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菜
第一招 小处入手,把握一点
热点素材,有的是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它影响很大,涉及面广,给人无从下手的感觉。面对这类素材,我们必须从小处入手,寻找与作文主题相关的点,切忌面面俱到。如世界金融危机这个热点素材,因为它涉及面广,影响巨大,且专业性强,那如何在作文中使用呢?我们能够从危机的一个角度入手。通过危机来谈自身日常生活的变化。一位考生是这样引用的:
哎,如今的金融危机呀,弄得人心惶惶,银根压缩。这不,老妈又端上这几道菜,不是青菜,便是萝卜;不是小菜煮汤,就是汤和小菜。还美其名曰,减脂肪,强身体。不管了,抓起筷子,就是几口。嘿,还不用说,老妈煮菜的本领仍然如故呢!
本片段仅仅从金融危机对我家影响这个小点出发,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世界金融危机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招 概括热点,提炼主题
每天,我们身边都会发生很多感人的事迹,它们常常被各类报刊报道,而且围绕这个事件的材料更是多如牛毛,以至于大家都耳熟能详。如果再在作文中对这些事件实行详细叙述,难道不乏味?如何才能有效地使用这些热点材料呢?我们能够对事件本身实行高度概括,提炼出与写作话题相关联的主题或结论。如针对被人们广为称赞的沈阳少年马鹏飞的材料,有考生是这样使用的:
马鹏飞是一个平凡的少年,在他刚出生8个月时,父母便离异,父亲外出打工,与他从小就相依为命的奶奶又患了糖尿病,双目失明。年幼的马鹏飞不得不在5点钟起床操持家务,然后匆忙去上学,放学
后又要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9年如一日,所以他获得了沈阳市感动校园十佳好少年的称号。马鹏飞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他在生活如此艰辛之时,仍然对奶奶不离不弃,坚持孝道,即便亲人没能给他富裕的生活,温馨的家庭,但至少给了他生命,给了他亲情,于是他感恩,他回报,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片段前面部分就是对这个热点素材的概括,而后面部分就是对这个素材的分析,并得出与作文话题孝相关的结论:孝感天地,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招 迁移热点,巧引观点
写作时,我们能够选用某一个热点素材,并从这个素材中得出某一启示,以此引出文章的观点,突显文章的主旨。如有考生迁移汶川地震这个热点事件:
作家张悦然在汶川地震后曾作为志愿者入川。事后她说:这里像是一段自我洗涤、洁净灵魂的路途。当我们怀着奉献的虔心,在这条路途上忙碌的时候,我们的灵魂正在抖落厚厚的尘埃,逐步露出剔透晶莹的本质。张悦然的这段话不正是奉献即幸福的证明吗?
热点事件在这里仅仅作为一个引子。目的是为了引出自己的观点:奉献就是一种幸福。
第四招 再现情景,真情抒发
热点素材有的过于概括,细节展示得并不充分;新闻体的报道也较为正式、客观,缺乏感人至深的力量。使用此类素材时,我们能够精选热点素材中的某些细节,再现情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件,153人被困井下。灾难无情而人有情。矿工们被困井下10天,最终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个奇迹是怎样创造的?矿工们在井下做了些什么?我们能够再现情景,抒发感情。请看:
当大水涌来,工人们并未惊慌失措,而是用腰带、衣物等将自己挂在了矿壁上的支撑物上,呼吸难得的空气。在水里浸泡3天3夜后,爬上漂来的两辆矿车,漂到高处。自发将矿灯收集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开一次灯。绝大部分矿灯在8天后依然有电。正是这灯光使救援队发现了他们并报告给指挥部,使他们成为第一批获救的人。这危急时刻的生存智慧,令人感动。
搜集素材是基础,使用素材是关键。如何用好素材呢?平时就要培养自己多向使用的思维习惯,对于同一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常常说一材多用,就是要提升热点素材的使用效率。如流行的网络游戏偷菜(虽然被要求改为摘菜,但人们仍然习惯用前者),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使用:
(1)快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无法与人沟通,于是,希望通过虚拟的空间,获得快乐的感受;(2)伤害——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毫无规律,伤害的不但是自己,还有身边的人;(3)生活需要激情——偷菜游戏,让部分人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对生活充满了别样的激情;(4)网络需要规范——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规则需要人们遵守:网络空间,同样应该要有一定的规则让网民遵守。 因为热点素材的新颖性和时效性都很强,使用得当,必然会吸引阅卷者的兴趣,从而获得青睐。但在使用时,需讲究一定的技巧,才能把热点素材使用得得心应手,毫无拼凑的痕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