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CBI教学法及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CBI教学法及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爱站旅游


CBI教学法及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CBI教学法是将对语言技能的教学转换成集内容和语言于一体的教学,其理论基础是语言输入假说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将CBI教学法运用于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有其紧迫性,但实际运用起来也存在一些困难:英语技能课的压缩存在困难,英语技能课所应依托的内容也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运用CBI教学法本身也是应予以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CBI教学法;应用现状;问题 教学法应该与时俱进,应不断更新与完善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使社会对兼备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需求的增加推动着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CBI(Content—based In—struetion)教学法即内容依托教学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外语教学界的认可的。

一、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法简介 1 CBI教学法释义

CBI教学法即内容依托教学法。CBI以有意义的主题或学科内容为外语课堂教学的依托,它把对语言技能的教学(多指对语法和词汇的割裂性的教学)转换成集内容和语言于一体的教学——把语言教学与学科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活动,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活动,并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来使学生内化语言。

2 CBI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

CBI教学法最早是由西方学者St.Augustine在公元389年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在语言教学中,尤其是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应该以有意义的教学为中心,但这种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较多的关注。

CBI教学理念被广泛关注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Mohan是CBI教学法兴起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86年发表了他的关于CBI教学法的专著——《语言与内容》。此后许多国家都广泛地采用了CBI教学法,从此CBI教学理念得到了语言教育界的认可。

在北美,很多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研究机构都从理论上对CBI教学法进行了研究,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他的关于二语习得的模式——“监察模式”,加拿大语言学家Cummins也提出了他的关于语言能力的假设。在欧洲,许多专家对CBI教学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其中突出的是语言教学专家威多逊。威多逊还将CBI教学法应用在双语和特殊用途语言的教学中,从而证明了该教学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在原苏联,一些学者和专家也曾纷纷对CBI教学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教育心理学家Vygotsky,Lev.S提出的交互理论后来就成为CBI教学理论进一步完善的一个部分。

在中国,我国的许多高校也极力推崇CBI教学法。我国著名学者刘润清教授曾指出:语言本身是个符号系统,它的美感来自于它所“运载”的内容;人是智能的动物,人在其智能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感到“智力饥荒”。所以说,语言始终是外壳,语言中没有了内容和内涵,人们便无法用它来进行交际。

3 CBI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CBI教学法有其教学理论基础、心理学基础和语言学基础,其中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最为深厚,语言输入假说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1)语言输入假说

语言输入假说是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提出的。他认为,对目标语的输入是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当学习者获得了一定量的“可理解输日”(comprehensiveinput),即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的语言输入,而且学习者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其意义而非形式的理解上时,他的语言的习得才能产生。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的输入来完成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的途径。因此,课堂教学的重点就应放在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以促进学习者的对语言的习得。最佳的语言输入中的语言必须是学习者可以理解的、彼此有密切关联的、不以语法为纲的并且在量上是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虽然是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入的量是有限的,所以要使课堂上的语言输入发挥高效率,就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以让学习者来使用已输入的语言。由此,可以看出,外语课堂教学应实现从传统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把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相结合,即应用CBI教学法。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内容,因此语言教学就应以语言所携带的内容和信息为中心,就应给学习者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以让学习者能在对内容和信息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有意义地使用目标语语言。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为CBI外语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2)“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即ZPD)是由著名教育心理学家Vygotsky提出的。ZPD指学习者“目前的能力”与“下一个阶段能达到的程度”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者学习的内容应是学习者经验范围之内的,因为新知识只能在其“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只能在学习者原有知识的边沿上逐渐扩大。这充分说明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和CBI教学法之间的紧密关系。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CBI教学法要求学生要更主动地进行学习,要花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之中去,比如小组合作、准备个人报告、收集数据等,而且要以英语为工具来参与这些活动。课堂上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使学生的语言知识不断地得到巩固并内化,能促使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自动化,进而形成学生的“可理解输出”。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给学生提供帮助,组织挑战学生能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略高于他们的能力之上的学习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此反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区域也会慢慢地扩大,学生因而也就获得了更高层次的发展。二、CBI教学法在我国高校应用的现状

1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运用CBI教学法有其紧迫性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语言为驱动的教学,即把外语当做一门工具课来教,把听、说、读、写、译等几大技能的训练视为核心。这种教学只重视语言形式,即教学中只给学生讲解零散的句子,只讲如何正确地使用词语、如何分析语言结构。这样,就割裂了语言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就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费时而低效的原因之所在。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运用CBI教学法的紧迫性。

内容依托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增,能使得学生在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中摆脱过去的那种过分单一的模式。运用内容依托式教学法的关键是要选择大学生有心理需求的及能使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只有使学生感兴趣,学生才可能真正学进去,才可能使他们将所学内容转化成有用的知识。

2 CBI教学法的普及和推广应有政策上的支持

早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要求“要创造条件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教育部2007年7月以(教高厅[2007]3号)文件的形式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此后,许多高校都行动了起来。上海市教委就于2009年下发了他们的《市教委关于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的通知》,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旨在促进高校逐步培养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水平高的全英语教学的一线骨干教师,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的课程教学模式”。

3 CBI教学法在中国高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高校英语技能课的压缩与改革存在困难。

实施CBI教学法,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就应该压缩,听、说、读、写、译都需要压缩。那么,怎样压缩,压缩到什么程度呢?对此,我们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另外,该类课除了压缩教学内容还应该改革,那么改革又该如何改呢,这也是一个问题;在压缩和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强专业知识课程。所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都需要我们稳步探索。

其次,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所要依托的内容也是一个问题。

英语专业技能课要依托什么样的内容,也需要我们认真地予以探索,这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困难。对于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如果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就用CBI教学法对他们进行教学,那么教学中所依托的内容就应该更加宽泛一些,比如说用语言与社会、文学与自我、媒体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来代替过去的精读课。但是,这样的内容应宽泛到什么程度呢?这也是需要我们加以探讨的。

再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CBI教学法本身也存在困难。

我们应该压缩大学英语课程中的通用英语部分,同时增设ESP课程,如学术英语和专业英语。清华大学目前已基本上取消了通用英语的教学,学术性英语正在渐渐介入,专业英语课程也在建设之中。当然,这种建设,其难度也是很大的(孙有中,2011年CBI教学年会)。

可见,运用CBI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虽已起步,但目前仍面临许多困难或问题。实现从纯粹语言学科的教学到内容依托式教学的转变,实际上是一种从显性语言的教学到隐性语言教学的转变(俞理明,2011)。实现了这种转变之后,学生的知识面会扩大,但由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强化训练的减少,所以学生语言输出的能力会有所下降。果真如此的话,这种教学改革就不能说是成功的。为了避免这种失败,我们就应考虑所要依托的内容的系统性,应考虑选取什么样的内容,同时也应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将技能训练渗透进去。还有,要进一步探索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恰当比例,探索相应的评价方式等。教师是CBI教学法的执行者,所以教师还要弄清运用CBI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弄清相关的语言学理论在这种教学法中如何能得以体现。由于存在着语言障碍,所以在运用CBI教学法时,在每门课程的实施之初,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会有困难,所以教师还要设置必要的课程或教学环节以使学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等等。

总之,要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的人才,我们必需改革。但改革也必须是有条件的,大学的使命是逐步创造条件以实现这种改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