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选择填空。 “贯”字共( )画。 A.8 B.9
2.(单选题)选择填空。 “幽”字第二笔是( ) A.𠃊 B.𠃊
3.(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绿毯(tǎn) 参差(cī) 日寇(kòu) 坦克(tǎn) ....B.呻吟(shēn) 缝隙(fèng) 谱写(pǔ) 凝视(yí) ....4.(单选题)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洒脱 喜悦 陪养 暴露无遗 B.颓然 干燥 废话 排山到海 C.预报 慷概 忧虑 自作自受 D.和蔼 陶醉 郑重 粉身碎骨
5.(单选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五行”说的是:金、木、水、火、土 B.与音乐有关的词语:天籁之音 黄钟大吕 C.古代“五谷”指的是:稻、麦、泰、菽、棉 D.与戏曲有关的词语:有板有眼 粉墨登场
6.(填空题)根据下面两位同学的交流内容,判断他们分别读的是哪本书,把正确的选项写在横线上。
李明:“这位小英雄真令人佩服,他和我们年龄差不多,但却智斗侵略者,保护了交通员。他真是我们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榜样。” 王丽:“读了这本书,我非常同情阿廖沙的遭遇,同样是孩子,他却那么不幸。” A.《爱的教育》B.《童年》C.《小英雄雨来》 李明读的是:___ 王丽读的是:___
7.(填空题)根据情境把恰当的选项填在语段中。
哥哥是名军人,他经常对我说,作为新时代的军人,要发扬“鞠躬尽瘁,___ ”的奉献精神,时时处处为人民服务;当祖国的领土遭到敌人侵犯时,要秉持“___ ,视死忽如归”的信仰;牢记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 ”的誓言。 A.不可以尺寸与人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死而后已 D.捐躯赴国难
8.(填空题)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fǔ ___ jǔ sàng ___ 9.(填空题)组词。
gē bo ___
dǐ yù ___
páo xiào ___
宣 ___ 爆 ___ 拜 ___ 喧 ___ 瀑 ___ 湃 ___
10.(填空题)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为下面两句话各选一个恰当的词语。
A. ___ 钉截铁 B.一 ___ 无际 C.居高 ___ 下 D.技高一 ___ E. ___ 天动地 F.大 ___ 流星 G.热血 ___ 腾 H.别出心 ___ (1)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跳水小将全红婵 ___ ,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力夺金牌。 (2)2021年10月16日,当看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三位宇航员顺利送入太空的消息时,我 ___ ,为祖国科技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11.(填空题)根据积累,在语境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暑假,假如我们来到梦寐以求的草原,见到眼前的美景就会脱口而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___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___ ,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 B.绿色渲染 C.一碧千里
12.(填空题)根据积累,在语境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当听到《高山流水》这首乐曲时,我就会想到:“锺子期死,伯牙 ___ ,终身 ___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A.不复鼓琴 B.巍巍乎若太山 C.破琴绝弦
13.(填空题)根据积累,在语境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诗中赏美景,看雨后西湖:卷地风来忽吹散,___ ;诗中忆往昔,见峥嵘岁月; ___ ,万水千山只等闲;诗中怀故里,叹时光流逝; ___ ,乡音无改鬓毛衰。 A.红军不怕远征难 B.少小离家老大回 C.望湖楼下水如天
14.(问答题)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例句,仿照其中一个例句写一写。 例: ①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②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___
15.(填空题)根据积累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 ___ ,清风半夜 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___ 社林边,路转 ___ 忽见。
16.(问答题)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对232人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统计 方便与人联系 153 人数 【材料二】微信朋友圈里大家的讨论发言 使用手机的好处 获取更多信息 21 休闲娱乐 58 菲菲:我觉得手机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的好处太多了。比如,我就通过手机学了很多知识呢。 壮壮:手机还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呢,用它可以交费、购物、挂号、导航、照相…… 依依:可它也有弊端,有的人成了“低头族”,他们大量的时间都在看微信、刷抖音、玩游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了,感情都淡漠了。
淘淘:我不同意你说的。用手机不仅能给朋友发文字短信、图片、视频,还能进行语音、视频通话,这难道不是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吗?
