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精神与实现中国梦
作者:王爱平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01期
摘 要:党在贵州召开的遵义会议及诞生的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新近描绘的中国发展蓝图。遵义会议精神中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实现中国梦、坚持中国道路的根本保障。坚持民主集中制,用其优势来调动党内外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是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遵义会议精神;中国梦;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5)01-0125-04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扩大的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在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因此彪炳了史册,而由此诞生的遵义会议精神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明显的实效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80周年的日子里,探寻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以及对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界定
探讨遵义会议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首先是要界定清楚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据笔者了解,对遵义会议精神内涵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年前。在当时贵州省委主要领导的倡导之下,全国的专家们对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果。有的专家们把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归纳为“五句”话: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还有的专家还把它归结为八个字:信念、担当、求实、民主。这八个字体现在以下层面上。在精神层面主要是坚持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在实践层面主要是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在哲学层面则是强调了求实的方法论,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主要是突出发扬民主。上述这些归纳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丹青最难写的是精神,对遵义会议精神内涵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专家们最终没有达成共识尚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当前,随着各种纪念活动的开展,对遵义会议精神内涵的研究又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在对我们党提炼各种精神内涵的认知和启示下,笔者更赞成一种观点:即对精神的提炼,不求完全,而力求反映其主要特点。所以更愿意从二个方面来认识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即“实事求是”是遵义会议精神的精髓;“民主集中制”是遵义会议精神的核心。探寻遵义会议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作用,也是从这两方面来展开。
“实事求是”[1]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之一。遵义会议开启和弘扬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为党以后明确“实事求是”成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遵义会议召开的情况,不难发现,在遵义会议之前的通道、黎平和猴场会议上,党的主要领导人就关于行军路线问题进行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争论。李德、博古坚持要去湘西会合二、六军团,而毛泽东则提出改变行军路线转兵贵州,这是他经过详细的调查和缜密的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结果。接下来在遵义会议上对博古、李德展开的批评,实质上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并对其教条主义思想进行的批评。此外,遵义会议上做出的决议也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特别是补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参与军事工作,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因为军事工作在当时是党最主要的工作。毛泽东同志最善于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实事求是的典范。毛泽东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并事实上发挥主导作用,说明实事求是的思想开始成为党的思想路线。以后党的历史充分表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胜利,是实事求是的胜利。而开启全党实事求是大门的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贡献是巨大的,因此,实事求是是遵义会议精神的精髓。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的遵义会议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历史事实表明,遵义会议就是根据众多红军将士的意见和要求召开的。而红军向贵州转兵,也是实行了民主决策的结果。在遵义会议的两天会期中实行了最广泛的民主:先是博古作的“正报告”;后周恩来作了“副报告”;张闻天的发言被称为“反报告”;最后毛泽东作了“主报告”。上述这些“报告”内容完全不同,有的还是针锋相对的不同观点,但由于会议上没有约束,气氛宽松,充满了民主,因此参加会议的人都作了发言表态。会后虽然是指定张闻天负责起草会议的《决议》,但还是规定《决议》的内容要委托常委进行最后的审查,并发到支部中进行广泛的讨论……。总之,遵义会议之所以能成功召开,做出影响深远的《决议》,是和广泛的、充分的民主讨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民主决策的典范。良好的民主气氛为纠正教条主义的错误创造了条件,而民主的充分发扬,则是决定会议成功召开的重要点。因此,民主集中制是遵义会议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 实事求是的思想与坚持中国道路
遵义会议精神中实事求是的思想是实现中国梦、坚持中国道路的根本保障。中国梦是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向全国人大代表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来的。其主要内涵就是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实现中国梦的主要路径就是要弘扬中国精神、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是指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30多年,中国社会主义探索60多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发展94年,进而是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甚至是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探索出来的中国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的艰辛探索并取得成效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中国道路是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高度概括,从内涵上讲主要是围绕“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而展开的,其中革命道路主要是解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问题;而建设道路则主要是围绕着“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而进行的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长河中,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到康有为、梁启超推动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努力。但这些革命最后都没有取得成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给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走俄国人的道路,这是当时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的选择。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大革命的过程中,特别是大革命惨痛失败的教训使党深刻地认识到,俄国人的以占领大城市为中心的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自己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硬是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才取得伟大胜利。可以说,如果没有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中国人民也许还生活在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就不可能解决。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后,从1957年起,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路。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日子里,由于我们对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验,走了不少弯路,甚至于出现了“文革”十年的错误。为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困难局面,例如,国民经济已到达崩溃的边缘、政治上受到“两个凡是”的禁锢等等难题,恢复和坚持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初步解决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问题。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到今天,三十多年过去了,党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之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我们国家赢得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尽管如此,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还是没有最终彻底解决。为此,习近平同志从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出发,明确指出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中国梦,就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与中国梦的内涵完全吻合。走这条路,已经给中国带来巨大成功,将来必定带来更大成功。因此,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当今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既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的日子里,缅怀党的历史,总结经验而得出的重要启示。
三、 坚持民主集中制与凝聚中国力量
如前所述,“民主集中制”是遵义会议精神的核心内容。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的关键所在。从优势整合理论来看,“民主集中制”实际上是政党组织制度和民主方式的最优组合。这种最优组合既强调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党组织制度的优势,又要注意发扬民主的优点。中国梦的实现,除了坚持中国道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就是使13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而且中国力量是个体力量与整体力量的有机结合。中国梦是民族复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之梦,也是在复兴过程中每个个体自我实现之梦。因此,凝聚中国力量,应该激发每个个体的力量,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当前,伴随着中国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多元,思想观念的多样,价值的多元化,要凝聚每个个体的力量使之达到共识特别不容易。因此,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政党组织的优势,是凝聚政党内部个体力量的重要保障。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充分发挥党的制度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不断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和增强党的创造活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提出者和设计者,是实现这一理想的领路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全体党员,党的团结统一是凝聚党内力量的重要方面。因此,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执行机制,以保障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和团结统一,是凝聚党内力量的根本保证。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教育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党员个体的先锋模范作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求大同,存小异,在民主的基础上做到集中统一,达成有效共识。让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参与民族复兴的建设伟业,是一种光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员共同的梦想。只要8500多万党员个体把这种光荣与梦想统一起来、凝聚起来,才能达成共识并形成强大的力量,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根本的保障。
此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人民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为此,充分发扬人民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凝聚中国人民的力量,首先要在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上下功夫。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越是有身为国家主人的认同感,对民族复兴事业的担当就越自觉。只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民主,才能汇聚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才能把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此,应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自己是民族复兴的主人,从而将个人前途命运同整个民族前途命运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推动中国梦实现的强大力量。
坚持民主集中制,凝聚中国人民的力量,要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更加努力。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追梦、圆梦的空间及社会环境。只有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和谐了,人民群众追梦的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应把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摆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平等发展、平等享有,使人人都真正拥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从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力量。
总之,办好中国事,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同时,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因此,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挥政党组织的优势,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性,才能真正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人民的自觉行动,才能推动中国梦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如期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17. 责任编辑:邓卫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