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理事会及编辑委员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理事会及编辑委员会

来源:爱站旅游
第6期 杨斌,等:滇重楼的栽培与合理利用 合采收时进行,且每个滇重楼的根茎一般只有一个 楼商品种苗;第三段(三年)将商品种苗按照集中与 顶芽,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生产需要。而种 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全省最适宜区布局滇重楼种 子产量稳定,每株滇重楼可采收种子数十粒,因此, 植基地,每公顷种30万株,3年即可收获利用。原 探索种子繁育技术,才是最根本最有应用前景的办 则上,一级种苗由科研单位或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 法。为此,今后必须继续加大对种子处理技术、播种 生产,二级种苗由企业或种植专业户专门经营,商品 育苗技术的研究,缩短育苗周期,完善滇重楼种子的 滇重楼由农户种植。这种方法将滇重楼从种苗种植 繁殖技术。同时,应积极开展滇重楼组织培养研究, 到收获利用分段进行,由不同生产者分段承担其中 尽管目前尚无滇重楼组织培养成功的报导,但组织 一段种植任务,并将该段获得的中间品(种苗),以 培养可在在短期内可获得大量种苗,为此科研部门 产品销售的方式,接力传递给下一个生产者,使参与 应加大对此技术的研究,以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求。 的每个生产者各得其所,在2—3年内都可获得显著 随着重楼种子繁殖技术的逐步成熟,缩短育苗 的经济效益,形成一个每年有优良种苗、优质滇重楼 周期和提高出苗率,以及滇重楼种子较稳定的产量, 原料产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同时,在 今后滇重楼的种苗繁殖方式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 生产过程中降低了投资较大、回收期长的风险,解决 带顶芽切块繁殖作为辅助。 了随着种植年限延长病虫害越严重的问题,实现企 4.3解决滇重楼生长周期长的问题。可采用合理种 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互利局面。 植模式 参考文献: 由于重楼从种子萌发到收获利用周期长,按照 [1]李恒.重楼属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常规办法发展滇重楼人工种植,解决滇重楼资源稀 [2】陈昌祥.滇产植物皂素成份的研究一滇重楼淄体皂素和B一 缺问题,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因此建议建立分段 蜕皮激素[J].云南植物研究,1981,3(1):89. [3]郑慧丽.七叶一枝花酊剂薄层层析及其薯蓣皂苷元定量[J]. 栽培模式,即采用“三段栽培法”。该模式将滇重楼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5,1(22):65. 栽培周期分成三段:第一段(三年)采用工厂化育 [4] 韦建荣.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重楼提取物中偏诺皂苷类成份的 苗,扩繁种源,利用种子和根茎培育种苗,每公顷可 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7,l7(3)i153. 种375万株,产品为一级种苗;第二段(三年)建立 [5]李绍平,杨斌.滇重楼驯化栽培研究初报[J].云南农业科 二级种苗繁育基地,将生产的一级种放到二级种繁 技。2005(2):12. 育基地进一步培育,每公顷种60万株,生产出滇重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理事会及编辑委员会 顾 问彭司勋 胡之璧 胡正海 名誉理事长郭次仪 路安民 赵守训 周荣汉 理事长刘起棠 主 编张卫明 副理事长蔡锦城 副主编肖正春 顾振纶郑汉臣姚福汉 袁昌齐 钱学射段金廒 编 委施国新 张玖邵建章秦民坚 高山林 陈重明 丁小余 张广伦 李霞冰 赵伯涛 良倩蒋建新王康才 吴永忠 丁建忠 董云发 童立峰 张洪泉谢梅林顾龚平王凯赵恒田 责任编辑张广伦 一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