一鸣:长期看手机会损坏视力。手机里的个人信息也容易泄露出去,要是被坏人利用,那可就惨了。
【材料三】减少“低头族”,缩小近视率
根据世卫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近视大军”目前已达6亿,其中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造成近视的多种原因中,因过多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所造成的伤害实在不容小觑[qù]。电子产品中所含的短波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若是长时间接触,很有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造成近视。尤其对于儿童来说,眼睛还处于发育阶段,受到蓝光的影响会更为严重。 对孩子来说,电子产品要看、要用,但要用之有道、用之有度。使用初衷是为了帮助成长、
方便学习,若是最后反而伤了眼睛,变成消遣时间的“玩具”,那就得不偿失了。 (1)填空。
① 因为过多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造成人们视力下降的原因是 ___ 。
② 阅读“材料二”里的讨论发言,这五个人的发言呈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使用手机好处多,理由是 ___ 、___ 、___ ;另一种观点是 ___ ,理由是长时间看手机使人和人之间情感淡漠、长期看手机会损坏视力、容易泄露个人信息被坏人利用。 (2)选择。
① 如果想了解青少年近视问题的严重程度,可以重点阅读材料三中的 ___ 。 A.第1自然段 B.第2自然段 C.第3自然段
② 如果想让别人快速、清楚地知道手机带给人们的好处,可以用 ___ 来说明。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3)读了上面的材料,看看图的情景,你一定有话想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
17.(问答题)阅读。
哨卡
① 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似隐似现地直插半空。山峰顶端,有我军的一个哨卡。 ② 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了!厚厚的雪盖在山路上,雪的下面结着厚厚的冰。有些地方仅可供一人侧身通行,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坠下悬崖。 ③ 团长在司令前面走着,遇到危险路段,他就伸过手来拉着司令的手。司令刚刚到任一个多月,就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④ 早上,司令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chù]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司令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司令摇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团长走到司令面前,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团长是一位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司令拍拍团长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⑤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司令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到脸上,像刀割一样。
⑥ 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司令一行,司令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司令一行向哨位走去。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司令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司令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qiáo cuì]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海拔三千米的哨卡,前年来的。” ⑦ 司令的脸色有些难看。他转过身,严厉地盯着团长:“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团长盯了一眼哨兵,司令显得更生气了。他提高嗓门,问道:“你这个团长就是这么带兵的?让一个战士这么长时间在这儿执勤?嗯?”团长避开司令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条件最艰苦,可总得有人来守……”“假如他是你的亲人,你会这样?” ⑧ 团长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站着,张了张嘴,似乎要说话。团长蹦了他一眼。哨兵立即把话咽了回去。这时,一名边防团的随员悄声对司令说:“首长,他,就是团长的……亲弟弟……”
⑨ 司令惊愕地注视着团长,又回头看了看在风雪中持枪站岗的战士,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稍后,他把脚一靠,立正,缓缓地抬起了手,向战士,向团长,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向司令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⑩ 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连绵起伏的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填空。
① 第2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通过写路很滑和 ___ 表现出路太险了。 ② 第5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雪拍到脸上”突出了风 ___ 。
③ 第7自然段中写到“司令显得更生气了”,司令更生气的原因是 ___ 。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至9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
(3)选择。
① 对于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正确的是 ___ 。 A.把军人比作高山,表明他们是人民坚强的依靠
B.天气太冷了,把军人和山峰冻在了一起
② 先选择恰当语句填在横线上组成排比句,再读一读,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怒号肆虐的狂风,___ ;夹杂冰块的暴雪,___ ;直插半空的山峰,___ 。 A.挡不住军人前进的脚步 B.冻不坏军人坚强的体魄 C.吹不倒军人挺拔的军姿
③ 司令的神情由“难看”“生气”最后到“惊愕”,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 ___ 。 A.只为表现司令神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B.通过他的神情变化交代出团长公而忘私的精神
④ 本篇小说在最后才点明站岗的士兵是团长的亲弟弟,这样写是为了 ___ 。 A.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便于突出团长和弟弟的崇高境界 B.表现团长因为害怕受到司令严厉地批评,所以一再地隐瞒真相 (4)联系环境把司令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
司令惊愕地注视着团长,又回头看了看在风雪中持枪站岗的战士,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___ 。
(5)小说中的司令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 ___ 。
18.(问答题)作文。 题目: 是一道“风景”
提示:可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是风景。其实,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事、活动,也可以成为风景。如:母爱是一道“风景”,成功是一道“风景”……让我们去发现并抒写生活中这样的风景吧! 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600字左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