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二)
承包单位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分包单位 分部分项 工程名称 工程项目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TJ1211标项目经理部 1号风道 施工部位 五乡西站1号风道 交底日期 SMW工法桩施工 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五乡西站为二期工程起点站,车站位于现状后塘河南侧轨道用地范围内,天童庄车辆基地北侧待开发地块内,主体呈西北-东南向布置。车站两端为盾构区间,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22+176.000,车站全长190.06米。车站设3个通道2个风井,其中1号风井、1号和2号通道设置在车站北侧,3号通道和2号风井设置在车站南侧。本车站通(风)道底板位于淤泥质黏土上,为满足基坑稳定性要求,需采取坑底加固措施。本站采用三轴深层搅拌桩进行抽条或裙边加固,基坑内加固深度为坑底下3m,基坑外部与车站主体接头部位采用高压旋喷加固,加固深度同围护结构。搅拌桩加固:28d加固后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qu≥1.0MPa。旋喷桩加固:28d加固后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qu≥1.2MPa。附属结构基坑采用围护结构加内支撑体系。风(通)道外围护结构均采用Ф850咬合250SMW工法桩,由于隔断③1层微承压水层,适当加深桩深,插入比0.94~1.4,工法桩采用三插二型式内插型钢。内支撑共设两道,第一道为600X600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道支撑采用Φ609、t=16mm钢管支撑。工法桩采用隔一插二插二型式内插型钢。 二、施工准备 2.1、SMW工法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包括其他工序施工材料、大混凝土块和生活垃圾等)场地低洼时应回填粘土,不得回填杂土。 2.2 2.3、工法桩施工所用各种大型机械(桩机,吊车等)必须具备良好及稳定的性能,所有机械施工之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三、施工工艺流程 SMW工法桩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和桩位探测,如发现浅埋障碍物应予以清除。然后开挖导向沟,两边铺设钢板,设置导向架及定位型钢。待桩机就位后进行水平和垂直度校正,保证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200,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施工中应注意相邻两桩间的搭接,在通常情况下相邻两桩间的施工间隔不应超过24h,以确保墙体的防渗效果,SMW围护结构施工主要包括开挖导向沟、铺设钢板、桩机定位、搅拌施工、水泥浆制作、型钢插入与拔除等工序。具体见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开挖导沟 设置导向定位板 SMW搅拌机架设 SMW搅拌机就位 减摩剂制作 残土处理 喷浆、混合搅拌 注 入 插入型钢 型钢涂减摩擦材料 搅拌机械移位 施工完毕 型钢回收 四、施工过程控制 4.1、基坑围护采用SMW工法:SMW工法搅拌桩直径为Ф850,桩间距为600,桩长20m,内插H700×300×13×24型钢,长度19.5m,型钢插入深度较工法桩浅1.0m,采用“隔一插二”局部拐角处型钢加密布置。 4.2、水泥土搅拌桩采用三周搅拌,套打一孔的成桩工艺,桩身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8d加固后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qu≥1.0MPa,水泥掺量不少于20%。 4.3、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泥浆搅拌时间不少于2~3分钟,滤浆后倒入集料池中,随后不断的搅拌,防止水泥离析,压浆也要连续进行,不可中断。 4.4、钻机在钻孔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螺杆匀速转动、匀速下钻和匀速提升。钻进速度对于粘性土一般为0.5~1m/min,砂土为1~1.5m/min。提升速度一般为1~2m/min。钻进速度比提升速度慢1倍左右。根据钻进和提升两种不同的速度,注入不同掺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液,并采用高压喷气进行孔内水泥土翻搅,使水泥土搅拌桩在初凝前达到充分搅拌。在钻进时水泥用量占总数的70~80%,提升时占20~30%。使用的水泥浆搅拌时间不少于2~3min,并不停的搅拌,防止水泥离析。压浆时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4.5、桩与桩的搭接时间不大于10小时。如超过10小时,则在第二根桩施工时增加注浆量20%,同时减慢下沉速度。如因相隔时间太长致使第二根桩无法搭接,则在监理工程师认可下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 4.6设备及H型钢的吊装技术要求 (1)、清除H型钢表面的污垢和铁锈。使用电热棒将减磨剂加热至完全熔化,均匀涂敷于H型钢表面,如遇雨天,型钢表面潮湿,则首先用抹布擦去表面积水,热风机吹干后,涂刷减磨剂,如出现剥落现象,应及时铲除重新涂刷。 (2)、起重安装作业前应清除工地所经道路的障碍物,做到工地整洁、道路畅通;使重机械在使用和行走时,应有良好的道路; (3)、 起重作业要有专人负责指挥,统一指挥,统一信号; (4)、 各种起重机械起吊前先进行试吊; (5)、吊机指挥由对起重作业有经验的人员担任; (6)、 起重工在工作时集中精力,明确分工,服从统一指辉。 (7)、起吊重物时,起重扒杆下不得有人停留或行走,吊机停止作业时,安止动器,收紧吊钩和钢丝绳; (8)、 起重工必须熟悉施工方法、起重设备的性能、所起重物的特点和确重量; (9)、 起吊重物时,吊具捆扎应牢固,以防吊钩滑脱。 (10)、 尽可能在搅拌桩施工完成后30分钟内插入H型钢,若水灰比或水泥掺量较大时,H型钢的插入时间可相应增加,但最长不能超过4h。 (11)、每根H型钢到场后,都要检验垂直度、平整度和焊缝厚度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使用。检查过的型钢要与未检查过的型钢分开堆放、标识。 (12)、为防止型钢在起吊过程中因不断转动而出现扭曲变形,在起吊前于端部用铁块加以固定。 (13)、设置H型钢悬挂梁或其它可以将H型钢固定到位的悬挂装置,以免H型钢插入到位后再下沉。 五、SMW搅拌桩质量标准 5.1、成桩垂真度偏差包括H型钢不超过5cm,桩位布置偏差不大于5cm。 5.2、搅拌桩桩体应搅拌均匀、密实,确保桩体的连续性和桩体质量。 5.3、测量放线由专职人员负责测量放线及桩位的确定。 5.4、沉桩前应先进行试桩。 5.5、浆液配制必须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配制,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42.5#。 5.6、为保证水泥土搅拌均匀,必须控制好下沉、提升速度。若出现堵管断浆现象,应立即停泵处理,待故障排除后须将钻具提升或下沉1m方能喷浆,防止断桩。 5.7、安排专人认真记录下钻深度、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注浆量、注浆压力等各项技术数据。 六、安全、文明施工 6.1、施工期间所有作业人员必须规范佩戴安全帽及安全带。 6.2、所有大型机械或设备用电必须由项目部指定人员负责,不得随意,用电。 6.3、雷雨,台风季节作业人员应远离桩机,如若遇有大暴雨,台风以及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气候引停止施工作业,并做好防风,防雨,防雷等安全措施。 6.4、吊装型钢时,除了指挥人员外所有闲杂人等均远离施工现场,指挥人员也应做好安全防患措施。 6.5、所有重型机械需定期检查各部零件是否完好,以防发生意外。 6.6、场地内所有材料堆放整齐,做好标识牌,不得随意堆放。 6.7、桩机移位所经过的区域要及时清理,保证工地清洁,道路畅通。 6.8、后台拌浆处要做到每天清洗一遍拌浆设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