中的“卿”“孤”“大兄”分别是什么意思?(3分)

答: 13. 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1分)答: 14. 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1分)

答: 15.本文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最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进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瑕及此的。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16.选段文字作者是著名诗人 (1分)

17.第一、二段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有什么好处?(2分)

答: 18.“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19.用“

”划出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刻苦精神的句子。(1分)

20.“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答: 21.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和品质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答: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4分)

假 币

(1)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不过,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2)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3)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想到市场上买点零碎东西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的下去?

(4)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敬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老教授,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5)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

第 2 页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答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练,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他。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6)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了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的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了。

(7)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块现金,专程来京。

(8)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并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让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 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三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老师,那你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老教授说。辰急着问:“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我的。”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我不屑为之也。”

(9)“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我不回去了,我还要跟你再学几年,您一定要收下我!”

22.本文叙事主要写了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 (2) 23.第(3)段划线句能不能去掉?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24.第(7)段辰觉得老教授“可怜兮兮”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25.第(8)段写老教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的原因是什么?(1分)答: 26.假如你是文中的辰或者老教授,在假币交出之后,你会采取什么方式妥善处理这件事情?说说你的处理方式和理由。(2分)

答: 27.研读第(9)段,再自拟一道题目并给出答案。(3分)

题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