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锚杆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锚杆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爱站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施工技术 【文章编号】:1672—4011(2007)06—0185—03 《四州建材)20071年第6 期 锚杆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谢新明 (湖南黄花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笔者多年基础施工实 践经验,详细阐述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中的要 点难点.对锚杆支护施工工艺及施工中常见问题进行了详 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基坑支护;锚杆支护;张拉;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473.2 【文献标识码】:B 1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长沙市,占地面积1 548 m ,拟建1幢地 上19层主楼和1幢5层裙楼相连的建筑物,设3层地下室, 地坪标高一0.5 m,设计地下室底板标高一14.1 m,基坑开 挖深度约为14.5 m。 根据地基勘察,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 厚0.7 m一2.5 m;②粉质粘土厚0.5 m一3.10 m;③淤泥质 粉质粘土厚6.3 m一10.2 m;④粉质粘土厚3.0 m~9.60 m; ⑤含碎石粉质粘土厚4.6 m~9.6 m;⑥全风化凝灰岩厚 1.1 m~7.3 m;⑦强风化凝灰岩厚0.8 m一8.0 m;⑧中风 化凝灰岩层顶埋深28.8 m~37.0 m,选取中风化凝灰岩为 桩基持力层。场地地下水属孔隙性潜水,埋深为0.3 m~ 1.25 m,水位动态变化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本场地土的 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2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本工程基坑采用单排,1,800 mm@950 mm钻孔灌注桩, 结合3层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作为围护结构的受力体系。止 水止土采用双排 00 mm@400 mm的水泥搅拌桩。钻孔灌 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桩位水平偏差<50 mm,沉渣厚 <100 mm,桩身钢筋笼配筋16 , @2000加强筋及 8 @200螺旋筋,施工时采用跳打方式。 00 mm水泥搅拌 桩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75 kg/m,水灰 比0.5~0.6。基坑内支撑立柱由4根一140×10和一100 10的缀条焊接而成,角钢为Q325钢,焊条为FA3XX型, 双面焊接,且立柱插入支墩桩3 000 mm。 围护结构施工及土方开挖顺序:①施工水泥搅拌桩后 施工围护桩;②土方开挖至一2.00 m标高后,施工护坡、 排水沟、压顶梁及第1层支撑;③待第1层支撑和压顶梁 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分层分区开挖至一6.55 m标高, 施工第2层支撑及围檀梁,依次施工至基坑底,基坑底地 梁和底板垫层部分土体人工开挖,边开挖边施工垫层。 工程施工难点:①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工程质量要求 高;②施工场地为原老建筑物拆除后施工,且对原建筑物 预制管桩基础的分布不清楚,增加了施工的难度;③基坑 东侧为市政路,汽车流量大,对基坑有较大的振动荷载影 响,给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带来较大的难度。 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动态管理,对基坑周边 建筑物、道路、地下管道等的沉降,围护桩位移及支撑结 构的内力等进行监测。 3锚杆支护施工 该工程围护桩及水泥搅拌桩,在施工单位克服原老基 础预制管桩障碍物的情况下顺利完工,并进入土方开挖及 施工压顶梁和第1层内支撑的工序,但在开挖土方过程中 发现A轴~侧①~⑤轴的部分钻孔围护桩,桩位垂直水平 位移较大及桩位水平间距较大,水平位移桩中心间距最大 达1 800 mm,如图1所示。发生上述质量事故的原因主要 是:①由于施工过程中遇到大量原老建筑物预制管桩障碍 物,钻孔无法正常施工,待重新移位后再施工造成的;② 多台钻孔机在同一轴线上同时施工,由于桩位点在施工过 程中的累计误差造成的。 经多方研究认证,为保证基坑结构的安全,决定对A 轴一侧①一⑤轴的部分钻孔围护桩,采用分层锚杆及钢筋 网片喷射混凝土面板的支护方案。