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旅游度双节,杭州旅游攀新高
——杭州市 “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综述
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两节叠加,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湖光山色,再次吸引八方来客。黄金周期间全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不论是西子湖畔、大运河边,还是三江两岸和各商贸旅游特色街区到处是人头攒动,游客如织。在市、区(县)两级假日办统一协调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精心组织,统筹管理下,整个黄金周8天时间,杭州旅游市场井然有序,各景区(景点)道路顺畅,一般性涉旅投诉与纠纷得到及时处理,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实现了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双增长。
1
一、十一黄金周杭州旅游数据盘点
2012年“中秋”、“十一”黄金周8天时间,全市各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1758.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7.65亿元人民币,与去年黄金周相比分别增长18%和21.3%;累计客房出租率为76.5%。在接待的游客中,西湖风景名胜区所属各公园景点共接待游客525.72万人次(其中免费景点共接待游客416.52万人次,收费景点共接待游客109.20万人次);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景点共接待游客28.8万人次;萧山区共接待155.82万人次;余杭区78.3万人次;富阳市87.65万人次;临安市65.24万人次;桐庐县89.37万人次;建德市69.90万人次;淳安县千岛湖133.97万人次;西湖区26.64万人次,其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24.44万人次。商贸旅游特色街区游客众多,上城区清河坊、湖滨、南山路、南宋御街等特色街区共接待游客237.10万人次。
铁路杭州站(含南站)共运送旅客188.9953万人次。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进港24.3929万人次,出港23.0669万人次,加班运送人员0.5276万人次。我市公交总公司共出车5.4917万车次,共运送旅客3079万人次。水上巴士运送乘客5.859万人次。黄金周期间全市共出动警力1.39万人次,积极做好路面值勤管理,有力地保证了市区道路交通的有序畅通。
二、假日旅游的主要特点
2
(一)主流媒体关注,杭州旅游品质更加凸显 今年“十一黄金周”恰逢双节叠加,长达8天的假期是出门旅游的最佳时期,加之节日期间杭城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使“人间天堂”杭州,无不令各地游客心驰神往。黄金周期间杭州共接待旅游人数达1758.66万人次,创历史最高记录。今年的国庆假期,是西湖申遗成功后的第二个“十一黄金周”,也是西湖景区坚持免费开放第十个年头,西湖景区已成为网友心目中全国性价比最高的5A级景区。中央电视台“行进中国”栏目,在10月1日、2日,连续两天播出“西湖——世界遗产,免费游览”与“西湖是我家,保护靠大家”。中国新闻网在10月1日,专题报道了杭州西湖免费开放十年的成功做法。10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杭州西湖免费开放十年的成功做法。中央级媒体的宣传,再次提升了杭州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打造杭州旅游品牌,充分展示西湖申遗成果和杭州的魅力,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充分做好了应对假日游客激增的各项准备,为确保核心景区不发生拥堵,长假前主动开展宣传,节日期间通过设置在南山路上的电子显示屏播放提示信息,引导游客分流。景区工作人员齐上整,加班加点维护景区的安全和清洁,节日期间景区没有出现混乱场面,保洁人员及时清理垃圾,给游客留下一个清洁美丽的西湖。在游客集中的苏堤,西湖风景
3
名胜区花港管理处的志愿者,在为游客提供免费凉茶的同时,黄金周期间每天中午还为找不到吃饭去处的游客提供500份免费馒头,受到来杭游客的高度赞扬。
黄金周期间,第十四届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的各项活动也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2012玫瑰婚典于10月6日在西湖边幸福上演,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巴西、瑞典、等25个国家以及国内17个省市的百对新人在婚典中,双双拥吻,在爱情之都许下终身。西溪湿地的“西溪火柿节”,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得到了广大游客的认可,节日期间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满城尽是桂花香,金秋赏桂正当时”,来杭游客赏满陇桂雨、闻满城桂香、品桂花龙井、尝桂花糖藕,充分享受杭邦美食,中山南路的中华美食一条街,胜利河和大兜路美食街,引得游客纷至沓来。“西塘河台湾美食节”,得到游客的追捧。余杭塘栖的水北古街,聚集了法根糕点、朱一堂糕点、梅园蜜饯等“塘栖老字号”商铺,广受游客厚爱。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今年“十一黄金周”正逢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中国国际(萧山)钱江观潮节在萧山区举行,观潮节期间共有42.1万人现场感受到“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的壮观景象。
(二)应对措施得力,杭州旅游环境井然有序
