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 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人教 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来源:爱站旅游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学习要点 学习目标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和主要成就 2. 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3. 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并分析其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国家

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带来了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相继问世,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

(3)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4)科学技术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杜邦公司在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于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药类产品。据此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1.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石油工业和等一系列新兴工业诞生了。

2.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生产的趋势也随之日益加强。

3.垄断组织的形成: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的要求,资产阶级着手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

某报纸曾刊登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

1.条件

(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交通通讯:新型和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2.主要途径

(1)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的狂潮。

(2)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 3.表现

(1)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

(2)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非工业化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结果

(1)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具有哪些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试分析

【拓展延伸】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不同点

(1)主要成就不同:前者的发明主要是纺织机械、蒸汽机、火车、轮船等;后者的发明主要是发电机、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等。

(2)规模不同:前者首先从英国开始,而后扩展到其他国家;后者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3)科学的作用不同:前者的发明大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后者的发明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4)生产组织形式不同:前者使工厂制度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后者促使垄断组织出现,出现跨国公司等生产组织形式。

(5)对生产力和经济格局的影响不同:前者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后者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实力上升并成为工业强国。

二、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

的可持续发展。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孤立隔绝的世界变成互动的、逐渐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

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和陈旧的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2.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上的狭隘性,人类社会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 3.从道德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西方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侵略、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平等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巩固练

习】

1.“19世纪70年代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展起来,它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异常深远。”这主要表现在( )

A.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2. 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 )

A.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B.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 3.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

年份 企业个数(个) 1870年 808 1900年 669 工厂总数(人) 产量(吨) 投资额(美元) 78000 3200000 121000000 272000 29500000 590000000 A.工业革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B.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D.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

4.《全球通史》记载:“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表明( )

A.工业革命的发展依赖系统的科学研究B.科学研究与工业革命关系的日益密切 C.传统技术积累是工业革命的主动力D.科学研究成为创造发明的唯一途径

5.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B.电力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D.石油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上升

6.伴随着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技术上的革新和欧洲日益增长的实力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这里的“世界格局”指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C.资本主义政治体系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7.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B.英美两国出口总额占据世界总量的多数 C.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D.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

【预习1】提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 【预习2】提示: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预习3】提示:以西欧为中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主导作用,亚非拉等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科技进步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巩固练习】1.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A项错误;“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是指经济布局的变化,C项错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是指产业结构的变化,D项错

误;只有B项符合题意。

2.答案 B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更趋向稳定,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垄断组织的产生与生产技术的发展有关,故B项正确;科技发展推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故C项错误;垄断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才产生的,故D项错误。

3.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垄断组织。由表格可见,1870~1900年间美国钢铁业企业总数减少,而工人总数、产量、投资都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由此得出,一部分企业集中了钢铁业的资本和生产,而这种垄断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故B项正确;该表未体现世界范围,故A项错误;该表未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故C项错误;美国内部钢铁业的发展也不能体现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故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这一关键信息,说明科学家的研究是直接为工业生产服务的。故选B项。

5.答案:C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轻工业,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重工业。

6.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而B、C、D三项都是A项的组成部分。故选A项。

7.答案 C解析 19世纪中期,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及以后一系列改革提高了生产能力,英国资本迅速增长,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但与图表数据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图表数据只有英国和美国的,无法衡量与世界总量的比较,故B项错误;据材料图表数据可知英国和美国逐年上升,美国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超越英国,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上升的重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从材料数据来看,英国产品平均年出口值依然处于上升,可知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也是受益者,故D项错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