这样可使基坑土方开挖、 围檀梁和内支撑及分层锚杆同时施工,不影响整个工程的 施工进度,如图1所示。 200厚C20混凝土 板2+25L.50双面焊 围檩 图1 锚杆及混凝土面板剖面示意图 l8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施工技术● 间的钢筋网片的连接和喷射混凝土面板的连接。 基坑土方开挖应挖至第1层内支撑标高,以使围檀梁 和基坑内支撑能同时施工,此时应及时将桩位移较大部分 人工修理平整 各锚杆孔位根据设计高度以及每层设计锚 杆排数和围护桩实际间距确定。对间距较大部分设置多个 孔位,然后用脚手架搭设锚杆平台并用钻具钻进成孑L,钻 4施工时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4.1锚杆头漏水问题 孔直径100 mm,孔深15 m,倾角每层第1排为水平,其余 深基坑支护中,锚杆头出现渗水现象是较常见的。渗 水来源不外乎:(1)基坑外地下水位较高;(2)地层承压 水及裂隙水。渗水通道产生的原因有: 为15。,成孔后将锚杆杆体(i,25钢筋连同注浆管投入孔底, 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1,注浆压力0、6 Mpa~0.8 Mpa,注浆量每米锚杆不小于20 kg水泥量,采 用二次注浆,注浆完成后用2 ̄b25E16钢筋双面焊接锚固头, 如图2所示。 。 r——J ._1 @ 双向 : 钢筋网片 ・ /. ’ ———, —一 菲 l凝土面板 (I)25 _—● 4 ̄b25L50 一 ,1,25\ _ . I { 、 I / I _./ l 一 IJl6 图2锚杆锚固及锚固头示意图 锚杆完成后即可挂网施工200 mm厚C20喷射混凝土面 板,按设计要求采用 2@150双向钢筋网片,且使网片与 锚杆主筋纵横焊接,并且4,12网筋应与围护桩桩身主筋连 接,如图3所示。完成上述工序后喷射200 mm厚混凝土面 板,使面板和围护桩之间全部用混凝土填实。 图3混凝土面板和桩主筋连接示意lil 按以上施工方法,对基坑开挖1层随即按设计要求施 工相应的分层锚杆及喷射混凝土面板,并同时施工当前的 内支撑结构,直至依次施工至基坑底板。并注意层与层之 186 (1)灌浆时孔口密封不严; (2)锚杆张拉锁定时,由于注浆体、杆体与孔壁地层 产生变形而出现裂隙; (3)基坑使用过程中,由于变形发生或应力轻松等引 起裂隙。渗漏水现象严重时会影响基坑内正常施工作业, 甚至可能危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必须 采取措施时进行封堵;但要彻底根治渗漏水现象,只有在 基坑变形完全稳定后方能做到。一般是地下室衬墙施工时 进行,堵漏方式是:凿开漏水通道,先用砂浆预埋两条注 浆管引水,待砂浆具有一定强度时,再通过此两条预埋管 进行压力注浆堵漏。 4.2锚杆应力松驰问题 通过饱和软土中锚杆的松驰试验认为,引起松弛的原 因为锚固体周围土体受力后土体产生流变,以及锚固体与 土体的分界面在受力后产生相对的移动。对于深基支护中 的锚杆,还有以下原因可能导致应力松弛: ①由于自由段设计太短,使得一部分锚固段处于滑裂 面内的主动区,土方开挖后产生负摩阻效应力松弛; ②全孔注浆方式时,自由段内砂浆体在土方开挖后亦 产生负摩阻力; ③锚杆倾角过大时,锚杆垂直分力使锚头台座及腰梁 向下产生滑移,造成应力松弛; ④当多排锚杆一起构成支护体系时,下层锚杆张拉锁 定时,会对上层锚杆受力的情况产生影响,同一排内相邻 锚杆施工时也会相互影响,引起预应力损失; ⑤锚固时,锚具滑移; ⑥钢材本向松弛; ⑦锚具夹片长期外露锈蚀。 锚杆张拉锁定时,应仔细操作,防止出现假“张拉” 现象的发生。在安装锚具时,应将压板有凹槽的一面对准 锚头,这样能保证千斤顶所施加的力Nt通过压板直接传至 锚头及台座,而锁片只是被压紧,并未受到力,此时锚杆 实际受力Nt 与所施加的力Nt(油表读数)是一致的,即 Nt=Nt 。当压板装翻时,千斤顶所施加的力Ni将通过压板 传给锁片、再由锁片传给锚头及台座;同时由于锁片的楔 块作用,将钢绞线咬紧,钢绞线受到锁片对它的正压力P 的作用而产生摩擦力F。 5 结语 本工程在土方开挖及锚杆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周围的 建筑物及桩顶水平位移进行了有效的监测,监测桩顶位移 最大35 mm,建筑物沉降量15 mm,且 (下转第188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施工技术● 护桩内侧宽2.5 m的范围挖至一5.1 m时暂保持不动,其余 部位挖至一6 m一条形承台部位挖至一6.8 m,支顶斜撑, 制。 1)无支撑暴露变形控制,主要通过控制其施工参数, 如开挖空间尺寸、开挖时间、支撑时间、支撑轴力等等。 并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条件确定施工工艺:考虑施工 机械及施工技术条件、土体加固情况等。2)有支撑暴露变 形控制。围护结构有支撑暴露时间指维护结构在一层土体 挖除支护桩内侧保留土;砌筑砖胎模砌体兼支护墙,拆除 斜撑一电梯基坑外侧1套轻型井点管埋设,机组组装降水 一电梯基坑部位挖土,斜撑处斜面分层挖土,分别支顶一 5.0 m,一6.6 m,一7.5 m,一8.2 m斜撑,支模浇筑钢筋 混凝土胎模兼支护墙,割除斜撑,封斜撑管口一电梯基坑 部位基础承台施工一拆除电梯基坑外侧1套轻型井点一其 开挖、支撑完毕至下一层土体开挖之间的一段时间。有支 撑暴露变形即基坑支护结构有支撑暴露期间的变形。