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浅析

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浅析

来源:爱站旅游
 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浅析

综合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历史地看,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得各项金融业务差异越来越小;而技术创新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概念中的资金融通成本、收益对比状况,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提供方式。金融全球化极大地强化了竞争,迫使金融企业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效率。而所谓金融机构的综合化经营主要是指一家金融机构经营若干不同性质的金融业务,如商业银行除了经营传统的存贷汇等业务之外,又经营非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包括租赁、信托、保险、投资银行、证券、基金、期货等业务。在当前金融业发展背景下,综合化经营也是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所向。

首先,我国金融机构的综合化经营存在竞争发展优势。一是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就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便利,客户在一家机构就能办理所有的金融业务。二是发挥优势,获得新的赢利空间和增长潜力。银行实施综合化经营可以形成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改变因传统业务领域单一,发展空间有限、经营成本日益增高、边际效益递减的态势。三是避免集中度风险。通过综合化经营可以合理调整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结构,分散经营风险,避免因同类产品、同类业务的风险敞口占比过大而形成集中度风险问题。

其次,我国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模式。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几种典型的综合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种类型是银行业进军信托、租赁等打破分业经营的界限。第二种类型是保险业进军银行、信托等不断整合金融资源。第三种类型是融实业和金融为一体的实业企业,第四种类型是地方政府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可以看出,伴随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与创新实践,部分金融机构、乃至非金融机构,试图努力创新综合经营模式,通过各种形式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多种模式并存发展的综合经营竞争格局。

再次,我国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需要克服的困难。尽管银行金融机构实施综合化经营有很多有利的因素,但是要经营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其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十分复杂。所以我国金融业必须要对众多的风险因素有更加清醒的认识。风险管理的方式问题、风险管理的整合问题、交易风险的控制问题、风险的放大与集中问题和风险管理的制度问题都是我国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需要克服的困难。此外,现行的管理人员基本都熟悉单一业务经营条件下的风险管理,对跨市场、跨业务领域的风险管理缺乏经验,对整合和集成多种金融业务、管理综合金融风险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

最后,我认为,在未来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工作中,应当重视或着力解决如下迫切问题。一是统一认识,抓住机遇,继续积极稳妥地将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向前推进;二是在探索综合经营道路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当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综合经营模式和战略定位;三是积极推进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体制机制;四是在发挥综合经营协同效应的同时,金融机构应当注重集团层面整体风险的隔离和防范。

综上所述,在当前金融业发展背景下,综合化经营也是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所向。综合化经营可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战略优势,包括信息优势、协同效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多元化利益等,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其有限资源,实现金融业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一站式”金融服务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提高效益,以及促进社会总效用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