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来源:爱站旅游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总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旅游、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性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如何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能力目标:了能够解旅游活动及各主体的相互联系,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旅游现象,通过案例,能分析旅游活动的发展规律及旅游活动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分析旅游开发和保护过程中的利弊问题,树立旅游规划和管理理念;通过视频教学了解中国的旅游资源及旅游业;通过景区参观教学,学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学会通过课后阅读形成成果,对旅游学有初步的认识,为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情感目标: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演讲培养自信;课后阅读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的欲望,自我管理,自我总结;课堂讨论学会从多角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论文形式提高写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无先修课程,要求学生课前对与旅游相关的地理学、中国历史、风土人情等有一定的了解,课程中注意总结和归纳,重点掌握旅游学相关理论,课后学会将理论运

1

专业必修课 旅游学概论 旅游管理 48 课程编号 先修课程 学分数 0321210930 无 3 用到实践中。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1 教学模块 旅游学的基本认知 主要教学内容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的概念、类型 旅游的性质、特点 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指标 2 旅游者 旅游者的概念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客观因素 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3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资源的保护 4 旅游业 旅游业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旅行社业 饭店与住宿业 旅游交通 旅游景点 了解旅游活动及其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旅游景区参观实践教学) 5 旅游组织和旅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 2 学时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游市场 相关国际及我国旅游组织 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细分 我国旅游业的入境、出境及国内旅游市场 2 2 2 2 2 2 2 6 旅游的影响 旅游的经济影响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旅游的环境影响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分组阅读汇报、案例分析、视频教学、分组讨论、旅游景区参观实践等方法和手段。 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

本门课程为闭卷考试,结合平时课后阅读汇报、案例分析、讨论、作业以及考勤成绩综合评定。

1.闭卷考试(占40%,主要考核旅游学概论相关概念、原理、方法) 2.小论文(占30%,3000—4000字) 附:小论文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论文题目、内容:

论文内容可以围绕“旅游学概论”课程等相关方面,选取某一个旅游学原理、旅游景点或旅游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并撰写理论论文或调研报告。题目自拟。 (2)写作要求: 1、标题

3

标题要简短、扼要、新颖,能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不超过20字为宜。必要时可加副篇名。 2、摘要

论文应附有中文摘要。摘要应能客观地反应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写明文章主要观点,一般不超过200字。 3、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示例:关键词:旅游者;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4、正文

文内标题尽量简短、明确。标题层次要规范,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 1、(1); 文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特殊需要,应避免使用旧体、异体和繁体字; 字数在3000—4000字左右。 5、参考文献

文中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观点,要注明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类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序号]作者名.题名[J].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起~止页.

[1] 李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对策[J].生态经济,2002,(12):151-153.

专著类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序号]作者名.书名[M].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起~止页. [2]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与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8-31. 6、书写

手写稿,A4纸。 7、完成时间

4

17周交各班课代表登记汇总上交老师。 (3)评分标准:

60分以下:全文抄袭网络或他人,或未按时提交,或与标题内容毫不相关。 61---70分:有整段内容抄袭网络或他人,或与标题内容有关,但论述浅显。 71—80分:内容选取基本符合要求,自己独立完成,有一定的观察与思考。 81—90分:内容选取得当,论文构架合理,思路清晰,论述得当,有一定的思考。 91—100分:选题有新意,有深入的思考,有独到的见解,体现一定的研究能力。

3.各组课后阅读汇报PPT演讲(占10%)

每小组人数为2—3人,汇报演讲时间为8—10分钟,具体计分要求如下: 主要从演讲内容、演讲技巧、演讲效果、时间掌握及脱稿要求五部分对演讲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演讲内容(40分) 主题鲜明、突出、标题醒目,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要求(15分) 观点正确、鲜明,主题深刻、集中,角度新颖、得当,材料典型、 充分,PPT制作精美、规范(15分) 紧扣主题,案例恰当、生动,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10分) 演讲技巧(20分) 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语音纯正(10分) 语言生动、形象,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演讲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富有感情,小组成员之间衔接自然,体现整体性和团队合作精神(10分) 动作、表情、能准确、直观、灵活地表达演讲内容和思想感情(10分) 5

演讲效果(20分) 演讲精彩生动,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吸取知识,具有强大的鼓舞性、激励性、说服力、感召力和召唤力(10分) 注重仪表形象,服饰大方、自然、得体,举止从容、端正,风度潇洒,精神饱满,态度亲切(10分) 脱稿(10分) 演讲时间(10分) 表现熟练程度(10分) 时间为8—10分钟(10分) 4.案例分析、讨论(占10%)

指标 参与性 标准 参与时间:案例或讨论时段内各小组参与的时间长短(10分); 参与人数: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配合度(10分); 参与方式:如发言、倾听、合作或者辩论等(20分)。 有效性 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20分); 人格的养成,情感目标的培养(20分); 创造性,能多向度提出并解决问题(20分)。 60分 分 值 40分 5.课程作业及考勤(占10%)

根据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籍管理条例 (试行)第八条第1款,1、每门课程缺课在1/3以上,缺交作业(含实验等)在1/3以上者不能参加该课程的学期考试,必须重修。因此课堂的出勤率以及作业(含实验等)均应保持在66.7%以上。 六、选用教材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七、参考资料

[1]林伯明.旅游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