有支 撑暴露期间用于温度变化、主被动区土压力变化、施工扰 余承台筏板施工。 3.2深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 动等因素作用,基坑挡墙必将产生变形。有支撑暴露变形 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暴露时间、开挖深度、支撑轴力及 加固情况。根据建筑理论和施工实践,有支撑暴露的最大 变形与基坑施工(至底板)时间的相关关系,见图1。 常见的处理方法:1)止水法,即通过有效手段,在基 坑周围形成止水帷幕,将地下水止于基坑之外,如沉井法、 灌浆法、地下连续墙等;2)排水法,即将基坑范围内地表 水与地下水排除,如明沟排水、井点降水等。在实现施工 中止水法相对来说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井点降水施 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施 工方法,已广泛应用。井点降水优点是:它是在拟建工程 的基坑周围设能渗水的井点管,配置一定的抽水设备,不 间断地将地下水抽走,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降低至设计 深度。井点法防水适用于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基坑,它有 克服流砂、稳定边坡的作用。由于基坑内土方干燥,有利 机械化施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井点降水 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 在具体施工中,除了把握好成孔、安设井管、填充滤 料、洗井、安设水泵等重要环节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问 题:1)基坑内井点应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范围 内。2)加强水位监测,水位差过大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 施,如设置回灌井点等。3)防止排出的地下水回渗而流入 基坑。4)潜水泵在运行时要注意检查电缆线是否和井壁相 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动机内。5)位于基坑内 的深井井点,由于井管较长,挖土至一定深度后,井管应 于附近的支护结构支撑或立柱等连接,予以固定。6)当基 坑底部有不透水层时,为排除上层地下水,可采用砂井配 量 量 魄 噼 鞋 似 ・ 基坑施工时间,d 图1 有支撑暴露变形与时间的相关关系图 由图1可知,变形与施工时间有近似成线性关系:Y: 0.79x一2.63,其中Y为有支撑暴露变形;x为基坑施工 (至底板)时间。因此要想控制变形就应尽量缩短有支撑暴 露时间,并按要求复加支撑轴力。复加支撑轴力控制标准 有应力控制标准和变形控制标准。应力控制即当支撑轴向 应力损失达到某一阀值时,进行轴力复加。位移控制即当 支撑端点位移变化达到某一阀值时,进行轴力复加。实践 中可根据基坑变形控制的要求制订应力和位移阀值,必要 时采用复合控制标准。 合深井降水。7)井管使用完毕拔出。 3.3深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变形控制 深基坑施工的风险主要与深基坑施工工程中的变形控 制有关。变形控制已成为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 素。特别是开挖阶段变形控制应是深基坑变形控制的重点。 基坑开挖是一个土体应力释放过程,此过程打破了原有地 层的应力平衡体系,扰动后的土体进一步流变和固结。在 开挖阶段主要加强对无支撑暴露变形和有支撑暴露变形控 4结语 综上所述,对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法的研究,可以说方 法很多,深浅不一。但都要做好深基坑开挖的前期准备、 施工方法和特殊问题的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 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成本 投入,实现经济营利。 [ID:3569] (上接第l86页) .墙体等 异常现象,整个基坑结构安 参考文献 [1]余志成,施文华,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9年. [2] 秦四海,深基坑工程优化设计[M];中国地震出版社. [3]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全,达到了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通过该工程的施工,使我们认识到在深大基坑施工中, 要注意围护桩的规范施工,避免发生漏桩或桩施工间距过 大,而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如果发生桩移位过大, 应采取相应的支护方案。 [ID:3530] l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