4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是高速公路实施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的第一年,自驾游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为防止车流、人流给各旅游景区(景点)带来的不利影响,旅游管理部门做到早预测,早计划。节日期间,根据张建庭副市长指示,由杭州公安交警局、景区管委会、旅委、城管委、交通运输局、上城区政府、市公交集团联合组建杭州市西湖景区旅游旺季交通组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节日期间西湖景区交实行现场指挥,统一管理,在西湖景区周边增设万松岭旅游大巴换乘点,增加黄龙、省人民大会堂、紫金港(西溪天堂)三个自驾车免费停放点通往景区的公交换乘车辆。对西湖风景区部分道路实施小型车号牌机动车(含外地车,出租车除外)“单双号”限行,部分道路还实施单向交通措施,充分发挥环湖电瓶车在疏导客流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对景区周边免费公共自行车的调度管理,极大地方便旅客使用。节日期间,西湖景区内车流、客流井然有序,没有发生因拥挤造成的事故。
各县(市)也紧紧盯牢自驾游激增这块“蛋糕”,以增设临时停车场,提供免费换乘等方法吸引自驾游客。临安部分景区还推出自驾游门票免费或打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休闲观光并举,“三江两岸”引大批游客流连忘返
5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推进旅游西进战略,深度挖掘“三江两岸”旅游资源,大力扶持特色潜力行业的发展,不断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发展”,通过开发、宣传,杭州的观光旅游、商务会展、休闲度假、商贸餐饮及相关产业得到快速提升。整合后的“三江两岸”,黄金周期间,以其丰富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文化体育、商贸购物、休闲资源,吸引众多游客。
“三江两岸”的主干流总长约
231公里,上游起于淳安千
岛湖,下游止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江东新城。 “三江两岸”旅游以休闲观光为主线,让来自城市的游客在欣赏自然人文景色的同时,能充分体验乡村游乐趣,游客在龙门古镇体验民俗风情、在临安河桥风情小镇体验乡村文化、在建德三都渔村观九姓渔民婚俗表演、在淳安尝千岛湖有机鱼、在农夫乐园享受“幸福收获季”、在各休闲农庄,感受田园风光,享受“庄主”乐趣,让游客在喧嚣的都市外,享受一份世外桃源的清静。
各县(市)旅游部门在分流核心景区游客中也做足了功课。临安风景旅游局注重利用事件营销,对受台风“海葵”影响的天目大峡谷、天目山等景区,全力以赴,赶在节前修复对游客开放,通过各个层面的宣传,受到了各地朋友的关注。长假期间,受损企业仍出现了较高幅度的增长。今年黄
6
金周,杭州五县(市)共接待旅游人数446.13万人次,比去年增长41.44%。
三、黄金周旅游市场管理情况
为做好今年“十一”黄金周的各项工作,市旅委根据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到超前部署,准备充分,9月中下旬,市旅委联合市安监局对各区、县(市)的主要景区(景点)进行了全面的安全大检查,重点查纠各类涉及旅游安全的漏洞与隐患,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限期整改的指令,为黄金周旅游市场安全做了精心周到的准备。
节前,市假日旅游协调小组制订下发《2012年杭州市秋季旅游旺季、国庆节杭州市假日旅游工作实施方案》。“十一黄金周”期间,市假日办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区、县(市)也建立了假日协调机构,形成了畅通的假日旅游协调网络。
节日期间,市旅委值班领导深入核心景区和旅游一线,检查假日旅游面上秩序情况,在巩固节前整治的基础上,市区两级旅游执法部门联合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在主要景区景点,进行日常巡查,维护景区秩序。市区两级共出动联合执法人员1285人次,重点对保俶路、环城西路、湖滨路、南山路、灵隐等“野导”、“黑车”聚集的区块监控,有效的打击了“野导”、“黑车”的嚣张气焰,教育驱赶野导545人次、处理野导19人,罚款金额830元;驱赶黑车349辆
7
次,处理黑车15辆次。组织开展旅游市场检查52人次,查处违规带团的导游共计8人次。假日期间,市假日办共接到游客投诉74件,受理率100%,全部投诉得到妥善处理,投诉人对处理结果满意率100%。
节日期间,市公交总公司节日期间共发观光巴士1221班次,运送游客5.5473万人次,换乘车辆1.7025万车次。全市各旅游网点共接待咨询游客248348人次,其中“96123”共接到2912个咨询电话。发放旅游宣传资料214720册。
节日期间,市区两级城管执法部门加强街面秩序特别是各景点、繁华商业街区、车站、客运码头、广场等重点区域的执法管控,共出动执法人员11352人次,城管志愿者3500人次,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2248件,罚款24360元,教育劝导违章停车、无证设摊、乱吐乱扔等13551人次,有效维护“窗口”地区、景点、特色街区市容环境秩序。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相关部门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十一黄金周”实现了“安全、秩序、效益、质量”四统一的目标,节日期间全市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圆满地度过了黄金周,向中外游客和杭州市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8
抄送:全国假日办,国家旅游局,省假日办,省旅游局。
黄坤明书记,邵占维市长,许勤华秘书长,项勤副主任,张建庭副市长,董建平副主席,张文戈副秘书长。 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
市假日旅游协调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单位,市旅游商贸系统 各单位,各区、县(市)旅游局,有关新闻单位。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